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能家居生態系統持續擴張,以及AI應用熱潮延燒,不少國內傳統家電大廠如TCL、海信、美的、格力等業者,看準垂直應用市場商機龐大,深化布局邊緣運算AI芯片、MCU于智能家居等應用場景。
據Gartner估計,2025年智能家居產品中使用到半導體的產值將達494億美元。其中,國內具有龐大的人口市場,帶動智能家庭市場成長。另據IDC預測,2025年國內智能家居設備市場出貨量將接近5.4億臺,市場規模將達人民幣8,000億元。
除了半導體業者布局智能家居市場相關芯片外,傳統家電大廠也??透過自研芯片深化耕耘。半導體業者表示,目前智能家居已從云運算轉移至邊緣運算,優勢在于可實時做出反應,也可降低網絡處理額外的負載量,智能物聯網(AIoT)趨勢下,垂直應用商機可期。
國內家電業者TCL最早在1999年時便進入芯片設計領域,布局橫跨芯片材料、設計與制造等,投資華星光電、摩星半導體、TCL中環、環鑫半導體等多家半導體公司,應用包括電視、冰箱、空調等。
另一家國內業者海信集團,2007年成立信芯微,自研畫質芯片,于2014年開發出國內第一臺雷射電視產品。2022年則發表國內首顆全自研8K AI畫質芯片,目前已用于海信、東芝(Toshiba)等多系列顯示產品。
先前海信董事長于芝濤接受中媒采訪表示,芯片有很大的國內本土替代空間,尤其是在家電智能化的背景下,對芯片的需求逐漸增加,公司對芯片的研發投入并不限于電視與顯示領域。
美的集團則是主攻MCU芯片,2018年成立上海美仁半導體公司,布局MCU、IoT、電源芯片和功率芯片四大產品系列。先前美的宣布,已實現量產1,000萬顆MCU芯片。
格力電器則是在2018年時投資人民幣30億元入股安世半導體(Nexperia),其中自研的32位元MCU芯片已經正式量產,預計年產量超千萬顆以上,可應用于格力空調產品、電器設備等核心零組件。
值得注意的是,雖傳統家電大廠布局芯片領域具有規模效益,并可借此提高國內國產芯片比例,但像是家電類MCU,其單價不高,且家電業者生產的MCU芯片普遍為中低端產品,因此對于整體市場仍無太大的競爭優勢。
責任編輯:游允彤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0-9419-0.html國內智能家居市場成長 家電大廠看準垂直應用,拼自研芯片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