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廖仕祺
通訊員 陳紅源 陳蘭
親子關系是家庭教育中避不開的話題,它關系著孩子的健康發展,也影響著家庭關系的和諧。親密、和諧的親子關系能夠讓孩子終身受益。它不僅能帶給孩子精神和心理上的支持與安慰,讓孩子感受到安全和認可,還能夠減少壓力,有助于孩子的社會情感能力發展。孩子早期所經歷的良好親子關系,能夠為其長大后人際關系的建立樹立榜樣。
如何讓孩子和父母成為無話不談的朋友?作為家長,如何找到科學有效的家庭教育方式,建立和諧的親子關系,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近日,武漢市武東醫院兒少心理科主任陳婷婷做客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名醫來了》直播欄目。針對這些大家關心的問題,為廣大網友答疑解惑,該場網上公開課吸引了近40萬網友在線觀看。
忍不住對孩子發脾氣怎么辦?不妨記住這七招
節目一開始,陳婷婷主任首先為廣大網友科普了家庭關系的定義。陳婷婷主任介紹,家庭關系就是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是指家庭成員在家庭中的不同地位,扮演不同的角色,相互間不同的關系,以及由于這種關系所產生的相互間的權利和義務。父母是孩子的鏡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母親影響孩子是否成為一個獨立的人,父親塑造孩子對生命的看法,人格的形成。完整的家庭,父母有足夠的時間陪伴孩子,與孩子進行交流和溝通,完成對孩子的撫養、管教和培育,更容易幫助孩子形成健康的體魄,良好的行為習慣,善良的性格,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父母與孩子的良性互動減少,出現自我認同感低、性格變得孤僻、冷漠、狹隘、叛逆,嚴重的甚至會導致抑郁。
陳婷婷主任表示,父母個性因素、生活經歷、溝通技巧、教育觀念等因素都會影響到親子關系的和諧。在家庭關系中存在誤區的家長大致分為專制型、溺愛型、放任型三類。專制型的父母要求嚴格,干涉孩子的生活習慣、交友、興趣活動、學習甚至專業和職業的選擇,控制欲強;溺愛型的父母對孩子一味順從溺愛、百依百順、無條件滿足,孩子犯錯也不批評;放任型的父母則對孩子的行為和學習不感興趣、也不關心,很少管孩子,家庭缺乏親密性。
不少家長朋友在處理家庭關系時,常常會遇到這樣的困惑,明明知道對孩子發脾氣不好,但就是忍不住怎么辦?對此,陳婷婷主任也為廣大家長支了七招:深呼吸、暫時離開;調整情緒,主動開口;傳達“我”的訊息,少用“你”的訊息;同理心的運用;對事不對人,語氣要溫和;澄清誤會,讓對方有時間解釋;不翻舊賬。
青春期的孩子開始叛逆?了解與接納才能消解對立情緒
說到與孩子的溝通問題,可能最讓家長頭疼的便是青春期的孩子。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情緒變化大?對此,陳婷婷主任表示,孩子進入初中后,開始認為自己已經不是小孩子了,獨立意識越來越強,而現實是一方面他們想擺脫父母,自作主張;另一方面又必須依賴家庭,因此逐漸進入逆反期。如果這時家長還把他們當小孩來看待,不厭其煩地叮嚀,他就會厭煩,從而產生反抗心理,萌發對立的情緒。如果父母在同伴和異性面前管教他們,他們的“逆反心理”會更強烈。
逆反期的孩子,盡管自我意識發展了,但自我控制能力還比較差,常會無意識地違反紀律。他們喜歡與人爭論,但常常論據不足;喜歡懷疑,卻又缺乏科學依據;喜歡發表見解,但又判斷不準;喜歡批評別人,卻又容易片面。家長知道了“心理斷乳”期孩子的這些特點,對待他們就更應避免簡單粗暴,也不能用“哄騙”的方法來對待他們。
心理斷乳期往往是孩子從幼稚走向成熟的轉折時期。父母要珍視子女的這一時期,采取歡迎的態度,對于孩子逆反心理的消極面,父母應根據孩子的心理特點,循循善誘,進行教育。同時,還看到孩子的成長,尊重孩子的自尊心,與他們建立一種親密的、平等的朋友關系,并允許孩子也能參與家庭的管理。父母要相信孩子有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盡可能支持他們,在其遇到困難、失敗時,應鼓勵安慰,成功了要立即表揚。家長還要有勇氣向孩子請教,有勇氣承認自己的過失。
如何與青春期孩子溝通?平等與尊重是關鍵
對于青春期的孩子,家長應該如何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陳婷婷主任建議,首先要與孩子平等溝通,話題不要只局限于學習和作業,多鼓勵,少責罵;盡量多讓孩子講話,你做傾聽者,不要武斷地代替孩子做決定,多教方法,不要直接給結果;保存多位老師的電話號碼,以便多角度了解孩子的在校情況;至少保存兩個同學和一個同學家長的電話號碼,孩子外出時間過久,能隨時聯系到人;注意孩子的交友情況,關注他們使用手機和電腦的頻率。
家長不要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抱怨工作,說人是非;不要在孩子面前長時間地玩手機、玩電腦;每周和孩子來一次有儀式感的談話,凡事要總結規劃,不能處于無序狀態;可以關注孩子的成績,但不能只看分數,而要看變化和提升;不要在孩子面前議論學校和老師,有問題及時和老師溝通;不要獨斷專行,按照大人的意愿安排孩子的一切,善于做個安安靜靜的觀眾,觀摩鼓掌就好;凡事不要包辦代替,孩子和同學之間發生矛盾,最好鼓勵他們自行解決,還要讓孩子參與家庭大事。
陳婷婷主任指出,家長還應鼓勵孩子進行閱讀、運動、郊游、做公益;任何時候,都要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與他們平等對話;父母教育觀念要高度一致,幫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是非觀,切忌在孩子面前猜疑和爭吵,父母相處的方式就是最好的教科書;永遠不要拿自己孩子的短處,去比別人家孩子的長處,欣賞和鼓勵能讓他們充滿自信;青春期中,比起學習,學會做人更重要。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8-2363-0.html如何構建高質量親子關系?這份實用指南請收好!兒少心理科專家做客《名醫來了》為廣大家長支招是真的嗎?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