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14 日,由量子位主辦 MEET2024 智能未來大會今日舉行。本次大會主題詞是「新起點?再出發」,李開復博士、李培根院士等二十位產學研行業專家出席,并現場探討分享自身進展和獨特觀察。
此外,量子位創始人兼 CEO 孟鴻在會上發布了兩份行業關鍵參考《年度前沿科技報告》、《2023 人工智能年度評選》榜單。
李開復李培根領銜二十位行業大咖同場探討
圍繞「新起點?再出發」這一命題,本次 MEET 大會有 20 位產學研行業專家來到現場分享,覆蓋大模型整個產業生態,從算力、模型到應用層的討論,也有今年同樣火熱的空間計算、人形機器人、自動駕駛等議題。
首先開場的是李開復博士。今年他給出了 AI2.0 階段的新論斷、新定義,成為產業風向標;隨后親自帶隊的零一萬物,也已交出大模型成果。
大會上他進一步講解了 AI2.0 發展演化節點,過程中需要應對和解決的挑戰,以及又有哪些潛在機遇值得創業者關注。
而除了行業領袖,還有深耕在前沿領域的學術帶頭人,他們提出的趨勢性觀點值得參考。
中國工程院院士、機械制造及自動化方面李培根,在現場回溯了用生成式 AI 來解決工程設計問題,并對未來 AI 發展以及與人之間的關系展開了討論。
還有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領軍科學家歐陽萬里博士,現場介紹了目前主要負責的領域 AI for Science 的產業成果,以及大模型賦能下新研究方向。
新應用新場景、新交互新終端、新模式新機遇
在大會現場,來自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首席科學家王曉剛分享他們大模型的商業化進程;百度 AI 技術生態總經理馬艷軍博士,分享了大模型生態應用的最新進展;小冰公司首席 CEO 李笛也也分享了人工智能新時代下他們的技術研發、產品革新與商業落地等。
此外昆侖萬維董事長兼 CEO 方漢、螞蟻百靈多模態研發負責人楊銘博士、360 大模型應用負責人梁志輝,以及大模型創業公司之一面壁智能聯合創始人、CEO 李大海等,也做了內容分享。
而在端側大模型方面,vivo 副總裁、OS 產品副總裁周圍分享了他們在大模型技術發展的思考和實踐,并定義了全新的「智能體時代」。目前,已經發布上市的 vivo X100 系列,其搭載的藍心大模型已經實現了 13B 版本在端側跑通。
除了嘉賓分享,還有自動駕駛這一熱門議題的圓桌論壇。今年 MEET 大會的自動駕駛圓桌對話聚焦在「自動駕駛的 ChatGPT 時刻,還有多遠?」這一話題。
2023 年度十大前沿科技趨勢出爐
圍繞著「新起點?再出發」這一主題,量子位發布了人工智能領域的 50 家領航企業、20 家創業公司、30 位影響力人物、10 大杰出產品、10 大杰出解決方案。
2023 年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以 ChatGPT 為代表的生成式 AI,它帶來的新應用、新交互范式、新場景加速著去全產業的數字化轉型。關于通用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的探索也被搬到臺前。
以「分割一切」、LIama 為代表的更多基礎模型開源,進一步降低 AI 商業化應用門檻,更多潛在場景價值被充分挖掘。具體到 3D 生成領域,今年高斯濺射的出現給高幀率實時渲染帶來新的可能性。
除了生成式 AI 熱潮之外,還有哪些前沿趨勢值得關注?量子位智庫出品的 2023 年度前沿科技報告,也在 MEET2024 智能未來大會上正式發布。
最后,附上十大前沿科技趨勢:
智能體熱潮:人機交互新范式已被大模型打開
3D 生成進入涌現期:新算法新模型爆發,質量效率可控性日新月異
分割模型大一統:計算機視覺即將迎來「GPT 時刻」
具身智能帶來新想象:AGI 終極場景下的全新終端
端到端自動駕駛成共識:BEV+Transformer 重構技術路線
空間計算定義明確:消費級產品問世,XR 全棧鏈路打通
mRNA 打開新象限:提供精準醫療新解法,開啟生物醫藥新篇章
腦機接口試驗新階段:產品可靠性突破,AI 提升數據解碼能力
可回收火箭進入「中國軌道」:工程化難題被突破,商業航天迎來模式閉環
可控核聚變里程碑:點火成功,打開商用想象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6-45524-0.htmlMEET2024 智能未來大會今日舉行,二十位行業大咖探討新應用新終端新模式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