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美國政府宣布對中國輸美商品征收“對等關稅”的稅率進一步提高至125%。4月11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公告,宣布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125%關稅。鑒于在目前關稅水平下,美國輸華商品已無市場接受可能性,如果美方后續對中國輸美商品繼續加征關稅,中方將不予理會。4月11日上午,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發出緊急通知指出,集成電路產品在進口報關時,須依照晶圓流片(Tape Out)地判定原產地。也就是說,不論產品是否已封裝,原產地將以芯片制造的最初投片地點為準。(延伸閱讀>半導體行業協會緊急通知!“原產地”認定規則" data-itemshowtype="0" target="_blank" linktype="text" data-linktype="2">>>半導體行業協會緊急通知!“原產地”認定規則)中半協緊急發出通知,恐與高額進口關稅導致的IC報價大亂有關。據界面新聞引述一位深圳的芯片采購商表示,上一分鐘還能報價,下一分鐘價格就漲了,這種現象已出現于射頻芯片、存儲器、汽車功率半導體元件上。IC業者透露,包括美光(Micron)、德州儀器(TI)、ADI等芯片原廠已停止向中國代理商提供實時報價。市場陷入一片觀望與混亂狀態,甚至造成已有的市場現貨出現搶購潮,一天一個價、一分鐘漲一次的混亂情況。“現在沒有人敢報價,貨在天上飄,落地的時候市場可能是另外的價格了。”據芯榜消息,受關稅政策影響,數款芯片產品面臨價格上調,包括英特爾(Intel)高端CPU(如至強系列)零售價可能上漲 8%-12%;美光存儲芯片產品在中國市場售價可能跳漲15%-20%。TI、博通(Broadcom)的射頻芯片、電源管理芯片等美國產元器件,也會因關稅導致成本上升,進而拉高手機、汽車電子等相關產品的成本。由于原廠仍在觀望停報價,甚至暫停報價或者醞釀大幅調價,IC代理商無法為下游客戶鎖定穩定價格,導致采購決策困難,市場交易秩序大亂。因此不少廠商也選擇暫停出貨,觀望變化。與2021年芯片缺貨潮不同,這一波價格上漲并非因實際需求增長,而是關稅政策驅動的短期混亂。業內普遍認為,這波上漲趨勢恐難以長期維持,未來仍存在被人為炒作最終回落的風險。另一方面,面對不斷升級的關稅,相關業者正在強化與非美系供應商的合作,寒武紀、海光、韋爾、思特威CIS等本土需求攀升;同時,與客戶簽訂臨時價格浮動條款,以應對短期內價格波動與交期的不穩定。2Gm28資訊網——每日最新資訊28at.com
()2Gm28資訊網——每日最新資訊28at.com
2Gm28資訊網——每日最新資訊28at.com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7-143988-0.html傳芯片廠停止報價!關稅提高至125%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中國航天發射任務接連成功,衛星通信技術迎新突破
下一篇: 供應鏈談關稅:情況比疫情期間難預測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