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火星人披露了2023年財報,該公司營業收入約為21.39億元,同比下滑6.3%,歸母凈利潤約為2.5億元,同比下滑21.39%,當然這其中有營業外的不利因素,包括對信托產品壞賬的計提等,刨除這些因素,火星人去年的扣非凈利潤約為2.68億元,同比下降3.21%。實際上,火星人的營收已經連續兩年下降。
在專家觀點看來,火星人表現不佳不應被過度指責,市場大環境才是主因,在房地產市場較為低迷的當下,集成灶需求銳減不足為奇,當中的企業也很難憑自己的力量脫出困局,控制成本、“節衣縮食”或許是無奈但必然的選擇。
需求不足
或許是受到年報影響,4月22日火星人股價下跌約7.91%,報收于16.3元/股,火星人的股價與業績較為相關,2021年,該公司的業績達到一個高峰,以前復權價格計算,彼時股價曾接近80元/股,而如今20元/股以下已是常態。
盡管火星人在年報中并未詳細解釋下滑原因,但是在業內觀點看來,市場表現乃是主因。據奧維云網數據統計,2023年集成灶市場累計零售額為249億元,同比下滑4.0%;累計零售量為278萬臺,同比下滑4.2%,量、額齊跌,2024年第一季度頹勢繼續,集成灶線上渠道銷額同比下滑37.55%,銷量同比下滑34.21%;線下渠道銷售額同比下滑4.42%,銷量同比下滑6.6%。
房地產市場的黯淡拖累了集成灶的表現,這并非是短時間內能解決的問題,包括火星人、浙江美大在內的企業,陣痛期還將延長。從目前已經披露2023年年報的企業看,浙江美大狀況也不理想,去年該公司營收約為16.73億元,同比下滑8.8%,今年一季度營收約2.73億元,同比下滑19.39%。
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對北京商報記者評論稱,集成灶廠商看似出貨渠道眾多,比如個人用戶、 KA渠道、電商網絡等,但均指向家裝需求,絕大多數情況下,用戶只有在裝修新房或者老房翻新時,才會考慮購買集成灶,畢竟安裝集成灶需要改動房間整體布局,不像其他小家電那樣說買就買,對集成灶廠家而言幾乎是個無解的難題。
這種不利狀況或許還將持續,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24年1―3月份全國房地產市場基本情況,數據顯示,我國一季度房地產開發投資額同比下降9.5%;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2.3億平方米,同比下降19.4%。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表示,從一季度房地產投資、銷售情況看,房地產市場仍處在調整過程中。
“節衣縮食”
面對“寒冬”,集成灶企業需要壓縮成本,不過相比同行,火星人在成本控制上似乎也比較為難。
2023年,其營業總收入同比下滑6.03%,而營業總成本同比下降5.92%,也就是說其收入下滑還是快過開支下降,而浙江美大則不相同,去年其營業總成本的下降幅度超過營收降幅約5個百分點,結果就是,雖然其營收下滑,但扣非凈利潤反而相較2022年同比上升3.45%。
對于集成灶行業來說,直接材料占了營業成本中極大比重,去年火星人集成灶直接材料成本達到約7.84億元,在成本中占比約70%。所謂直接材料,大多指集成灶的各種板材,包括不銹鋼板、冷軋板、鍍鋅板等,此外還有五金類、電器類、壓鑄件等。原材料在火星人的存貨中約有7057.6萬元,如果接下來其集成灶銷量依舊不佳,產能縮減,其存貨也將有進一步跌價的可能。
從費用控制上面看,2023年火星人的管理費用約1.22億,同比增加20.07%,研發費用1.15億,同比上升7.54%。銷售費用約4.89億元,同比下滑2.35%,對整體成本控制作用有限。
對于費用問題,梁振鵬認為,集成灶企業雖然要節衣縮食,以求度過低迷期,但也并不意味著費用越低越好,該花的錢不能省。例如銷售費用中的很大一部分用于渠道建設,集成灶作為高售價的大件廚電,必須要讓消費者親自使用體驗,才能激發其購買欲望,這就需要企業必須保有一定數量的線下門店,讓產品真正觸達消費者,由此產生的租金以及人員開支雖然不菲,但是必要。
北京商報記者就相關問題采訪火星人,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北京商報記者 陶鳳 王柱力
《北京商報》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38-1540-0.html火星人2023年凈利潤同比下滑21.39%,營收連續兩年下降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美大集成灶蒸箱功能異常遭消費者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