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對外強調特斯拉是一家人工智能企業而非車企的馬斯克,最新的動作是在洛杉磯的圣莫尼卡大道上開了一家特斯拉主題餐廳,主營漢堡熱狗等快餐食品,同時售賣特斯拉周邊。
餐廳除了擁有多達 80 個特斯拉 4V 超級充電樁、高達 45 英尺的 LED 電影大屏幕外,更引人注目的是特斯拉的 Optimus 機器人也在餐廳內提供服務,可以為顧客派送爆米花。顧客也可以直接在特斯拉車機內下單,到店后直接取餐。
這樣頗具未來感的用餐體驗,讓特斯拉餐廳開業之初就引爆網絡,媒體稱餐廳營業首日僅 6 小時就創造了 4.7 萬美元營收,比附近的麥當勞日營收還高出 30%。
目前,特斯拉餐廳店內的 Optimus 機器人還只承擔打包爆米花這一簡單工作,店內的送餐服務仍由人工實現。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透露,明年 Optimus 機器人將晉升為“送餐員”,可以直接將顧客點的食物送到車內,顧客可在特斯拉車內享受機器人送餐到車的服務。
不過,在剛剛開幕的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的現場,你已經可以提前體驗馬斯克暢想的未來餐廳。在 WAIC 的斑馬智行展臺前,用戶可以在搭載元神 AI 的智己實車上,用一句話下單咖啡,現場元神 AI 咖啡店的機器人會自動將咖啡送到車旁。
和馬斯克目前設想的機器人送餐服務相比,實現 AI Agent 上車的斑馬智行更進一步,用戶無需在車機屏幕上點按下單,而只需要用自然語言與車機語音交互就能完成整個下單動作,從提出點咖啡需求,到選擇規格、口味并最終下單支付,全程無需與屏幕交互。
機器人送咖啡
事實上,早在特斯拉餐廳開業之前,斑馬智行就聯合餓了么、智己汽車率先實現了本地生活 Agent 上車,打通本地生活與車內服務,用戶可以在車內直接用語音喚起本地生活 Agent,無感下單外賣。
可能有人會感到疑惑,為什么無論是馬斯克的特斯拉,還是國內的斑馬智行,大家都想要在車內實現無感點餐的體驗?
其實,點餐只是這些科技公司們對外展現技術變遷的手段之一。更重要的是,隨著大模型能力的逐漸上車,整個汽車行業都面臨從被動智能時代向主動智能時代的邁進。無論是今年車企們爭相競爭的智能輔助駕駛,還是以斑馬智行等企業推動的 AI Agent 上車,核心目的都是推動汽車的主動智能演變。
當前的新能源汽車早已邁過能源切換階段,開始進入智能化競爭的下半場。行業已經達成共識,在人工智能重塑一切的背景下,汽車本身就是一個移動的機器人,是人工智能在現實落地的最大應用場景。
就像特斯拉雖然主業是造車,但馬斯克同時也在 Optimus 人形機器人上快速推進。在他看來,二者本質上都是一致的,“汽車本質上就是一個四輪機器人,Optimus 只是一個有胳膊和腿的機器人。”馬斯克在特斯拉 2025 年第二季度財報上說。
在這樣的背景下,汽車智能座艙開始成為繼智能駕駛之外各家競爭的另一焦點。誰能夠更早實現智艙邁入主動智能時代,誰就可以在汽車智能化下半場的競爭中奪得先機。
本次 WAIC 大會上,AI Agent 上車成為智能座艙展區最突出的亮點。斑馬智行在大會上與通義及高通合作的端側多模態大模型解決方案,是行業首個基于高通 8397 平臺的端側多模態大模型方案。
高通 8397 端模型臺架
在多個車內 Agent 的加持下,元神 AI 可以主動根據感知場景變化、用戶狀態及動作來實現主動服務。比如當感知到用戶滿頭大汗時,元神 AI 會自動打開空調,又或者在行車遭遇持續擁堵時,元神 AI 主動推薦歌單,緩解車主的擁堵焦慮。
無論是馬斯克設想的特斯拉未來餐廳形態,還是斑馬智行在 WAIC 大會上率先實現的真正自然語言無感交互、機器人送餐到車,背后都是智能座艙已進入主動智能時代臨界點。
全球知名調研機構 IDC 最新發布的《智能座艙大模型能力評估,2025》指出,在大模型的推動下,車端交互正從“指令執行”向“主動服務”進化,成為車企智能化競爭的核心技術錨點。在 IDC 針對九家主流新勢力車企及 AI 企業的智能座艙大模型實測中,斑馬智行智艙大模型以 6 項第一穩奪行業最佳。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6-173991-0.htmlWAIC 2025:斑馬智行元神 AI 獲國際測評機構全項第一,提前實現馬斯克未來送餐場景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