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消息,近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召開2023全球數字經濟大會新聞發布會。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副司長江明濤介紹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情況:
一是數字基礎設施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網絡基礎設施,截至今年4月底,累計建成5G基站超過273萬個,5G網絡覆蓋所有的地級市,具備千兆網絡服務能力的端口數超過1793萬個,5G移動電話用戶6.34億戶,千兆光網用戶突破1億戶,移動物聯網用戶達19.84億戶,5G應用已覆蓋52個國民經濟大類,萬物互聯基礎穩步夯實。
二是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步伐日益堅實。重點工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和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分別達到59.4%和77.6%,工業互聯網全面融入45個國民經濟大類,產業規模超過1.2萬億元,“5G+工業互聯網”在千行百業落地并向生產核心環節延伸。
三是核心數字產業不斷發展壯大。2022年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實現了營業收入15.4萬億元,軟件業務收入達到10.8萬億元,大數據產業收入達到了1.57萬億元,為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發展奠定了堅實地產業和技術基礎。國內外優質開源社區孵化和應用推廣不斷加快,為技術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生機活力。
四是加快數據要素流動。深入貫徹“數據二十條”,加快構建數據基礎制度,研究制定數據產權、流通交易、資產評估、安全治理等領域的國家標準。持續開展數據管理能力國家標準(DCMM)貫標工作,截至2023年3月底,共1469家企業完成貫標,覆蓋電力、通信等10大領域。推動北京、上海等地數據交易所高水平建設,數據標注、數據中介、數據治理等新興主體快速崛起,逐漸形成數據資產評估、登記結算、交易撮合等市場運營體系,數據要素潛力進一步釋放。
五是數字經濟國際合作走深向實。積極與東盟、非盟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數字經濟領域開展務實合作,參與聯合國、G20、金磚國家等多邊機制數字規則制定,倡導發起《二十國集團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行動倡議》《全球數據安全倡議》等系列國際合作倡議和協定,顯著提升了我國數字經濟國際影響力。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0-785-0.html截至今年4月底,我國累計建成5G基站超過273萬個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