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Honda)首款量產電動摩托車EM1 e:在2023年8月24日于日本上市,目標售價是含稅無補助29.2萬日圓(約1,977美元),日本銷售目標是2024年8月為止累計3,000輛;但市場關心重點為EM1 e:印尼版,以及本田的東南亞電動摩托車戰(zhàn)略,對此本田仍有保留。
根據日本經濟新聞(Nikkei)報導,本田2030年電動摩托車目標為年銷售量350萬輛、達2021年的20倍,其中,印尼占總目標的29%,即100萬輛,EM1 e:就是負責在印尼市場探路的戰(zhàn)略車款。
為利用印尼政府的本地電動交通工具補助制度,本田計劃與印尼主要共享交通平臺Gojek合作,希望借由Gojek出資的印尼電動摩托車廠Electrum,在印尼生產EM1 e:為首的一系列電動摩托車。
據日經與路透(Reuters)報導,Electrum于2023年6月開始建設工廠,目標2024年中完工,屆時能年產25萬輛電動摩托車,同時討論年產300MW摩托車電池的生產線建設計劃,至于投資金額或產品技術規(guī)格等,迄今均未公開。
當外界在猜測Electrum未來產品規(guī)格時,Gojek在2022年1月便與臺灣Gogoro進行合作,至2023年初已引進500輛Gogoro的電動摩托車,以及必要的電池站,未來至少會從臺灣引進5,000輛,相較還在計劃的本田,Gogoro已搶先一步。
據日經報導,某位改用Gogoro電動摩托車的不具名Gojek外送員表示,電動摩托車電池費只有油錢的一半,且客人對沒廢氣這點很滿意。
即使電動摩托車單價偏高,但更能賺錢就不成問題,因此Gogoro、本田、與國內電動摩托車新創(chuàng)藍鯊科技等,都鎖定東南亞共享交通平臺業(yè)者行銷。
全球摩托車市場規(guī)模以國內居冠、印度其次、東南亞第三,而年銷售超過500萬輛摩托車的印尼,占東南亞10國摩托車銷售量50%,規(guī)模相當于國內市場的3分之1。
本田無法在國內或與新創(chuàng)發(fā)起價格戰(zhàn),印度則已成功打入,在東南亞汽油摩托車市場市占超過70%的本田,與臺灣廠、國內廠的電動摩托車市場爭奪,鹿死誰手仍未可知。
責任編輯:游允彤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0-9267-0.html東南亞外送電動摩托車 本田挑戰(zhàn)兩岸業(yè)者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