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周春媚
在科幻電影《流浪地球2》中,一場車禍讓科學家圖恒宇痛失了年幼的女兒丫丫。在女兒瀕死之際,圖恒宇將她的意識保存進550A量子計算機,但由于算力有限,女兒的數字生命只有兩分鐘。十幾年后,圖恒宇又將丫丫的生命數據卡接入了擁有超強算力的550W計算機,讓女兒的生命延續到70歲,擁有了完整的一生。
這一感人的情節,引發了觀眾對“數字生命”的思考:有朝一日,我們是否可能以數字形式獲得永生,與逝去的摯愛在數字世界里重逢?這個設想正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加速從科幻走進現實。
科幻加速走進現實,最大的推動因素是技術。記者查詢資料時發現,若干年前,海外就有公司在探索利用高新技術,讓逝去的人在云端“復活”。但當時技術還很稚嫩,不僅形象不夠逼真,而且“有形無神”,互動性差。然而,大模型帶來的“智能涌現”賦予了數字人聰慧的大腦,讓其進化成了更像人的“物種”。今年年初,一名科技大廠創始人表示,原本對數字永生持懷疑態度,但ChatGPT讓他改變了看法。理論上,如果連續記錄一個人幾十年的信息,用這些數據訓練大模型,再搭配一個逼真的數字形象,這個“克隆”的數字人與真人的線上版并無區別。
科幻加速走進現實,還有市場這一關鍵變量。市場接受度與技術成熟度、消費者理念、成本息息相關。目前,數字永生對大多數人來說還很陌生,生前避諱談論死亡的國人,很少會在親人離世前未雨綢繆,去采集親人的數字信息。另外,與視頻主播、電商直播中的2D超寫實數字人不同,數字永生采用的是3D數字人,成本高得多,令普通人望而卻步。
不過,在制作一個數字人還很貴的幾年前,大多數商家不會將數字人主播當成一個選項。隨著價格降低,加上一些成功案例的出現,越來越多的人愿意嘗試,形成了龐大的市場。正如司馬華鵬所說,前幾年公司的推廣團隊還每天聯系博主,免費為其制作數字人,“被拒絕過幾十萬次”,但情況從去年開始已大有不同。
從一個新鮮的東西變成一個常見的事物,不過幾年間。數字人主播如今的火熱,讓人很難不去設想,數字永生會否也迎來這樣的轉折?
不過,即便解決了技術、市場與成本的問題,科幻要走進現實,還面臨著倫理、安全、法律等爭議。永生的數字人是否違背了生命的自然規律?對于屏幕上那些“有靈魂”的存在,我們該如何定義他們的權利與義務?數字人是否會危及人類的生存?科技可以向善,為一個小女孩復刻已逝的云上父親與之對話,但科技也可能作惡,以難以預料的方式反噬人類。這是擺在數字永生面前,更復雜和難解的問題。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8-1931-0.html科幻正在走進現實不敢公布的秘密是什么?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金迪克恢復四價流感疫苗生產你都知道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