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多位未成年人的家長向紅星新聞反映,他們的孩子沉迷一款名叫《蛋仔派對》的游戲,該游戲實名制存在漏洞,對未成年人充值設卡不嚴,孩子充值數額巨大,為家庭帶來損失。雖然游戲方提供了家長申訴通道,但如今仍面臨退款難的問題。
經了解,目前游戲方在提供了家長申訴通道,強化人臉識別等技術應用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出【一鍵禁止充值】和【一鍵禁止登錄】舉措,協助家長對未成年游戲情況進行監管和防控。
游戲《蛋仔派對》充值界面
在數百位家長的聯絡群里,一份統計列表顯示,590余人充值了490余萬元,這些充值數額多在2000元到1萬元不等。經過申訴一些家長獲得了全額退款,也有一部分獲得了部分退款,更多家長仍然沒有獲得退款。
相關游戲公司工作人員表示,若是未成年人充值可以在APP提交退費申請和相關資料,由審核專員確定是否退費和退費比例。
長期參與網絡游戲政策法律研究和相關規則起草的北京嘉維律師事務所律師趙占領表示,解決未成年人在網上高額消費的問題,關鍵在于網絡平臺嚴格落實用戶實名制,不僅實名注冊,還要進行實名認證,防止未成年人假冒他人身份、借用他人身份進行注冊消費。
590余人充值490余萬元
家長質疑“蛋仔派對”游戲審核不嚴
“今年7月我弟弟放暑假,開始用父親的手機登錄通過233樂園玩《蛋仔派對》游戲,他充值了2000多元被我爸爸發現并進行了教育。可是到10月他又充值了8000多元,11月充值3000多元,上周五才發現這1萬1千多元的充值。”蔡先生告訴紅星新聞,他的弟弟今年9歲剛上三年級,充值的這1.3萬多元,對他的家庭來說不是一筆小數目。
游戲官網截圖
12月6日,紅星新聞下載了這款《蛋仔派對》游戲,游戲中可以購買皮膚、染發劑等道具,也可以付費抽道具、抽盲盒。游戲界面上有顯著的“限8歲以上玩家”標識。一位家長告訴記者,“未成年人是該游戲的主要用戶群體,這個游戲吸引不了成年人。”
據報道,今年9月,上海市消保委曾發文,稱《蛋仔派對》通過抓住寒暑假時間窗口,鎖定了學生等未成年人群體。大量網絡消費者反映,該游戲存在未成年人消費退款難、防沉迷漏洞、網絡乞討、求領養不良風氣等問題。
蔡先生介紹,233樂園是北京龍威互動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一個游戲平臺,《蛋仔派對》是網易開發的一款游戲。弟弟是未成年人,但是通過使用父親的微信登錄了233樂園,就不需要進行身份驗證即可玩《蛋仔派對》。弟弟可能是在父親使用微信支付時記住了支付密碼,在游戲中不斷充值購買道具。
多位家長向記者反映,該款游戲存在游戲實名制漏洞,對于未成年人登錄審核不嚴。幾位家長稱,僅僅依靠手機自帶的賬號比如華為、小米賬號等下載游戲后即可登錄,并不需要額外輸入什么信息。有家長稱,孩子記住了自己的身份證號,登錄注冊賬號時輸入成年人身份證號和姓名即可登錄。也有家長稱,自己孩子是在抖音購買了游戲賬號登錄的游戲。
12月6日,記者使用小米手機登錄《蛋仔派對》,輸入身份證號和姓名即進入了游戲。
蔡先生說:“弟弟每次充值以后就刪掉支付記錄,直到父親查詢銀行卡才發現錢少了。”
與蔡先生有相似情況的家長組建了一個微信群,群里一份統計列表顯示,590余人充值了490余萬元,這些充值數額多在2000元到1萬元不等。
紅星新聞在互聯網消費者服務平臺黑貓投訴檢索《蛋仔派對》,有14413個投訴,其中多數投訴為未成年人充值。
據行業媒體Ai藍媒匯介紹,2022年5月公測的《蛋仔派對》,成為了一兩年來的爆款游戲,也是網易繼《陰陽師》之后的現象級手游。網易曾在財報及電話會議中透露,《蛋仔派對》成為公司歷史上日活用戶最高的游戲,達到3000萬規模。而開發這款游戲的網易,今年第一季度游戲及相關增值服務凈收入為201億元,同比增長7%;第二季度188億元,同比增長3.6%;第三季度218億元,同比增長16.5%。
游戲公司稱未成年充值可申請退款
家長:審核不透明,很難拿到全額退款
蔡先生介紹,發現弟弟充值后,他查詢了充值的賬單,發現扣費的是北京龍威互動科技有限公司。他聯系了該公司后,公司客服稱若是未成年人充值,可以在APP提交退費申請。蔡先生告訴記者,目前提交退費申請的家長多數拿不到全額退費。
紅星新聞撥打了北京龍威互動科技有限公司電話,工作人員稱,若是未成年人充值,可以在APP提交退費申請和相關資料,由審核專員確定是否退費和退費比例。至于記者詢問如何確定退費比例,該工作人員稱,這要由審核專員決定,自己解答不了。
記者就此撥打了《蛋仔派對》官方電話,其稱可通過微信關注網易家長關愛平臺公眾號,提供相關材料提交退款申請。
但是,不少家長質疑這樣的退款審核并不透明。一位家長稱,家長申請退款,具體退款多少只能由游戲公司決定,家長并不知道確定退款比例的依據。
還有家長告訴記者,退款申請中,要看充值時支付賬號和游戲賬號是否為同一人,若是同一人,游戲公司就認為這是同一個人玩游戲和支付充值,不應退款。若不是同一人,游戲公司就認為充值時家長不知情,會全額退款。
在家長聯絡群里,拿到退款的家長中,有少數家長拿到了全額退費,多數家長拿到了全部充值金額30%到90%不等的退費。
一位全額退款的家長告訴記者,充值的賬戶屬于不同的公司,例如北京龍威互動科技有限公司是這款游戲的運營商,這款游戲還有不同的公司運營,在游戲充值會到不同的公司賬戶。要向具體運營的公司申訴,也可以向網易申訴。
這位家長稱,一些申訴成功的家長被要求簽一份協議書,協議書的內容一般包括:這次退款后,若以后再充值不會二次退款;對于退款的過程和方式需要保密。這也就讓全額退款的家長不愿意分享退款經驗。
異性網友向未成年人討要游戲道具
蔡先生還發現,這款游戲中有與網友聊天的功能。“一位女性玩家總是叫弟弟‘寶寶’,還向9歲的弟弟表白過,并常常向他討要游戲道具”。蔡先生認為,這屬于異性網友在誘導弟弟充值。
在蔡先生提供的聊天記錄中,記者看到,這位女性角色的網友,多次讓蔡先生弟弟抽獎并送自己道具。“他都上癮了。”蔡先生說,因為弟弟平時成績還不錯,所以家長在這方面沒有過多管理,發現時他已經沉迷游戲。
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主任付建表示,關于游戲中存在的誘導消費問題,游戲公司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如果游戲內的“網友”是游戲公司的員工或者受雇于游戲公司,那么這種行為是違法的,并可能構成欺詐、誘導消費行為。未成年人保護法律體系中,對于未成年人受到網絡誘導消費的情況,家長可以向平臺提出投訴,并要求平臺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果游戲公司知道或有合理的理由知道這些不當行為,仍未采取制止措施,那么他們可能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律師說法:
只要有證據證明是未成年人充值,就應全額退還
北京嘉維律師事務所律師趙占領表示,根據《民法典》規定,8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屬于無民事行為能力人,8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屬于限制行為能力人。限制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超出這個范圍所從事的民事活動,屬于效力待定,需要經過其監護人的追認才有效。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只能進行與其智力年齡相當的民事行為,否則屬于無效。不滿8周歲的未成年人在網上所進行游戲高額充值,法律上無效。年滿8周歲的未成年人從事前述行為的效力待定,監護人可以不予追認。父母和監護人不予追認的合同是無效的,父母和監護人可以要求退款,只要有證據證明是未成年人充值,就應退還,而且這種退款是全額退款,而不能按照一定比例退款。
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主任付建認為,未成年人使用父母身份登錄和充值的問題,如果家長可以證明充值行為是在其無意識或未經同意的情況下發生的,他們通常可以主張返還相應的款項。根據我國法律規定,未滿18歲的人為未成年人,其民事行為能力受限,尤其是在涉及大額消費時,家長作為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有權要求返還未經其同意的消費款項。游戲平臺在接到退款申請時,應嚴格審核,確保按照法律規定和相關協議進行合理處理,而不是自行決定退款比例。
付建表示,關于退款審核過程中的不透明性和退款比例的決定權問題,理論上,游戲平臺應當公開并公正地處理所有的退款申請,確保每一位用戶的權益得到公平對待。如果存在退款審核人員是游戲公司自己的人,以及退款比例由游戲公司自行決定的情況,那么這就可能涉及到濫用市場優勢地位的問題。對于獲得全額退款的用戶被要求保密的情況,這可能涉及到對消費者權益的侵害。因為這種行為,可能阻礙其他用戶了解退款的有效方式,限制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付建表示,關于退款過程和保密協議,首先,保密協議應保證合法合規,不侵犯家長的合法權益。其次,退款比例的確定應當透明公正,不能由游戲公司單方面決定。建議家長和游戲公司在處理此類問題時,本著對未成年人負責的態度,依法依規行事,確保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同時,家長也應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教育和監護,避免類似問題的發生。
家長提供的充值記錄
記者還發現,在這款游戲的充值界面中,一次可以充值6元到648元。蔡先生的弟弟就曾在今年10月12日一天兩次充值648元。這款游戲不少玩家是未成年人,設置648元的充值額度是否過高?
趙占領對此表示,2019年國家新聞出版署曾發布過《關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的通知》,通知稱,要規范向未成年人提供付費服務。網絡游戲企業須采取有效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與其民事行為能力不符的付費服務。網絡游戲企業不得為未滿8周歲的用戶提供游戲付費服務。同一網絡游戲企業所提供的游戲付費服務,8周歲以上未滿16周歲的用戶,單次充值金額不得超過50元人民幣,每月充值金額累計不得超過200元人民幣;16周歲以上未滿18周歲的用戶,單次充值金額不得超過100元人民幣,每月充值金額累計不得超過400元人民幣。在這個金額和頻次的范圍之內,可以視為就是與未成年人年齡智力相適應的充值行為。
未成年人網絡游戲過度消費何解?
關鍵在于落實實名制,運用技術手段防止身份冒用
對于未成年人游戲充值引發的相關問題,付建表示,一方面,家長應該提高自身的網絡素養,了解和掌握相關的網絡安全知識,以防止孩子未經授權進行大額消費。另一方面,網絡游戲企業應當承擔起社會責任,合法合規經營,切實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尤其是在未成年人保護方面,做到嚴格自律,防止和減少負面影響。
趙占領認為,目前已經在網絡游戲領域對于未成年人的單次充值金額和月充值總額進行限制,關鍵在于嚴格落實實名制,尤其是實名認證,包括通過人臉識別等技術手段防止未成年人借用或者冒用承諾人的身份證注冊。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8-4055-0.html家長投訴:數百名未成年人為“蛋仔派對”充值490余萬元真相還有哪些?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