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閔 很少有一個歷史人物像冉閔這樣充滿爭議,對于冉閔的評價有好有壞,有人說冉閔生性殘暴,冉閔屠胡這場事件造成了近數百萬人的死亡。2次大屠殺將胡人或斬或殺,無論男女老少無一幸免,其尸體被丟到城外,任憑野" />
冉閔父冉良,滑州內黃人,自幼習武,11歲時就已統率起族人與胡人作戰,熟于騎馬,多力善射,勇而無懼,任乞活陳午部將,其曾率族人從魏地(河南)過江奔東晉,要求晉室出兵北伐,未果北返,但這次南行受了東晉建節將軍的封號,史料記載,河內之戰時,面對數十萬兇奴、羯胡的攻城大軍,其于兩軍陣前,射殺刺死敵軍多人,陣前觀戰的石勒大驚,勒奇之,贊曰:此兒勇健可嘉,后被俘,收為養子,故冉閔又稱石閔。
冉閔,小字刺奴,又有史書說其名路,325年出生,蘭陵郡長大,自幼性格果銳,善謀略,多策略,及長身長八尺,勇力絕人,攻戰無前。后趙在北方壯大后,石閔隨后趙軍隊征戰,在攻打鮮卑和西羌及平服兇奴余部的戰爭,建立了軍功。石閔利用手中掌握的軍權,開倉放糧,賑濟漢族饑民,得到了廣大深處社會最底層的漢族人民的支持。石虎死后,后趙陷入內亂。靠四十萬漢人尸肯修建起來的后趙皇宮發生不明原因的火災(襄國宮殿倒時明確史料為冉閔所煉燒死),大火燒了一個多月。石閔借此機會,放出石虎從全國各地的搶掠十萬漢族婦女,很多人已經無家可歸了,冉將之許自已的部下與高力漢族衛士,收賣人心。隨著后趙權力核心的斗爭不斷升級,石閔奮而一擊,建立了大魏國,并復歸冉姓,史稱冉魏。
冉閔雖在胡人政權中任職,卻始終不忘自己是個漢人。在那個五胡紛爭的時代,北方的漢人成為名義和事實上的最低等人群。
公元349年五月,冉閔扶立傀儡石遵,使其殺世自立。石沖聞之,帥戍守幽州的兵士合兵十余萬胡軍南下,被冉閔等殲滅于平棘,冉閔俘殺了石沖,為消滅胡人的有生力量,冉閔坑殺被俘降軍三萬余人;冉閔要求石遵正式讓位予他(類似于漢魏晉之間的憚讓),石遵當然不原將祖宗的基業讓出;
公元349年十一月,冉閔殺石遵,胡族勢力激烈反抗,冉閔盡殺胡人十余萬,中原大亂。同一時間,傀儡皇帝石鑒,以圖挾天子令諸候(后趙全國當時到處都是手控重兵的胡將,可惜此舉并不見效,可見胡族政權未開化之程度)。關中的趙樂平王石苞自關中率大軍東討冉閔,后被冉閔殺;中書令李松、殿中將軍張才夜受石鑒書誅閔,亦被殺;中領軍石成、侍中石啟、前河東太守石暉參與誅殺冉閔,也被冉閔所殺;姚弋仲、蒲洪等連兵,移檄中外,號召天下胡人殺掉冉閔.....
冉閔看到各地的胡將都不聽命于他,與之為敵,石鑒背后計劃除去他(石鑒被閔殺時在位一百零三日)。冉閔攻斬了石鑒叫來殺的的孫伏都三千羯士等人,縱兵屠殺,自鳳陽至琨華,橫尸相枕,流血成渠。冉閔宣令內外六夷,敢稱兵仗者斬。和近日孫、劉構逆,支黨伏誅,良善一無預也。今日已后,與官同心者留,不同者各任所之。敕城門不復相禁。結果方圓百里的漢人都跑了過來,胡人全部離去。冉閔看到胡人終究不聽命于已,所謂胡非我類,其心必異,親自帶兵在鄴城周圍屠殺胡羯二十幾萬人。
冉閔又以掃清中原為號召,揚言要六胡退出中土,否則將其統統殺絕,遂下達了《殺胡令》,并致書各地,號召北方的漢人盡誅胡人,北方各地漢人群起響應。至此,受民族壓迫之苦若干年的北方漢民認為,冉閔乃西楚霸王轉世,上天派來欲拯救漢民于水火之中,更加紛紛聚集在其周圍。據史書記載,遷入中原的五胡六夷死者不計其數,很多漢人也被誤殺,特別是山西南部的血腥報復中,很多長的像姜氐的漢人也被當作胡人殺死。
在冉閔的帶領下,漢人與群胡展開你死我活的爭斗: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32-3102-0.html【冉閔天王】如何看待武悼天王冉閔?被誤解的漢族英雄冉閔是真的還是假的?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