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強調,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把社會期盼、群眾智慧、專家意見、基層經驗充分吸收到改革設計中來。這是充分總結運用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經驗和有效做法,增強改革決策科學性、公平性和可行性的重要舉措,是對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的深化和豐富,對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改革價值取向,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匯聚更加深沉而磅礴的力量,切實增強改革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至關重要、十分必要。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人民群眾新期待,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要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堅定不移依靠人民群眾,尊重人民主體地位,激發群眾參與改革的熱情,暢通群眾參與改革的渠道,健全群眾參與改革的機制,及時總結推廣基層創造的新鮮經驗,最大范圍凝聚改革共識,最大程度激發改革力量,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持續注入強勁動力。
空中俯瞰位于淀山湖水域的大蓮湖及周邊的蓮湖村(2024年8月8日攝,無人機照片)。
——積極呼應社會期盼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人民心聲是改革所向,社會期盼是改革發力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而深化。”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期盼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達到更高水平……當前,推動高質量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依然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從體制機制上推動解決,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老百姓關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抓住什么、推進什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要聚焦社會期盼,把準百姓關切,堅持問需于民,加強對重大改革問題的調研,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注重從就業、增收、入學、就醫、住房、辦事、托幼養老以及生命財產安全等老百姓急難愁盼中找準改革的發力點和突破口,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舉措,多辦一些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實事,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來,不斷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為現實。
——注重汲取群眾智慧
人民群眾在生產生活的第一線,在創新創造的最前沿,對機遇和挑戰的應對最靈敏,對民生短板的體會最深刻,對政策落地見效的感受最真切,也最有發言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人民面前,我們永遠是小學生,必須自覺拜人民為師,向能者求教,向智者問策。”他當年在浙江工作時提出的“八八戰略”,其中很多經驗做法,都是從人民群眾的實踐中歸納出的第一手經驗,并將其上升為理性認識,更好指導實踐活動。只要我們密切聯系人民群眾、經常深入人民群眾、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就能夠得到源源不斷的實踐力量和理論智慧。
人民群眾不僅是浩瀚的力量之海,也是浩瀚的智慧之海。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要注重汲取群眾智慧,自覺拜人民為師,主動問計于民,健全吸納民意、匯集民智工作機制,既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帶著問題到基層去、到群眾中去,來到群眾身邊,通過和基層群眾一對一、面對面地“嘮家常”,聽真話實話、意見建議;又善于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強化市民熱線等公共服務平臺功能,拓展吸納民意、匯集民智的途徑和方法,激發人民群眾投身改革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2024年1月5日,在廣西融安縣浮石鎮六寮村議事協商主題廣場,鎮、村干部和村民在議事。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 攝
——廣泛聽取專家意見
專家是推進改革發展的重要智力資源,專家參與公共決策有利于防范風險和科學決策,已經成為國家治理體系中的重要一環,也是國家治理能力的重要體現。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發揮專家在公共決策中的作用、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作出系列重要指示和重大部署,有效調動一大批各行業專家開展戰略性、前瞻性、儲備性的科技與政策研究,積極服務治國理政。
專家之所以被認同,不僅是因為他們在各自領域取得的成就,更因為他們提出的意見建議能夠回應民生關切、促進社會進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要廣泛聽取專家意見,健全專家參與改革決策制度,強化對專家隊伍的政治引領,完善專家參與改革決策的政策保障和激勵措施,營造人盡其才、富有活力、風清氣正的專家參與改革決策環境,鼓勵專家學者立足國情、深入群眾、廣泛調研、潛心研究,著力研究涉及改革的重大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為推進改革科學決策積極建言獻策。
——總結推廣基層經驗
尊重基層和群眾首創精神,最大限度地激發基層和群眾創造熱情,我們的工作就能獲得最廣泛的支持,就擁有強大的生命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各地區各部門要結合各自具體實際開拓創新,特別是在前沿實踐、未知領域,鼓勵大膽探索、敢為人先,尋求有效解決新矛盾新問題的思路和辦法,努力創造可復制、可推廣的新鮮經驗。”黨的十八大以來,從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夯實“中國之治”的根基,到河長制、林長制等基層探索走向全國,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發揮基層和群眾首創精神,及時總結推廣基層和群眾創造的新鮮經驗,全面深化改革擁有了最堅實的依托、最強大的底氣和最澎湃的動力。
在強化黨的領導、堅持正確方向、堅守安全底線的前提下,鼓勵基層改革創新、大膽探索是推動全面深化改革落地的一個重要方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要充分尊重基層和群眾首創精神,一方面,鼓勵支持地方基層解放思想,大膽試、大膽闖,結合實際、因地制宜開展創新,積極探索“一招鮮”;另一方面,及時對基層改革創新中發現的問題、解決的方法、蘊含的規律進行總結提煉升華,從生動鮮活的基層實踐中獲得啟示,推動成功經驗及時復制推廣、鞏固提升。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新征程上,我們要總結運用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寶貴經驗,用好黨的群眾路線這個“傳家寶”,把社會期盼、人民智慧、專家意見、基層經驗充分吸收到改革設計中來,集思廣益、凝心聚力,不斷推動改革事業行穩致遠、走深走實。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30-15533-0.html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讓鐵的紀律成為日常習慣和自覺遵循
下一篇: 用心用情用愛講好開學“第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