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I領域傳來消息,由知名企業家王小川創立的AI獨角獸百川智能,在其To B業務方面進行了大幅度調整。據多方消息源透露,百川智能的金融領域To B業務團隊遭遇了重大變革。
具體而言,百川智能的B端組,這一負責金融行業To B業務的核心團隊,在2025年3月3日遭遇了裁撤。該團隊的所有員工均在當天被迫簽署了離職協議。這一消息在業內引起了廣泛關注,畢竟在百川智能成立之初,B端組就是其重要的業務支柱。
事實上,B端組的裁撤并非毫無征兆。早在2025年2月19日,歸屬于B端組的PE團隊(提示詞工程團隊)就已經被調整至產研組管理。這一變動意味著,原本作為B端組和算法團隊之間橋梁的PE團隊,其職責和匯報關系發生了重大變化。這一調整也被不少員工視為B端業務收縮的信號。
百川智能的B端組在金融領域曾有著不俗的表現。自成立以來,該團隊為軟通動力、信雅達、達觀數據等多家客戶提供了AI財稅問答系統等金融相關產品。然而,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AI技術的快速發展,百川智能在金融領域的商業化布局似乎遇到了瓶頸。
百川智能商業合伙人、金融事業群總裁鄧江,曾帶領團隊在金融領域積極開拓。然而,隨著B端組的裁撤,鄧江和他的團隊也離開了百川智能。這一變動無疑對百川智能在金融領域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對于B端組的裁撤,百川智能方面并未給出正面回應。但有知情人士透露,百川智能正在將資源聚焦到醫療領域。這一戰略調整的背后,是DeepSeek等高性能模型的開源對傳統To B業務模式的沖擊。隨著DeepSeek等模型的普及,傳統按Token計費、售賣API和私有化部署的To B模式正在逐漸失去市場競爭力。
面對這一挑戰,百川智能選擇了“斷尾求生”。通過裁撤B端組等舉措,百川智能希望將資源更加聚焦到醫療等具有差異化和變現能力的業務上。事實上,百川智能在醫療領域已經有所布局。例如,王小川在之前的訪談中就曾提及AI兒科醫生在北京兒童醫院的上崗計劃。
然而,醫療領域并非易攻之地。盡管入局者相對較少,但醫療數據的獲取和模型訓練的難度都相對較高。為了切入醫療行業,百川智能不僅投資了醫療數據服務商“小兒方”,還高薪聘請了海外和香港的醫療專家負責帶領專業醫療團隊。
在醫療領域的探索中,百川智能面臨著諸多挑戰。但與此同時,這也是其區別于其他AI企業的核心壁壘所在。隨著AI技術的不斷發展,百川智能能否在醫療領域取得突破,將決定其未來的發展前景。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4-135497-0.html百川智能To B業務大調整,聚焦醫療能否成為新出路?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