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消息,第四次遞表港交所后,人工智能企業第四范式終于在9月7日正式通過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訊,并于9月18日起在香港聯合交易所發行主板上市H股股份。
此次第四范式擬全球發售股份1839.6萬股,其中香港發售183.96萬股,國際發售1655.64萬股,另有15%超額配股權。發售價格在每股55.6-61.16港元,總募集資金為10.22億-11.25億港元。預計發售將于9月21日中午12時結束并定價,9月28日上午9時開始在聯交所買賣。
截至2023年3月,第四范式的總股本為4.46億股,以IPO發售價計算,其發售總市值在248億港元-273億港元。
第四范式的正式上市之路在2年前就開始了。
2021年8月第四范式向港交所首次遞交招股書,計劃募資約37.9億港元。但在8月23日,因遞交招股書6個月內未通過聆訊,第四范式IPO申請狀態轉為“失效”。2022年9月5日、2023年4月24日第四范式相繼再次遞交招股書,并最終在今年9月通過聆訊開啟招股。
事實上,今年1月15日,第四范式投資者與公司股東簽署終止協議的補充協議,將觸發撤資權的一個條件由“D系列融資完成后48個月內或終止協議簽署之日起18個月內未完成上市”變更為“于2023年12月30日前,沒有上市”。第四范式上市已無退路。
創業9年,AI企業第四范式即將迎來敲鑼上市的高光時刻。
但是,從最初計劃募資近38億,到此次發行擬實際募集資金10億多港元,第四范式的募資額已縮水7成。
人工智能企業業務的高度競爭性和普遍的虧損狀態,讓資本市場對企業的審視更為嚴苛。
一季度凈虧損3億元
第四范式成立于2014年,專注于提供以平臺為中心的人工智能軟件,使企業能夠開發其自有的決策類人工智能應用。所謂決策類人工智能,主要能力在于識別數據中的隱藏規律,指導基于數據洞察的決策過程,并解決與核心業務運營密切相關的問題。
第四范式企業級解決方案旨在為企業而非個人提供服務,其開發的端到端企業級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包括可選的配套基礎設施、操作系統、人工智能開發人員套件及應用等。
最新的招股書更新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個月的財務數據,第四范式收入6.4億元,同比增長33.6%;凈虧損3.04億元,去年同期為凈虧損2.68億元,虧損額同比擴大;毛利率43.7%,去年同期毛利率為48.7%。
對于毛利率的下降,第四范式解釋為主要是一季度由于與軟件使用許可相比,毛利率較低的SageOne及應用開發以及其他服務收入貢獻增加。
年度來看,2020年至2022年,第四范式的營收分別為9.4億元、20.2億元和30.8億元;毛利分別為4.3億元、9.6億元、14.9億元;虧損凈額7.5億元、人民幣 18.0億元、16.5億元。
近3年,第四范式虧損凈額超40億元。和大多數AI企業一樣,第四范式虧損凈額產生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研發開支。數據顯示,2020年、2021年、2022年以及截至2022年及2023年3月31日止三個月,第四范式的研發開支(不包括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分別占總收入的57.3%、55.3%、48.8%、 46.8%及37.5%。
天眼查顯示,2015年至今,第四范式已經經歷11輪融資。先后獲得來自紅杉資本、博裕資本、創新工場等的投資,并且是第一家五大國有銀行投資的創業公司,最后一輪融資時,估值已達到30億美元。
招股書顯示,戴文淵自身及通過緊密聯系人配偶吳茗、北京新智、范式投資、范式隱元、范式出奇及范式天琴控制第四范式約40.44%的股份,為公司實際控制人。紅杉為除實控人之外的最大風險投資者,包括Sequoia Capital China Venture(沈南鵬間接控制)、紅杉瀚辰、紅杉銘德及紅杉智盛,共持有11.49%上市前股權。
大模型或重構行業格局
IDC發布的《中國人工智能軟件2022年市場份額》報告顯示, 2022年機器學習開發平臺市場規模達35.4億元人民幣, 相比2021年同比下降4.9%。
各廠商市場份額方面,2022年,第四范式(32.7%)、華為云(21.6%)、九章云極(7.6%)、創新奇智(7.0%)市場份額居中國機器學習開發平臺市場前四。
IDC報告表示,該市場呈現出明顯的頭部廠商規模化效應,由于機器學習開發平臺的技術門檻以及落地的諸多挑戰,該市場并沒有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狀態。
不過IDC也強調,隨著眾多初創企業入局大模型市場,未來機器學習平臺市場格局有可能被重新分配。
在大模型新一輪技術沖擊帶來的市場洗牌風險中,第四范式自身也感受到了機遇和挑戰。
ChatGPT爆火之后,第四范式創始人兼CEO戴文淵認為這一輪大模型熱潮,比較大的機會在于改造整個的企業軟件行業,也就是AIGS (AI-Generated Software,以生成式AI重構企業軟件)這個方向。
今年3月第四范式發布自身大模型產品“式說 1.0”,“式說”定位為基于多模態大模型的新型開發平臺,提升企業軟件的體驗和開發效率,以期實現AIGS。4月,第四范式首次向公眾展示其升級后的大模型產品“式說3.0”。
戴文淵表示:“就用戶體驗而言,目前市面上的C端軟件產品已經逼近用戶體驗的上限,但B端的企業級軟件往往是個十分復雜的執行系統,極為復雜的交互體驗,以及復雜性帶來的極低開發效率,恰恰為生成式AI留下足夠大的重構和改造空間。
式說 3.0版本在生成式和語言能力的基礎之上,發力Copilot(執行可控、知錯能改)和思維鏈Cot(多步推理、復雜任務拆分)的能力,應用于改造傳統B端企業軟件的體驗與開發效率。
AI技術發展日新月異、應用落地變現的探索迫在眉睫,此次第四范式在港上市“補血”后,能否借大模型領域創出一條新路,還是值得觀察和期待的。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1-10962-0.html第四范式上市闖關終成功:4次遞表港交所 擬募資額大幅縮水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