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8月18日11時許,在西太平洋海面上,“蛟龍號”搭載科學家許學偉、潛航員齊海濱和張奕,完成了航次首潛。
具有紀念意義的是,這是我國自主設計、自主集成的首臺7000米級大深度載人潛水器“蛟龍號”的第300次下潛。
蛟龍號于2009年8月首次在長江江面完成下潛測試,2012年7月在西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完成7000米級海試,2017年進行全面技術升級,今年上半年首探大西洋并創下“九天九潛”新紀錄……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跡。
2024西太平洋國際航次首席科學家、國家深?;毓芾碇行母敝魅卧S學偉介紹,今天的下潛在西太平洋海域一座尚未正式命名的海山進行,主要任務是觀察及拍攝海山山坡到山頂的海底生物分布,采集生物、水體、地質樣品和環境參數數據,并全面測試潛水器的各項功能。
蛟龍號于7時許從“深海一號”船后甲板推出,并被絞車牽引布放至海面,隨即開始注水、下潛。
13時5分,蛟龍號返回海面,帶回了4K攝像機拍攝的高清視頻,以及通過虹吸取樣器、生物網兜、微生物原位富集裝置等采集的一系列樣品,包括罕見的黑色和紫色共生珊瑚。
從拍攝的視頻看,在海山山脊上,存在著絢爛多彩的深海生物,包括海葵、冷水珊瑚、海綿、海星、海參、海百合等等。
另外還發現了兩塊有著黑色金屬結皮的巖石,猜測是鈣質沉積物。
接下來的30多天里,蛟龍號還將進行17次下潛作業。
海洋館里的蛟龍號模型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5-108445-0.html中國自主潛水器蛟龍號第300次下潛:可直達7000米深度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