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代表行業最高零碳智造水準的聯想集團創新產業園(天津)全面落成。產業園位于天津港保稅區空港經濟區,占地11.2萬平方米,總投資超18億元,將帶動京津冀地區超千人就業,未來將年產300萬臺電腦及智能設備。
產業園以“綠色零碳、智能制造”為核心定位,集生產制造、研發實驗、數字化展示于一體,為業界打造了一個高度自動化、全面智能化的可復制零碳智造解決方案。
當天上午,天津市委常委、濱海新區區委書記連茂君,天津市副市長朱鵬,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劉軍等共同見證產業園全面落成。
“園區的全面落成在聯想與天津合作中具有里程碑意義”,天津港保稅區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尹曉峰表示,保稅區將以此為起點,與聯想集團一道聚力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全球供應鏈負責人關偉表示,天津創新產業園利用物聯網、5G、邊緣計算、數字孿生、AI等多項先進智能和綠色技術,融合了近千項聯想專利,展現了聯想集團、乃至ICT行業最高的零碳智造水準,是聯想30余年自有制造摸索的“集大成”呈現。
新生態 從零到一打造零碳工廠范本
如何從零到一建設一座“生態級”零碳工廠?
聯想集團用兩年時間給出了答案:產業園在綠色能源、建筑設計、智能制造、園區管理、數字化協同等九大領域共落地90項減碳舉措“組合拳”,貫穿園區設計規劃、建設到運營全過程。
生產制造基地的主要碳排放源自能源消耗,而產業園最大程度地使用了可再生能源。在三座生產建筑的屋頂上鋪設的3萬平米分布式光伏板,年總發電量500多萬度,相當于2000戶普通家庭一年的用量,此舉為園區減碳3000噸。園區普遍采用離網型光伏產品,如光伏座椅和感應垃圾箱,以及同時利用風能供電的風光互補路燈。
有別于很多工廠建成后才考慮減碳,產業園從規劃、建筑設計等階段就注重低碳及零碳。如采用動力房中心化設計,將供能半徑從國家標準的500米減至200米以內,減少了能源損失和材料浪費;園區引入雨水調蓄和中水系統,年節約新鮮水用量超2.5萬噸;利用地熱熱能,通過換熱器調節新風系統溫度,比供暖制冷方式實現50%節能。此外,園區智能車間建筑獲得LEED金認證,全球生產制造廠房類獲證僅占千分之6。
在智能園區中,數字化系統起到了降低碳排放的關鍵作用。聯想集團自研工廠ESG解決方案ESG Navigator通過數字化和信息化技術,實現了數據可視化、可追溯和合規管理,幫助工廠監測能源使用,從而減少能耗,使綜合能源消耗降低了5%至10%。零碳3D可視化平臺則運用數字孿生等技術,對ESG Navigator等采集的數據實時分析,并與園區的建筑和設備模型匹配,以協助管理者了解園區的碳排放情況,有助于制定更科學的減碳策略。
在運營中,園區充分利用每一個微小的減碳機會,有效回收資源和能源。例如,產業園利用空壓機排放的熱量,每年回收112萬度電,節省超過80萬元電費。此外,園區餐廳實現了100%的廚余垃圾回收,并將其資源化為化肥,垃圾減量率超過90%。
經綜合測算,園區年碳排放量約1.2萬噸,通過數字化手段確定碳排,并采用一套降碳組合拳(包括頂層設計、自身減碳、光伏架設、綠電供能)后,將完成工廠碳中和。其中,自身減排和綠電綠能占比超過90%,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聯想集團作為國內最早投身低碳實踐、履行社會責任的科技企業,在天津產業園建成前,聯想集團國內主要自有生產基地都已入選國家級綠色工廠,綠色設計產品、綠色供應鏈管理實踐等也獲得工信部認可。
新智造 30余年制造探索集大成者
關偉表示,創新產業園(天津)落成既體現了聯想對于過往探索的沉淀,又建立了一個繼續探尋先進制造、助力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起點。聯想集團已有超過30年的制造探索與經驗,在合肥、武漢、深圳等地分別建有制造基地,其中,合肥產業基地今年已獲頒“燈塔工廠”,深圳南方制造基地則是聯想全球“母本工廠”。
創新產業園(天津)在聯想智能制造經驗基礎上實現升級,最終達到高度自動化、全面智能化,跑出了全制程的智造“加速度”。每9秒下線一臺筆記本電腦,年產量超300萬臺,智能筆記本產線自動化率達到60%,行業第一;智能高速貼片生產線,自動化率80%,其中貼片段自動化率更高達92%,元器件貼裝速度可達每小時17.2萬個。
同時,生產中一些重要環節已完全實現全自動、無人化,達到行業領先水平。在筆記本產線測試段,聯想集團自主開發的全自動測試系統2小時內可測試8大類150余項,全過程100%可黑燈;在包裝段,材料自動配送,流程實現無人化,生產敏捷且高效。
產業園廣泛應用自動化與智能化技術,沿用、升級聯想集團自研的多個數字化系統,讓綜合生產效率提升200%,不良率下降30%。其中,聯想的制造執行系統(LeMES)全面追蹤與管理生產過程,生產效率提升10%。智能排產系統APS將排程時間從2小時縮短至10分鐘內,產量提高19%。此外,聯想的智能工藝平臺ESOP利用AI算法生成最佳工藝排布,實時、動態指導員工操作。
除智能工廠外,產業園建成了業內最高水準的零碳黑燈智慧化立體庫。該倉庫建有2.8萬個貨位,高度24米,外觀酷似“鋼鐵森林”。倉庫應用5G、數字孿生、視覺識別等43種智能技術,實現倉儲占地節省超70%,成本降低47%,備料揀選效率提升10倍,揀貨準確率高達99.99%。智能倉庫能夠全自動運送物料至產線及收回制成產品,并在黑燈情況下正常運營。在可見的產線和倉儲之外,園區還打造了數字化智造“大腦”——智造中控平臺,它通過對生產、零碳、園區等各類運營數據的采集與分析,實現全方位智能化管理。
新起點 以零碳智造沉淀新質生產力
京津冀作為引領全國高質量發展的三大重要動力源之一,協同創新和產業協作不斷強化。聯想集團積極響應京津冀協同發展,“三個金秋”、兩年跨度建成創新產業園,充分展示天津速度、聯想速度。關偉說,產業園全面投產,進一步完善了聯想集團全國“東西南北中”的智能制造全方位布局,進一步提高了供應鏈的韌性。
天津產業園的落成,還為業界打造了一個高度自動化、全面智能化的可復制零碳智造解決方案。
在天津產業園建設進程中,聯想集團作為初編單位,參與制定了首個ICT行業零碳工廠標準,標準研制過程中,也在聯想集團創新產業園(天津)開展了試點驗證。
以天津產業園所使用的ESG Navigator數字化系統為基礎,聯想集團推出了企業級ESG解決方案LeGreen樂循,綜合8大功能模塊與1個ESG控制塔,助力企業零碳發展。
目前,天津零碳工廠案例已入選復旦大學經管學院、天津大學經管學院課程案例。聯想集團還將發布零碳智造工廠的相關白皮書,把產業園從建設到運營的系統性零碳經驗向全球復制,并發揮鏈主優勢,與產業鏈上下游共同構建零碳生態圈。
自2017年以來,聯想集團在津“一總部、兩園區、三中心”的定位逐漸成型,不僅有除北京之外的另一個全球總部辦公園區,還將依托創新產業園、創新科技園,打造先進創新產業中心、智能轉型業務中心和北方供應鏈中心。
園區內還建有天津未來中心,其中設置了聯想3S行業智能化展區、聯想智能制造及全球供應鏈互動體驗空間等。
今年5月,聯想集團與天津市簽署新戰略框架協議,從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走深走實、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科教興市人才強市、濱海新區高質量發展支撐引領、綠色低碳發展等八個方面深化合作,為助力天津全面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十項行動”、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貢獻力量。目前,聯想集團正在邁向在津的第三個“千人百億”目標,即員工超過3000人、營收超過300億元、工業產值100億元。
“制造業必須實現綠色零碳轉型,鍛造可持續發展力”,楊元慶表示,未來,聯想集團將繼續堅定推進數實融合轉型實踐,以科技創新驅動中國制造業向數智化、零碳化轉型升級,為先進制造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注入更強大動能。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1-17370-0.html聯想集團創新產業園(天津)全面落成 零碳智造水準行業最高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