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鮑筱蘭上海報道 如何破解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困局?1月24日,在上海市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上,市政協委員馬益民呼吁,推動標桿示范引領,加快中小微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步伐。
隨著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中小微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已成為釋放經濟活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然而,當前中小微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仍面臨多重挑戰,包括認識不足、資金短缺、技術恐懼、供需錯位等問題,也亟待政策及市場的引導和支持,通過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提升數字化轉型的自驅力,形成自我造血能力,進而提升其整體競爭力。
“當前,中小微企業在數字化轉型存在花錢難問效,轉型自驅力不足;需求多資金少,試錯承受力低;行業細分度高,‘燈塔’難全部照亮等問題。”馬益民說,比如2022年,工信部《關于開展財政支持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工作的通知》明確,圍繞100個細分行業,支持300個左右公共服務平臺,打造4000-6000家“小燈塔”企業作為數字化轉型樣本,鼓勵中小微企業“看樣學樣”,以“先轉帶后轉”。然而,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中小微企業需求差異大,現有的數字化轉型標桿企業難以涵蓋眾多細分領域。這使得部分企業在轉型過程中缺乏可參考的樣板和路徑,有些企業甚至不知道該如何尋找合適的數字化應用能力供應商。同時,供需錯位,“小快輕精”方案推廣難。市場上有一批針對中小微企業的“小快輕精”數字化方案和服務供應商,但由于此類供應商自身多為細分領域的小而美企業,資金和實力有限,市場認知度較低,加上中小微企業在面對新技術、新服務以及新供應商時存在天然的戒心和疑慮,增加了“小快輕精”方案和服務在市場推廣和規模化復制等方面的難度。
為此,馬益民建議,一要完善數字化轉型引領機制。比如遴選標桿燈塔企業。在各個細分垂直領域中選擇一批具有代表性、數字化轉型成效顯著的中小微企業作為“標桿燈塔”或“迷你燈塔”,為其它中小微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的參考路徑。二要開放標桿燈塔企業經驗資源。比如鼓勵燈塔企業開放其數字化轉型的經驗和資源,包括問題剖析、技術架構、解決方案、實施步驟、轉型成效等。同時,推動這些企業與數字化能力供應商合作,共同開發符合行業共性需求的解決方案,降低數字化轉型門檻。三要建立政策激勵機制。政府或行業組織可建立相應的政策激勵機制,如設立數字化轉型專項資金、提供稅收優惠等,以鼓勵更多中小微企業參與數字化轉型并分享經驗。
同時,構建“小快輕準”數字賦能體系。加強宣傳與推廣。對于獲得認證的“小快輕準”供應商及方案,充分發揮市場化服務機構的作用,利用多種渠道進行宣傳推廣。設立專項基金鼓勵創新。引入社會資本,鼓勵社會資本參與中小微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項目,形成多元化的投資機制,分擔風險,共享收益。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8-7241-0.html上海市政協委員馬益民:推動標桿示范引領,加快中小微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步伐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