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消息,近期,智能機器人市場表現非常活躍。
12月初,優必選宣布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19日宣布將于26日正式掛牌港交所。也在12月,獵戶星空被上市公司獵豹移動正式控股,自2023年12月起獵豹移動將北京獵戶星空的財務業績并入其合并財務報表。
據悉在北京,作為AI機器人+行業智慧服務解決方案服務商的小笨智能(iBen Robot),也因為在垂直領域的突出表現受到關注。
小笨智能于2016年成立,是一家致力于機器人與AIOT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通過AI賦能云管端的模式為企業客戶提供智能機器人解決方案及云端平臺服務,其客戶已覆蓋鐵路運輸和政府事業單位及汽車金融領域等等行業領域。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國內智能機器人行業經過近10年的發展,以銷售收入計,中國智能服務機器人及智能服務機器人解決方案市場在2022年達到516億元的市場規模,預計2022年至2028年,該領域的復合年增長率達23.5%的高增長。
整體來看,目前,智能機器人行業廠商市場分額分布較為分散,大多智能機器人廠商尚處于投入巨大的虧損狀態。但是小笨智能卻能在此環境中實現盈利。在智能機器人賽道,小笨智能究竟是一家怎樣的創業企業?
定位垂直領域機器人產品
小笨智能CEO楊鵬在介紹時著重強調了公司的定位,即旨在打造垂直領域有價值的機器人產品及解決方案,以智能化、數字化助推行業實現轉型。
小笨智能CEO楊鵬
目前,小笨智能旗下有三大系列機器人產品,一是智系列,智能交互機器人;二是慧系列,工具類機器人;三是針對鐵路系統需求的特種機器人。
其中,小笨智能交互機器人已廣泛應用于政務大廳、銀行、展館等場景中,可替代講解專員來提供智慧化的講解方案。該機器人可通過人臉識別的方式自動喚醒,主動詢問訪客的需求,基于NLP核心技術,實現語義分析、情感分析、意圖識別、語義相似度評估等功能,融合ASR、TTS技術,實現智能人機語音交互。
目前,小笨智能工具類機器人主要有智能盤點機器人、適用于中大型場景的智能清掃機器人、智能消毒機器人三類。2020年小笨智能成為國內首家量產消毒機器人的企業。
針對鐵路系統需求的特種機器人,如高鐵智能洗車機器人今年年初已經開始正式交付到各個鐵路系統的動車所進行使用。
“我們是國內第一家提出服務機器人如果要解決客戶剛需價值必須要走定制路線的企業“,楊鵬強調,”小笨智能并沒有做大而全的C端市場,也沒有做大而全的B端市場,小笨智能一直專注于細分垂直領域,比如展廳講解、醫院導診、洗車機器人、盤點機器人等。我們希望在這些垂直領域里打造出有價值的機器人產品及解決方案,能夠實實在在的在客戶使用的場景中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個純噱頭產品。”
這種創造有“實用性”產品的思路,也確實為小笨智能贏得了客戶的青睞。
楊鵬介紹,小笨智能已服務超過10000家政企、醫療、機場、高鐵等企事業單位,并根據北京公交集團、大興機場線、美的集團等眾多龍頭企業IP形象為他們打造出了專屬定制服務機器人,2022年銷售規模近2億元并實現盈利。
如何創造可持續性盈利?
目前國內很多智能機器人廠商都面臨一個問題,在增加收入的情況下虧損也增加,銷售額越多虧損越大,這意味著銷售收入和運營成本成正比增長。
在楊鵬看來,小笨智能能夠實現盈利的很重要一個原因是長期堅持的“云管端的機器人”概念。云管端機器人這套產品技術架構給小笨智能公司帶來的價值是可以非常“輕量級”,無論做何種量級市場批量化交付,都可以通過云端服務器對鋪在全國的機器人進行業務管理和交付。
“2018年提出云管端的概念之后,我們從2019年開始正式將服務機器人的標準產品交付全部遠程化,只要機器人到了客戶現場,客戶拆包、開機即可。通過云端服務器,在北京及深圳的小笨智能工作人員打開電腦連接機器人,遠程對整個設備進行交付控制,這樣可以極大程度降低我們對于后期鋪量時所帶來的運營交付成本和售后成本。”楊鵬表示。
小笨智能機器人銷售模式中,僅20%為直銷,80%依靠渠道銷售,這種模式極大降低銷售成本。
另外一個因素就是小笨智能打造了智能機器人從設計到生產的全鏈路自研體系,在北京設有研發總部,專注導航算法、NLP算法和視覺識別算法這三大塊,在浙江寧波設立智能制造基地。
全鏈路自研更具成本效益,在發現市場機會時能更敏銳的落地產品。
楊鵬分享了2個例子:一是在2019年,小笨智能用了不到2個月的時間完成60臺進博會定制機器人現場部署的工作。二是,在2020年初,國內出現疫情情況,小笨智能面臨所有銷售收入全部斷掉的風險。在春節期間,公司管理層花了兩個小時的決策就決定實現消毒機器人量產工作。一個半月時間后,小笨智能的消毒機器人就已經由運營交付人員帶著設備和防護服運行在了武漢現場。
進入2022年,小笨智能又開始瞄準鐵路系統里面的需求。“我們花了大半年的時間實現國內首臺高鐵智能清洗機器人落地,并且實現在全國多家鐵路局的資質認定。”楊鵬表示。
小笨智能高鐵智能清洗機器人
“這兩年我們給自己定的目標都是‘守正創新’,也就是說‘守得住存量業務’,同時創新增量業務。高鐵智能洗車機器人的落地,成為我們進入鐵路系統的敲門磚。”楊鵬向TechWeb透露,未來,將針對更多鐵路系統的需求,做聯合開發,如綠皮車的智能養護機器人、車輛安全巡檢機器人等。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等的數據,國內智能機器人行業市場份額分布較為分散,2022年市場前5名廠商合計占有的市場份額不足20%,尚未有占據絕對優勢的行業企業形成。
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與時俱進的行業的需求給智能機器人企業帶來挑戰,能敏銳抓住市場需求的企業無疑將贏得更多機會。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1-51201-0.html垂直領域智能機器人市場加速跑 小笨智能重塑行業發展新賽道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