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張侃琦 記者繆曉琴上海報道 更高素質、更高能力、更新技能的人力資源是形成新質生產力的第一要素。3月29日,在靜安區舉辦的“集聚高水平人才發展新質生產力”2024年首場梅園論劍活動上,“如何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人才支撐”成為與會學者以及十多家行業頭部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專家共同聚焦和展望的話題。
協同創新 加快現代人力資源市場配置
人才是形成新質生產力最活躍、最具決定意義的能動主體。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院長余興安在《新質生產力中的人力資源創新性配置》主旨報告中提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有能夠創造新質生產力的戰略人才,需要加快現代化人力資源市場配置,進一步完善人才評價和激勵機制,激發人才的創新活力、創造精神。
近年來,靜安區堅持打造一流人力資源服務產業“高地”,充分利用中國上海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集聚優勢,千方百計匯聚高端人才,加速人才流動,是全市擁有最多上海市人力資源服務伯樂獎獲獎機構的區域之一。
同時,靜安區也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人才服務“燈塔”,充分發揮頭部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強大的海外人力資源網絡及高水平專業服務優勢,搭建面向全球的人才引進項目,為城市創新發展的各行各業提供人才支撐。
活動現場,《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賦能新質生產力專項行動》正式啟動。上海外服、前程無憂、諾姆四達、必博人力等包含人才招聘、培訓、評價、出海等人力資源服務全產業鏈產品、具備創新性代表的10家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積極參與專項行動,他們將為新質生產力領域企業高效配置人才,提升人才匹配效率和質量,開展人才培訓和技能提升計劃,建立相應的人才評價體系等。
靜安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程蓓蕾表示,今后靜安區還將繼續搭建新質生產力領域人才交流平臺,組織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組團為本市和區域重點產業服務,與企業、高校、科研機構開展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
科技賦能 令高質量發展成色日益顯現
除了集聚人才、配置人才,更大地滿足新質生產力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人力資源服務企業本身也在積極擁抱新技術,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創新人力資源服務模式和手段,推動人力資源服務業的轉型升級發展,賦能新質生產力領域企業高質量發展。目前,靜安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中高新技術企業19家,專精特新企業10家,產業業態能級不斷提升,輻射帶動能力持續增強。
在科創企業前臺,AI員工瞬間識別訪客信息,引導前往預約人的房間;在人力資源部門,云專家平臺通過換算,將重復計算或輸入的薪酬、人事工作數字化;在客服部門,各類智能客服機器人,根據用戶問話回復并跟進回訪……這些曾經只是夢想的場景,在云生未來集團的不斷創新實踐中,已照進現實。
“通過科技創新服務產品,HR服務模式從人力輸出轉變為技術輸出,為新質生產力領域企業降低勞動成本和管理成本。”云生未來集團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李賢威介紹,在2023年全國人力資源服務業創新創業大賽中,云生未來研發的AI數字員工與HR機器人項目獲成長組特等獎,今年該項目將落地靜安。同時,HR機器人也讓商業模式發生了眾多轉變,如出現了以計時、計量、算力為核心的新型計費方式。
一線生產工人考勤、排班看似簡單,但實際從員工指定班次打卡,到最后一鍵出薪,任何手工環節都可能造成錯漏。類似這樣的情況怎么辦?上海力德人才服務有限公司成功打造智能一體化HR系統i人事,是以數智驅動,將HR與整個組織的系統性工程結合,深度融合業務,幫助企業加強組織管理、提高招聘效率,遠程簽署合同,自動計算實發工資等,助力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和競爭優勢。
“通過AI模擬面試、VR虛擬求職、刷臉智能應聘,學生踏出學校之前,就可以對接到全國各地的企業。”嘉馳國際創始人兼董事長馬士發介紹,在去年進博會上,嘉馳國際的1號求職機已廣泛投放到交通樞紐、政府辦事大廳、校園等區域,大幅提高了與會觀眾的就業機會和成功率。走過十年的數字化探索與實踐,嘉馳國際自主研發X-SaaS智能招聘系統、建立公司人才庫,提升招聘者專業性,不斷幫助企業提高招工效率。
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作為鏈接人才與企業的橋梁,既是人才價值的挖掘者,也是創新配置的推動者,在新質生產力的發展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上海靜安區將持之以恒地重視和支持人力資源服務產業的發展,在一流人力資源服務營商環境推動下,這片人力資源服務業熱土將匯聚更多全球人才和優質企業,加速探索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前沿陣地,助力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8-7917-0.html上海靜安區舉辦2024年首場“梅園論劍”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