原標題:“聰明”的AI少不了“邊界”
當前,人工智能(AI)技術如今已經深深地滲透到我們日常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其應用之廣泛、影響之深遠,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最初的想象。從人臉識別到自動駕駛,從智能醫療,到數字金融,AI技術在不斷地推動著社會各個領域的發展。然而當AI技術被用于“復活”明星時,它可能涉嫌侵個人肖像權、名譽權,擅自使用就是不尊重逝者權益。目前,網上已出現多起未經家屬同意AI復活已逝明星而被聲討的案例。不論我們是否愿意,人工智能普及時代都已經到來。面臨這一新技術,我們應該堅持發展和安全并重,既要積極擁抱,同時也要客觀正視新問題。
沒有人能夠否認AI合成技術已經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一方面它提高了我們的創作效率。如AI翻譯極大地降低在翻譯和視頻制作等行業的門檻,也相當有效地提升了整體的工作效率。還有AI換聲技術,通過分析語音特征,讓兩種不同語言的音頻實現實時的語言轉譯,這項技術應用極大的提高了影視作品中實時轉譯效率,也為國際會議、商務談判等場合提供了極大便利。另一方面它也能推動產業升級。如無人駕駛汽車、智能家居、虛擬現實等,這些新興產業不僅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新動力,也為就業市場帶來了新機遇。同時,新興產業的發展也對傳統產業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其加快創新和轉型。
當然,新事物的發展往往伴隨著諸多問題,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人工智能技術有多方便,就可能存在多少風險和變數。 首先,它會侵犯合法權益。當前人工智能合成的視頻往往基于原始視頻進行創作,可能涉嫌侵犯著作權和肖像權等。其次,它會增加詐騙風險。AI合成技術一旦大肆地運用于生活中,就會加劇詐騙風險,試想如果連常規的識別手段聲音、圖像都失效,對我們來說會是一場防不勝防的災難。
所以面對新的技術,需要出臺有效的舉措,防止技術被濫用。首先要靠制度,完善法律約束。雖然當下已經出臺了對于深度合成技術的暫行管理辦法,但我們仍然要基于不斷產生的新案例和實際中的新問題,完善法律權責和法律處罰標準。 其次要靠技術,要升級技術手段。依靠技術解決發展中的問題,可以探索數字水印,研制相關軟件識別等甄別技能,能夠對于人工合成的視頻及時發現,并明確標識。最后要靠人力,要增強防范心理。我們對于網絡上的陌生鏈接或者泄露個人隱私的問題,要及時回避、及時維權;科研人員也要始終銘記科技發展要遵從人性倫理。如果我們能做到上述這些,就可以給AI技術戴上緊箍咒,讓其在可控的范圍內發揮最大的作用。
科技本身沒有善惡,人工智能就像科技之光。有光明就會有黑暗,我們要大力擁抱科技帶來的光明面,同時對于光照不到的地方用法律制度、技術手段和道德倫理去驅除黑暗。在未來的發展中,我們需要不斷平衡科技進步與倫理道德之間的關系,確保技術能夠真正為人類帶來福祉。(沈丹瓊)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40-3867-0.html“聰明”的AI少不了“邊界”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面向未來培養高素質人工智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