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省濟南市主持召開企業和專家座談會時指出,改革有破有立,得其法則事半功倍,不得法則事倍功半甚至產生負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推動改革開放工作中,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推進改革的方式方法,強調改革開放“必須堅持正確的方法論,在不斷實踐探索中推進”,要“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堅持黨的領導和尊重人民首創精神相結合,堅持‘摸著石頭過河’和頂層設計相結合,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結合,堅持試點先行和全面推進相結合,堅持改革決策和立法決策相結合,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統籌各領域改革進展,形成整體效應”。這一系列重要論述蘊含著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哲學精髓,為指導改革開放實踐提供了重要方法論。
科學的方法是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掌握了科學的方法,在變幻莫測的事物發展中就有了“方向盤”。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即將召開之際,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論述,特別是關于堅持推進改革正確方法論的重要論述,對于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堅持穩中求進、立破并舉,更加注重系統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點、更加注重制度質量、更加注重落地見效,促進各項改革舉措在目標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實施過程中相互促進、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主題,堅定不移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2024年3月20日,西成高鐵線上的列車駛過陜西漢中市南鄭區陽春鎮(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邵瑞 攝
——堅持黨的領導與尊重人民首創精神相結合
隨著改革進入深水區,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各種矛盾相互交織,各種訴求相互碰撞,各種力量競相發聲,推進改革的復雜程度前所未有,加強和改善黨對全面深化改革的領導尤為重要。繼續把改革推向前進,必須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不斷提高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確保改革開放這艘航船始終沿著正確航向破浪前行。
改革開放是億萬人民自己的事業,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最大程度地發揮人民群眾參與深化改革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是我國改革開放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經驗,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方法。繼續把改革推向前進,依然要緊緊依靠人民,重視發揮基層和群眾的首創精神,堅持以增進民生福祉為目標,高度重視人民群眾的合理訴求,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主觀能動性,為改革開放匯聚起磅礴的民心民力。
實踐證明,黨的領導為改革開放提供堅強政治保證和正確方向指引,人民首創精神為改革開放提供源源不斷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堅持把加強黨的領導和尊重人民首創精神相結合,既鼓勵敢為天下先、敢闖敢試,又積極穩妥、蹄疾步穩,堅持方向不變、道路不偏、力度不減,才能推動新時代改革開放行穩致遠。
——堅持“摸著石頭過河”與頂層設計相結合
“摸著石頭過河”是富有中國智慧、符合中國國情的改革方法。實行改革開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老祖宗沒講過,其他社會主義國家沒有干過,只能通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反復探索,從實踐中獲得真知。四十多年來,我們“摸著石頭過河”,不斷深化改革開放,不斷探索前進,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全面深化改革,依然要堅持解放思想、大膽實踐,推動重大改革“摸著石頭過河”,披堅執銳、攻堅克難。
全面深化改革是系統工程,需要更加注重頂層設計和整體謀劃。頂層設計作為一種戰略思維,具有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前瞻性,著眼于從全局和長遠出發確立全面深化改革的正確方向和科學路徑,為改革提供全方位指導性方案。當前,全面深化改革到了啃硬骨頭的階段,關聯性和互動性明顯增強,僅僅依靠單個領域、單個層次的改革難以奏效,必須加強頂層設計和整體謀劃,加強對各項改革關聯性的研判,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標相結合、漸進和突破相促進。
實踐證明,堅持“摸著石頭過河”與堅持改革的頂層設計,都是推進改革開放的重要方法,二者之間辯證統一。繼續把改革推向前進,既要繼續鼓勵大膽實踐、大膽突破,又要增強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能力,不斷提高改革決策的科學性。
2024年4月1日,在位于湖北武漢市經開區的嵐圖汽車電動化焊裝車間,機器人在流水線上作業。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堅持問題導向與目標導向相結合
改革開放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得以深化。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帶領人民聚焦發展中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一系列重大改革扎實推進,無一不是堅持問題導向推進改革的過程。我們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以重大問題為導向,抓住關鍵問題進一步研究思考,著力推動解決我國發展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問題。舊的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又會產生。通過弘揚斗爭精神敢于直面問題、提高執政本領善于解決問題,才能推動改革開放不斷前行。
目標昭示方向,方向始終是第一位的。方向正才能指向準,目標明才能坐標定。我們要遵循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三個不能變”,即“無論改什么、改到哪一步,堅持黨對改革的集中統一領導不能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不能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改革價值取向不能變。”其中,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改革的總目標,也是推進改革開放的努力方向。
實踐證明,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達成目標的過程,達成目標的過程也是解決問題的過程,二者統一于改革開放偉大實踐。全面深化改革,既要以偉大的目標為重要牽引,又要以求實的精神和韌勁,堅決破除妨礙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著力破解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和結構性矛盾,奔著問題去、盯著問題改,不斷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強勁動力、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堅持試點先行和全面推進相結合
我國的改革開放就是這樣走過來的,是先試驗、后總結、再推廣不斷積累的過程,是從農村到城市、從沿海到內地、從局部到整體不斷深化的過程。改革實踐中,對必須取得突破但一時還不那么有把握的改革,采取試點探索、投石問路的方法,取得經驗、看得很準了再推開;對認識不夠深入但又必須推進的改革,通過大膽探索、試點先行,找出規律,凝聚共識;對涉及深層次制度因素和復雜利益關系,一時難以在面上推開的改革,要通過試點為全面推開積累經驗、創造條件。在試點基礎上謀求全面推進,能夠有效降低推進的整體成本和風險,更有利于穩步推進改革開放。
改革作為一場深刻而全面的革命,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改革緊密聯系、相互交融,任何一個領域的改革都會牽動其他領域,同時也需要其他領域改革密切配合。當然,改革的整體推進并不是齊頭并進,而是要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找到突破的重點和關鍵環節,環環相扣,步步為營。以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為突破口,可以對全面深化改革起到牽引和推動作用。
實踐證明,堅持試點先行和全面推進相促進,是改革開放的重要方法和重要經驗。全面推進建立在試點先行的基礎之上,是試點先行的目標追求和最終體現。改革開放就是在試點向全面推廣、局部向全局推進中不斷發展的。
——堅持改革決策和立法決策相結合
法治和改革如鳥之兩翼、車之兩輪,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兩者相互關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我們要堅持改革決策和立法決策相統一、相銜接,立法主動適應改革需要,積極發揮引導、推動、規范、保障改革的作用,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據,改革和法治同步推進,增強改革的穿透力。實現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不斷提高國家治理法治化水平。推進各領域各方面改革,都要堅持依法治國,這是一個破與立辯證統一的過程。
繼續把改革推向前進,需要把改革決策和立法決策更好結合起來,正確處理法律的穩定性與變動性、現實性與前瞻性、原則性與可操作性的關系,做到在法治下推進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實現改革和法治相統一相協調。一方面,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作為一面鏡子,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審視我們各方面體制機制和政策規定,哪里有不符合社會公平正義的問題,哪里就需要改革;哪個領域哪個環節問題突出,哪個領域哪個環節就是改革的重點。另一方面,善于發揮法治引導、推動、規范、保障改革的作用,加強對相關立法工作的協調,確保在法治軌道上推進改革。
實踐證明,做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離不開法治,改革開放越深入越要強調法治。改革與法治都是事關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重大戰略,要高度重視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改革,堅持改革和法治相統一相協調。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30-8108-0.html全面深化改革要講求方式方法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