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更加錯綜復雜的國內國際環境,黨中央國務院近段時間加快部署落實一攬子增量政策,扎實推動經濟向上結構向優、發展態勢持續向好,持續釋放政策效能,為當前中國經濟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
2024年前三季度我國國內生產總值949746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8%。前三季度宏觀經濟的支撐點主要有兩方面。一是新質生產力較快發展,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和制造業投資增速領先各類宏觀經濟指標。前三季度,高技術產業投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同比增長10%;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1%,比規模以上工業平均增速高3.3個百分點。以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新三樣”為代表的綠色產業繼續保持兩位數高增長。二是宏觀政策持續有力。松綁及托舉房地產市場、補貼和提升居民消費能力、化解地方及機構風險等,有效扭轉預期、提升內需、穩定房市,政策效應持續釋放,宏觀經濟呈現明顯的邊際改善態勢。
同時,經濟中仍然存在有效需求不足和預期偏弱壓力,國內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三季度以來工業、投資消費等主要經濟指標出現波動,有些行業“內卷式”競爭,有些企業還不適應優化升級或轉型發展變化,有的增產不增收不增利,有的生產經營比較困難,一些領域風險隱患仍然較大。集中表現為9月CPI和PPI雙雙走弱、出口增速放緩,以及社會融資需求低迷等方面。同時,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增長3.2%,低于去年。主要經濟體增長動能弱、債務負擔重,近期普遍實施降息,國際市場波動明顯,全球貿易保護加劇,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這些都會通過貿易、投資、金融等渠道對我國產生不利影響。
2024年 7月3日,一艘集裝箱貨輪停靠在天津港“智慧零碳”碼頭(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趙子碩 攝
經濟恢復確實是一個“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的過程。經濟發展從來不是一馬平川。中國經濟從來都是在攻堅克難中發展壯大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具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制優勢、超大規模市場的需求優勢、產業體系配套完整的供給優勢、大量高素質勞動者和企業家的人才優勢。”這“四大優勢”深刻揭示出中國經濟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和大國戰略博弈中始終立于不敗之地的堅實支撐。綜合來看,我國發展面臨的有利條件強于不利因素,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當前,我們要繼續堅持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持續優化民營企業的營商環境,高水平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經濟向上、結構向優,發展向好。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科技要打頭陣。科技創新是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關鍵動力。以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實現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動力變革。充分發揮新質生產力增量器作用,以顛覆性和前沿性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推動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形成以“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傳統產業升級轉型”為主體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以科技創新賦能產業升級;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促進科技創新衍生出新興產業,統籌好傳統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之間的關系,把握好發展時序,形成梯次發展的良性格局;圍繞創新鏈完善資金鏈,借助資本力量促進產業化發展,更好發揮質量和標準的引領作用,加快補上工業化基礎、深層次積累等方面的差距,提升產品質量、夯實產業基礎,以此確保產業鏈供應鏈韌性,提高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安全水平。同時,要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加快打造一批科技型領軍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獨角獸企業群體,進一步強化企業在科技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和成果轉化中的主體地位,積極打通技術升級迭代的各類通道,促進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加快形成企業主導的產業鏈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格局,加速釋放創新驅動內生動力。
2024年4月25日,在重慶市璧山區的辰致科技璧山基地內,全自動生產線在進行測試。 新華社記者 唐奕 攝
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主體。全要素生產率與民營企業行為密不可分,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對于民營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它不僅反映了企業的生產效率,還直接影響企業的競爭力和長遠發展。要緊緊圍繞深化“放管服”改革,破除制約民間投資的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為各類所有制企業營造公平、透明、法治的發展環境。對于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加快技術進步等有較強帶動作用,投資規模較大的民間投資項目,要積極納入各地區的重點投資項目庫,強化用地、用海、用能等資源要素保障。要用市場辦法、改革舉措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在要素獲取、準入許可、經營運行、政府采購和招投標等方面,對民營企業一視同仁,為民間投資參與市場競爭“松綁減負”。同時,要優化企業創新生態。科技創新是一項系統工程,創新生態是基礎。完善科技金融體系,支持民營企業加大科技投入,采取前期資金投入、后期補助等方式,對民營企業承擔國家重大科技戰略任務給予扶持,鼓勵有能力的民營企業探索技術前沿無人區。鼓勵中央企業、行業龍頭企業加強對民營企業新產品、新技術的應用,引導有能力的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點戰略工程項目供應鏈建設,拓寬民營企業關鍵信息獲取渠道,為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科技戰略任務創造公平競爭環境。加大力度培育集基礎研究、科技研發、成果轉化、企業孵化、政策咨詢、法律服務于一體的科創中心,支撐新技術從實驗室走向產業市場,銜接好應用基礎研究和產業化之間的斷層,鼓勵廣大中小型民營企業“鋪天蓋地”的應用創新。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是改革開放取得的重大成果。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需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不是要更多發揮政府作用,而是要在保證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的前提下,管好那些市場管不了或管不好的事情。”讓市場“無形之手”充分施展、政府“有形之手”有為善為,做到既“放得活”又“管得住”。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有利于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進一步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有利于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實現共同富裕,推動內需持續性擴大。
作者系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二級教授 博士生導師 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民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30-15703-0.html中國經濟穩中向好向上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奮力譜寫美麗中國建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