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何可)作為中國制造的“名片”,近年來,我國家電行業實現了從“規模擴張”向“高質量發展”的跨越式發展。近日,由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編制的《2025消費品行業系列研究報告――家用電器》(以下簡稱《報告》)發布,以專業視角全面剖析家電行業發展現狀與未來趨勢,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參考。
《報告》指出,近年來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政策,如以舊換新、智能制造與綠色轉型等,極大地刺激了市場需求,推動了產品的更新換代。這些政策不僅為企業的技術創新與質量優化提供了強大助力,還為行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目前,家用電器市場供需平衡,傳統家電如彩電、冰箱、洗衣機等趨于飽和,而新興家電如智能家居、健康家電成為市場熱點。
據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副院長曲宗峰介紹,家電行業是我國較早參與全球市場競爭的行業,經歷70多年的風雨洗禮,實現了從模仿者到領跑者,從規則跟隨者到標準制定者,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跨越。近年來,我國家電行業以新質生產力為引領,通過技術創新、綠色轉型與全球化布局,實現了從“規模擴張”向“高質量發展”的跨越式發展。2024年,行業規模以上企業營收達1.95萬億元,同比增長5.6%,出口額突破1100億美元,同比增長14%,創歷史新高,穩居全球家電制造與出口第一大國地位。
《報告》顯示,以海爾、美的、格力為代表的企業通過技術創新,在冰箱、洗衣機、空調等品類中實現了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升級。例如,海爾智能保鮮冰箱通過IEC國際保鮮標準認證,以精準控溫技術延長食材保鮮周期;美的智能薄嵌餐邊柜冰箱搭載AI算法,實現超靜音運行下的食材智能管理與個性化服務;海爾洗衣機創新應用智能感知系統,兼顧高效清潔與節能環保。
“近年來,我國家電行業突破了很多關鍵技術,這些突破不僅彰顯了中國品牌的創新實力,更為行業樹立了質量標桿。”曲宗峰指出,當前,智能家電產業已從傳統優勢產業,升級為驅動居住空間數字化重構、引領品質消費升級和踐行雙碳目標的“創新策源地”。
《報告》還指出,盡管技術進步顯著,智能家電的推廣仍面臨兼容性、數據安全與倫理合規等挑戰。不同品牌設備間的互不兼容導致用戶體驗割裂,企業內數據孤島現象嚴重,數據融合壁壘高。此外,隨著智能家電的普及,數據安全和用戶隱私保護成為關鍵問題。部分產品在收集用戶數據時缺乏明確的隱私政策和授權機制,存在數據泄露風險。
針對AI倫理與算法透明度問題,《報告》也給出了解決方案。檢測機構可引入LIME、SHAP等可解釋性AI技術,對設備決策邏輯進行可視化審計,企業建立用戶數據“一鍵禁用”機制,確保符合ISO/IEC 24028國際倫理標準。
曲宗峰說,面對全球產業鏈重構與消費升級的戰略機遇與巨大挑戰,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作為家電領域的權威技術機構,將以“科技引領、標準賦能、生態協同”為核心,從技術攻堅協同化、標準國際化、檢測全球化、海外本土化等維度為企業賦能。通過構建合作共贏生態圈,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提升全球競爭力。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34-5136-0.html以舊換新刺激家電市場需求,智能家電引領用戶消費升級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