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工程專輯訊近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公布《中國綜合算力評價白皮書(2023)》,該報告選取我國31個省份,對其綜合算力發展水平進行量化評估。綜合算力概念在2022年中國算力大會發布的《中國綜合算力指數(2022年)》中首次提出。東數西算戰略工程實施,綜合算力概念應運而生。綜合算力是集算力、存力、運力于一體的新型生產力,算力是以計算能力為核心,包含算力規模、經濟效益和供需情況在內的綜合能力;存力是以存儲容量為核心,包含性能表現、協同發展、技術創新在內的綜合能力;運力是以網絡傳輸性能為核心,包含通信配套、傳輸質量、用戶情況在內的綜合能力。
白皮書指出,計算、存儲和網絡是算力基礎設施的三大部分,算力、存力、運力是ICT產業和大模型時代發展關鍵要素,對推動科技進步、促進行業數宇化轉型以及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發擇著重要的作用。
我國在算力規模、存力規模、運力質量都在不斷提升,截至2022年底,我國算力總規模達到180EFLOPS,其中通用算力規模占比約76.7%,智能算力規模占比約22.8%,智能算力規模與去年相比增加41.4%,智能算力增長迅速。隨著AI大模型的快速發展,智能算力需求正呈現爆發性增長態勢。截至2022年底,我國存力總規模超過1000EB,與2021年相比增加了25%,存儲容量保持較高增速。根據工信部數據,截至2022年底,我國累計建成開通5G基站231.2萬個,全國110個城市達到千兆城市建設標準,全國光纜線路總長度達到5958萬公里,千兆光網具備覆蓋超過5億戶家庭能力。包括運營商也對算力網絡的投入持續加大,比如中國電信持續優化“2+4+31+X+O”的算力布局,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等區域中心節點,打造天翼云4.0自研多AZ能力。中國移動優化“4+N+31+x”集約化梯次布局,加強云網邊協同發展。中國聯通完善“5+4+31+X”多級架構,加強骨千網時延領先及多云聯接優勢,在170個城市實現“一城池”,MEC節點超過400個。
中國綜合算力評價體系共選取了32個指標,從算力、存力、運力、環境四個維度衡量我國31個省份綜合算力發展的水平。
算力包括算力規模和算力質效2個二級指標,其中算力規模了包括在用算力、在建算力2個三級指標;算力質效包括上架率、PUE、CUE、行業賦能覆蓋量、業務收入和龍頭企業布局6個三級指標。未來隨著東數西算工程的深入推進,以超算、智算為代表的多樣性算力成為算力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
存力包括存力規模和存力性能2個二級指標。其中存力規模包括存儲總體容量、單機架存力2個三級指標;存力性能包括IOPS、存儲均街、先進存儲占比3個三級指標。
運力包括基礎網絡條件和網絡運力質量2個二級指標。其中基礎網絡條件包括國家級互聯網骨千直聯點、省際出口帶寬、單位面積的5G基站數、互聯網專線用戶、互聯網寬帶接入端口和單位面積的長途光纜6個三級指標;網絡運力質量包括數據中心網絡出口帶寬、數據中心網絡時延、固定寬帶平均下載速率、移動寬帶平均下載速率、千兆光網覆蓋率5個三級指標。
環境包括資源環境和市場環境2個二級指標。其中資源環境包括電價、自然條件和政策支持力度3個三級指標;市場環境包括人才儲備、行業交頻頻次、示范榮譽、軟硬件研發總投入、數據中心相關發明專利軟著授權總數5個三級指標。
截至2022年底,綜合算力評價結果Top10省份分別為廣東省、江蘇省、上海市、河北省、北京市、浙江省、內蒙古自治區、山東省、其州省、四川省。
綜合算力評價Top10省份絕大部分位于東數西算八大樞紐內,東部算力樞紐節點所在省份總體處于領先水平。北上廣及周邊省份市場需求旺盛,這些省份的算力、存力、運力發展整體處于較高水平,產業發展勢頭良好,綜合算力評價結果總體較高,得分均超過45分。此外,山東省在存力、運力、環境等方面也處于全國前列,近年來山東打出一系列數字賦能組合拳,綜合算力已成為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力量。內蒙古自治區、貴州省等西部省份以其自身在存力、環境等方面的優勢也躋身TOP10,綜合算力評價結果均超過40分。
與去年相比,綜合算力評價結果TOP10發生細微變化,廣東省排名不變,江蘇省、上海市排名互換,河北省、北京市排名互換,內蒙古自治區、山東省排名互換,四川省首次進入前十。
國家東數西算工程為內蒙古自治區、貴州省、四川省等省份的新型基礎設施投資、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建設、IT設備制造等產業發展帶來新機遇,通過樞紐節點建設,帶動新型基礎設施(數據中心)投資大幅增長,綜合算力水平不斷提升。
在算力評價方面,河北省、廣東省、江蘇省、上海市在算力評價上處于領先位置,Top10省份呈梯隊分布。截至2022年底,我國算力評價結果Top10省份為河北省、廣東省、江蘇省、上海市、北京市、內蒙古自治區、山西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湖北省、貴州省。其中河北省、廣東省、江蘇省、上海市位列算力評價結果全國前四,得分均超過65分。北京市、內蒙古自治區、山西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湖北省、貴州省等算力發展位列我國算力評價結果Top10省份第二梯隊,總分值均超過38分。與去年相比,除寧夏回族自治區、湖北省外首次進入算力評價結果前十外,其他省份仍為去年Top10省份。
在算力規模評價上,江蘇省、河北省、上海市、廣東省、北京市位列算力規模評價排名前五。
從在用算力來看,Top10涉及省份與算力規模評價Top10省份一致。其中上海市、江蘇省、廣東省、河北省、北京市位于第一梯隊,在用算力規模均超過13EFLOPS,第一梯隊算力規模全國占比超過45%。
截至2022年底,我國在用算力規模排名前10的省份為上海市、江蘇省、廣東省、河北省、北京市、山東省、貴州省、浙江省、內蒙古自洽區、山西省。山東省、貴州省、浙江省、內蒙古自治區、山西省位于第二梯隊,在用算力規模均超過5EFLOPS。整體而言,東部地區算力規模較短時問內難以被西部地區超越。
從在建算力來看,江蘇省、河北省、山西省處于絕對領先位置。截至2022年底,我國在建算力規模排名前10的省份為江蘇省、河北省、山西省、上海市、湖北省、廣東省、內蒙古自治區、甘肅省、浙江省、西藏自治區。
在算力質效評價結果方面,廣東省領先發展。截至2022年底,我國算力質效評價Top10省份為廣東省、河北省、上海市、寧夏回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江蘇省、北京市、甘肅省、湖北省、安徽省。其中廣東省在我國算力質效評價結果排名中位列第一,得分超過68分,得益于韶關數據中心集群全產業鏈發展等一系列重要規劃的不斷落實,具有典型的示范作用。河北省、上海市算力質效評價結果相對較高,位于第二和第三,得分均超過60分。
從上架率來看,我國不同省份數據中心上架率差異較大。截至2022年底,我國上架率較高的Top10省份為黑龍江省、陜西省、山西省、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河北省、廣東省、西藏自治區、海南省,上架率均達到55%以上。整體而言,我國數據中心上架率偏低,主要原因是區城建沒定位不明確、產業生態不完著,各省份需要加強系統規劃和整體布局,平衡投資與資源利用。
存力發展較好的省份,其存力規模和存力性能均處于全國領先地位。截至2022年底,我國存力評價結果Top10省份為廣東省、江蘇省、上海市、河北省、北京市、浙江省、貴州省、甘肅省、山東省、四川省。廣東省整體實力最強,在規模和性能上發展均衡。
不過白皮書指出,浙江省、貴州省、山東省存力規模均在45EB以上,四川省和甘肅省存力規模尚小,存儲容量不到30EB,雖然兩省在存儲性能上有一定優勢,但其有限的存儲容量與不斷增長的數據存儲需求不匹配,末來可能出現數據“存不下”的情況。
存力規模評價結果方面,廣東省保持第一,規模得分明顯高于其他省份。
我國數據存儲容量的集中度仍較高,全國存力規模評價結果Top10省份單機架存力水平相差不大。存力規模主要從存儲總體容量和單機架存力兩個方面來進行評價,目前,廣東省、江蘇省、上海市、河北省、北京市、浙江省六省市作為數據生產大省,存儲容量總和達到520EB,占全國存儲總量的一半以上。
其中,北上廣存儲總量達280EB,約占全國總存量的28%,與2021年比,略徽降低。
在東數西算政策的推動下,貴州省、內蒙古自治區等樞紐節點存儲容量迅速發展,存儲規模已位于全國中上水平,與東部一線地區存儲總體容量差距逐漸縮小。在單機架存力方面,全國存力規模Top10省份單機架存力整體位于130TB至190TB之間。
存力性能評價結果方面,北京市、廣東省名列第一和第二,其他省份緊隨其后。
我國各省份運力發展差異明顯,一線沿海城市運力評價結果高于其他一二線城市地區。截至2022年底,我國運力評價結果Top10省份為上海市、廣東省、江蘇省、浙江省、四川省、山東省、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河南省。其中上海市、廣東省和江蘇省實力較強,分別位居前三位。
基礎網絡條件評價結果方面,廣東省、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發展領先優勢明顯,京津冀及其他省份仍需進一步提高。
網絡遠力質量評價結果方面,東部沿海省份在全國處于靠前位置,四川省、甘肅省等其他省份緊隨其后。
我國各省數據中心網絡出口帶寬差距較大。2022年,我國網絡運力質量評價結果Top10省份為浙江省、江蘇省、山東省、廣東省、上海市、北京市、四川省、福建省、湖北省、山西省。其中浙江省、江蘇省在我國數據中心網絡出口帶寬得分Top10省份屬于第一梯隊,山東省、廣東省、上海市、北京市屬于第二梯隊。
除此之外,從電價來看,我國西部地區具有明顯優勢。2022年,我國電價優惠Top10省份分別為貴州省、內蒙古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青海省、云南省、甘肅省、四川省、廣東省、河北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其中西部樞紐節點中,貴州省數據中心電價約為0.35元/度,內蒙古自治區數據中心電價約為0.37元/度,寧夏回族自治區數據中心電價約為0.42元/度,甘肅省數據中心電價約為0.53元/度。中西部地區以數據中心作為數字經濟抓手,積極推動產業轉型,以減免電價附加基金、定向電價扶持等優惠政策,吸引企業在當地布局數據中心,帶動當地投資發展。
從政策支持來看,2022年是東數西算的關鍵一年,我國加速推進算力相關布局。部分省份2022年新頒布的政策如下:
參考相關內容: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國綜合算力評價白皮書(2023)》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7-8804-0.html中國31省份綜合算力評價排名Top10,廣東、江蘇、上海位列前三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