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于當地時間4月17日公布了針對中國在海運、物流和造船領域的“301調查”結果。結果顯示,美國認為中國在這些領域存在“不合理做法”,并宣布將對涉中船舶及更廣泛外國船舶實施分階段的“港口費用”和船舶建造來源限制。這一政策標志著美國對全球航運業的新一輪干預正式啟動。
此次措施由特朗普政府時期的貿易代表賈米森?格里爾主導,不僅針對中資航運企業和中國建造的船舶,還首次擴展至所有非美國建造的汽車運輸船,并計劃對LNG船的建造來源提出限制。根據官方文件,政策分為兩個階段實施。第一階段,對中資船東和航運公司按凈噸位每次掛靠美國港口收取費用,逐年遞增;對中國建造的船舶按凈噸位或集裝箱量征收費用,也逐年遞增;同時對所有非美國建造的汽車運輸船按運力征收港口費用,以激勵美國本土替代船型的發展。第二階段將限制外國船舶運輸LNG的權利,逐步在未來22年內擴大限制范圍,以推動美國本土LNG船建造。
盡管第一階段設有180天的過渡期,暫不收取費用,但USTR明確表示,此舉旨在“重建美國造船能力,削弱中國主導地位”,并對中資企業發出市場信號。該措施的起因是2024年3月12日由五家全美勞工工會聯合提交的“301調查”請訴。這些工會指控中國通過國家干預和政策傾斜主導海事、物流和造船產業鏈,對美國相關產業形成“系統性排擠與安全風險”。最終,美國貿易代表認定中國的行為構成“不合理做法”,需依《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采取對等行動。
USTR在最終報告中指出,中國政府通過非市場化手段排擠外國企業,加劇了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降低了美國經濟與國家安全的韌性。美方認為,這種以國家為主導的發展路徑“不符合自由市場經濟原則”,因而構成可訴對象。
業界普遍擔憂,此類逐年遞增的港口費用機制可能對全球航運業造成深遠影響,增加汽車海運和LNG運輸業務的成本,并導致船東和航運運營商在船型部署上面臨高度不確定性。
4月18日,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稱,征收“港口費”和對貨物裝卸設備加征關稅的措施損人害己。林劍強調,中方敦促美方尊重事實和多邊規則,立即停止錯誤做法,并表示中方將采取必要措施捍衛自身合法權益。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7-145594-0.html美國對中國船舶實施新限制,中方回應將采取必要措施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奧比中光2025年Q1預盈2460萬元
下一篇: 北方華創增資電控產投,布局集成電路與人工智能領域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