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12月18日訊 近日,記者從第十七屆深圳國際金博會“期貨ESG可持續發展論壇”上獲悉,國內首個寒潮指數衍生品、首個以降水指數為標的的衍生品、首個面向售電企業的天氣衍生品—招商天氣指數系列衍生品于12月17日發布。該系列產品以溫度、降水等天氣指數為標的,利用場外衍生品工具將風險進行轉移和對沖,可幫助實體企業和農戶應對天氣變化不利影響。
氣候變化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應對氣候變化則是全人類的共同事業。近年來,極端天氣頻繁,給工業生產、電力供應、農業活動、交通運輸、居民生產生活等帶來了較大影響。如何應對氣候風險?期貨行業交出了自己的答卷。2023年12月17日,在第十七屆深圳國際金博會的“期貨ESG可持續發展論壇”上,招商期貨天氣衍生品項目啟動儀式成功舉行。
據了解,該項目以“中央氣象臺-大商所溫度指數”等為標的,由招商期貨有限公司、天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聯合開發。項目共分兩項,分別是落地廣東的“寒潮指數天氣衍生品”和落地湖北的“農業保險+天氣衍生品”。項目以場外衍生品的方式開創性地滿足了售電公司冬季溫度關聯電價波動的避險需求、農戶應對冬季低溫和降水的避險需求以及相關投資機構的資產配置需求。
寒潮低溫會帶來用電需求上升,拉高電價,增加部分從電力現貨市場購電的售電企業風險。對此,在“寒潮指數天氣衍生品”項目中,招商期貨風險子公司招證資本發行寒潮指數場外期權產品,求實能源技術(深圳)有限公司作為產品買方,當出現低溫寒潮時可行權,獲得賠償,規避寒潮風險。
同時,冬季的凍災和旱災也為農業生產帶來了不小的安全隱患,對此,在“農業保險+天氣衍生品”中,保險公司向湖北茶葉種植戶銷售凍災、旱災保險的同時,購買招證資本發行的“溫度指數+旱災指數”場外期權進行風險對沖。當出現凍災和旱災時,茶葉種植戶會收到保險公司賠付,分散收益受損風險,招證資本會向保險公司進行賠付,分散保險公司的賠付風險。
此外,氣候變化也會導致相關股票、債券等資產價格下跌并帶來投資損失。上海象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大墉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濱海天地(天津)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資產管理機構向招證資本購買了場外天氣衍生品,同時承接期貨公司相關風險。“國外天氣衍生品交易較為普遍,國內暫時缺乏相關產品。購買天氣衍生品,既可以幫助我們規避投資組合中天氣風險的暴露,同時為服務實體經濟和農業生產發揮了積極作用,客觀上也提供了市場流動性,這是很有意義的一次嘗試。”上述資管機構代表說。
據了解,海外天氣衍生品應用已經較為成熟。1996年,全球范圍內首個交易的天氣衍生品在美國落地;1999年,芝加哥商品期貨交易所(CME)率先推出4個美國城市的制熱指數和制冷指數期貨和期貨期權合約。我國天氣衍生品則處于研發階段,尚未上市天氣類期貨合約。作為國內首家探索溫度指數及相關衍生品研究的交易所,大商所以服務農業天氣風險管理為出發點,與中央氣象臺開展長期戰略合作,于2009年發布了第一版溫度指數。在對指數進行優化后,雙方于2022年正式發布“中央氣象臺—大商所溫度指數”,可以為工業和農業生產提供有效參考,為相關產品開發提供了定價基準。今年7月,基于“中央氣象臺-大商所溫度指數”的水產養殖溫度指數保險產品在廣州正式發布,為湛江地區水產養殖戶提供了50萬元的高溫風險保障,目前,保單第一期已到期并產生賠付。在本次招商期貨發布的兩個天氣衍生品中,寒潮、凍災事故的認定和相關指數的計算均基于“中央氣象臺-大商所溫度指數”,旱災的認定則基于對應地區觀測點所觀測的降水量。
期貨市場作為國家現代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建設農業強國、制造強國和綠色低碳發展等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大商所相關專家表示,交易所將持續總結試點項目規律,探索各相關產業應用策略,拓展指數應用場景,推廣指數應用,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現有指數產品研究設計方案,使指數等產品更加匹配各類主體的實際需求。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8-4964-0.html寒潮、降水指數衍生品來了——“中央氣象臺-大商所溫度指數”應用場景進一步拓展真相究竟是什么?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中國短道速滑隊,兩金!真相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