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親身體驗中國的新能源革命,了解電動汽車基礎設施情況,美國媒體最近駕駛中國電動汽車來了一次2000公里、歷時5天的電動汽車公路旅行。
一路下來,美媒認為電動汽車正在推動中國石油時代的落幕。
江西臺上村的Model Y
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的數據,自2017年初以來,中國電動汽車銷量已超過1800萬輛,幾乎占全球銷量的一半,是美國的四倍多。
到2026年時,一半以上的中國新乘用車銷量將是電動汽車,而美國這一比例略高于四分之一。
美媒的此次電動汽車之旅始于今年10月23日,從繁華的東部沿海大城市上海出發,途經工業重鎮武漢,最后在10月27日抵達江西南昌。
首先,美媒要選擇一輛電動汽車。中國的電動汽車種類繁多,有一次充電續航1000公里的超豪華比亞迪仰望SUV,也有續航120公里、經濟實惠的五菱宏光Mini。美媒選擇了一輛中端車型比亞迪秦。
充電成加油站主業務
美媒從上海的一個中國石化加油站提車。在那里,美媒看到,即便是傳統化石燃料公司也看好電動汽車的前景。中石化的加油站不僅有汽油和柴油泵,還有大約20個草綠色的充電樁和一個集裝箱大小的換電站。
加油站的充電樁
一位姓張的加油站工作人員表示,這是中國石化在上海的第一個多功能加油站。開業幾年后,充電已經從一項試驗性業務發展成為主營服務。
在這里,每天24小時都有汽車充電。午餐時,加油站到處都是抽煙等待充電的司機,使得中石化不得不在加油區和充電區之間安裝一堵混凝土墻,杜絕安全隱患。
“未來沒有人會開汽油車,”這位姓張的工作人員稱,“這將是電動汽車的世界。”
不過,在距離上海市中心僅20分鐘車程的中石化高橋煉油廠,那里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那里的生意仍然很紅火,美媒站在其正門對面的一家海鮮餐廳,看到油罐車不停地來來往往,裝滿汽油和柴油,運往附近的加油站。在一條擠滿汽車的街道上,只有一輛銀色寶馬掛著電動汽車標志性的綠色牌照。
美媒稱,在中國開車時間久了后,對于中石化這樣充電設施你就會司空見慣。與美國等許多地方不同,在中國不用擔心找不到充電樁:中國擁有大約250萬個公共充電站,遙遙領先于世界。
雖然充電速度越來越快,但目前開電動汽車進行公路旅行還需要長時間的充電等待。
比亞迪秦的電池可持續行駛300多公里,適合城市駕駛,但在長途旅行中會遇到問題。給汽車加滿汽油需要一兩分鐘,但美媒通常需要花費50分鐘才能把電動汽車充滿電,多次進站充電累計的時間會更長。
當美媒離開上海時,他們原本預計在晚上9點30分抵達武漢,但實際抵達時間是第二天的凌晨2點30分。
中國占據全球充電網絡的近70%
不過,對于那些經常開長途車的人來說,時間上的損失可以用金錢來彌補。
例如,李勇(Li Yong,音譯)使用長安汽車電動MPV將肉類從他位于安徽省的養鵝場運送到數百公里之外的客戶手中。
他說,從汽油車換用電動汽車為他節省了大約80%的燃料成本。隨著電動汽車的預付價格下降,廉價的電力意味著長期使用電動汽車要比燃油汽車更劃算。
“我現在不會再回過頭開汽油車了,”李勇在合肥北部的一個充電站表示,“電動汽車真是方便又省錢。”
BBA依舊受歡迎
武漢是中國的汽車中心地帶,有時被稱為中國的底特律。城市的南部就是武漢車谷,這里有大約十幾家不同的制造商和大量的二手車經銷商。
這里的銷售人員表示,對于富有的買家來說,主要生產汽油車的歐洲精英汽車品牌仍然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寶馬、奔馳和奧迪在中國經常被人統稱為“BBA”。
李龍稱富人青睞BBA
武漢二手電動汽車經銷商電動兔子創始人李龍(Li Long,音譯)表示,消費者轉向電動汽車并不是因為環保,而是為了節省成本和看中汽車尖端功能。
他表示,他的展廳里擺滿了特斯拉和其他高端品牌,客戶對那些花哨的東西更感興趣,例如可以播放電影和社交媒體視頻的屏幕,自動駕駛和停車輔助功能,甚至是車載卡拉OK。
為此,中國國內汽車行業正在加倍努力開發這種時尚和精美的小玩意。在4月份的上海車展上,人群聚集在帶有全息車輪的未來主義電動跑車,以及儀表盤上配有高分辨率顯示屏的SUV周圍。
年輕人更喜歡電動汽車
美媒到訪了江西省宜春市的臺上村,這里距離最近的城市有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在這個村子,年長的男人們依舊聚集在中央是木結構的宗祠里消磨下午時光,肥雞在村里的街道上游蕩。
然而,一棟房子前卻停著一輛黑色特斯拉Model Y。這是56歲的塑料發夾出口商人孫和生(Sun Hesheng,音譯)最近為兒子孫亞軍(Sun Yajun,音譯)買的車。
與汽油車相比,孫和生看中的是電動汽車的低費用,他兒子則更關注電動汽車的時尚設計和高科技功能。
“特斯拉是時尚,是未來。”20歲的孫亞軍表示。
孫亞軍看上了特斯拉的時尚
孫和生開著卡車運送發夾,每年行駛1萬公里,燃油花費約8000元。他的兒子告訴他,電動汽車可以把這個成本壓縮到只剩1000元。
“如果我兒子的電動汽車體驗很棒,”孫和生說,“我會考慮把我的小型卡車換成一輛電動汽車。”
石油時代即將觸頂?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油進口國。由于交通運輸行業占據中國石油總消費量的近一半,所以隨著電動汽車數量的不斷增加,燃料需求預計將下降。
分析師和行業高管都在給出中國何時將達到石油需求峰值的預測。中海油CEO周心懷在8月份表示,有機構預測,今年國內的石油需求可能會達峰,這點在業內基本上達成了共識。
電動汽車將減少石油需求
盡管如此,從過往歷史來看,業界對于總體石油需求峰值,尤其是中國需求峰值的預測長期以來都言之過早。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曾在2017年預測,石油消費量最終將達到每年6.9億噸。但是到了第二年,該公司將這一數字上調至7億噸,然后又上調至7.4 億噸,最后上調至當前預期的7.8億噸。
而且,石油需求達到峰值的前提是中國電動汽車普及率將持續飆升。這并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電動汽車要真正普及,它就不能只在城市道路上行駛,還要遍布廣袤的內陸地區。它們不僅要吸引早期采用者,還需要成為社會各階層的選擇。
根據美媒對于這次電動汽車旅行的總結,這趟旅行的總行駛距離為2098公里,充電費用為490元,比乘坐燃油車所需要花費的1218元省不少錢,但是時間多花了大約5個小時。(作者/簫雨)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5-53356-0.html美媒駕車2000公里體驗中國電動汽車革命:石油時代正在落幕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