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消息,據央視新聞報道,第十屆航天技術創新國際會議正在上海舉行,航天專家表示,我國正在邁入月球探索與開發的新時代,相關研究已經啟動。
中國科學院相關專家表示,在“羲和號”衛星成功發射的基礎上,我國將重點推動實施日地L5太陽探測工程,初步計劃于2026年發射“羲和二號”衛星,發射后將探索太陽活動區磁場的起源、演化和研究太陽爆發對地球的影響。
這將是國際首次將一顆人造探測器發射至日地L5點,開啟我國太陽立體探測時代。
據介紹,行星際探測飛行對應更大的時間和空間跨度,以木星系及更遠的太陽系邊際探測任務為例,飛行時間達到10-30年,飛行距離達到100倍日地距離,通信延時以小時計。
在如此大的時間和空間跨度下,探測器應減少對地面的依賴,具備全自主生存能力,而自主導航是保持正確飛行路線和飛行姿態控制的前提。
因為在行星際空間中,必須準確知道探測器自身的位置和目標的位置,才能為探測器規劃出正確路線飛行,并計算姿態指向,實現巡航飛行的同時,完成對行星科學探測和對地球通信等任務。
除了對太陽的探索之外,我國探月工程也在穩步推進中,今年我國宣布中國載人月球探測工程登月階段任務已啟動實施。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5-9874-0.html我國深空探測公布新規劃:初步計劃2026年發射“羲和二號”衛星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