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消息,由國家信息中心、公安部第一研究所聯合主辦,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區塊鏈服務網絡(BSN)發展聯盟、中關村安信網絡身份認證產業聯盟(OIDAA)承辦的“BSN實名DID服務發布會”在北京召開,會上正式發布了BSN實名DID服務。
國家信息中心主任徐強、公安部第一研究所所領導、多維身份識別與可信認證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關村安信網絡身份認證產業聯盟理事長于銳、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政企事業部副總經理楊林出席發布會并致辭。國內多家大型企業、金融機構和政府機構的代表,以及分布式技術領域的專家參加了會議,共同就分布式數字身份認證體系的發展方向和應用場景,促進鏈上多機構業務協同、數據流通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交流。
BSN實名DID服務充分融合了BSN區塊鏈服務網絡和CTID數字身份鏈兩大基礎設施,滿足“前臺匿名、后臺實名”的管理要求,對服務數字經濟發展、支撐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徐強在致辭中表示,BSN實名DID服務的發布有助于構建多元化的實名認證體系,為在各種區塊鏈應用場景中向海量用戶提供可信的身份保障創造了便利條件,并將對個人數據管理體系產生深遠的影響。為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相關各方一要保障自主可控、安全可靠;二要堅持服務至上,便捷高效;三要注重開放多元、協同發展,不斷提升技術水平,服務能力,助力數字要素合規高效、安全有序流通,激活數據要素價值。
于銳在致辭中談到,營造良好的數字生態是國家數字化轉型發展的重要保障,可信數字身份是構建數字生態的基礎和核心,直接關系到數字經濟健康發展、社會和諧和安全穩定。本次國家信息中心和公安部第一研究所聯合推動區塊鏈產業和數字身份產業的創新融合,推出基于BSN和權威數字身份技術的新型數字身份分布式認證基礎設施,是服務國家發展大局的實際舉措,有效拓展了我國身份認證體系,更好地為Web3.0時代多方協作的分布式應用場景服務。
楊林(移動)在致辭中提到,中國移動為積極響應黨和國家推動區塊鏈技術自主創新的號召,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統籌資源布局,全面發力打造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和新型信息服務體系,不斷推動創新應用的落地實踐。BSN實名DID服務將成為我國數據要素可信流通的關鍵能力,未來中國移動將繼續稟承開放合作、共創共贏的理念,推動基于BSN實名DID服務的應用創新,努力為數字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主任、BSN發展聯盟理事長單志廣在會上發表主題演講,提到BSN實名DID服務是對身份認證服務的重要拓展,區塊鏈服務網絡BSN和CTID數字身份鏈兩大基礎設施充分融合,在全球率先推出面向未來數字經濟時代的實名DID系統,代表著身份認證能力的升級和升維,將會推動個人身份、隱私數據的管理方式變革,提高數據要素的管理水平,助力數字經濟真正做大做優做強。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身份認證事業部負責人、中關村安信網絡身份認證產業聯盟秘書長楊林以“基于法定證件的數字身份區塊鏈研究與應用”為題發表了主題演講,介紹了我國可信數字身份的發展現狀和分布式數字身份的發展趨勢,提出了“中心化管理+分布式認證”的混合架構,為Web3.0時代的數字身份服務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演講的最后,楊林還代表安信網絡身份認證產業聯盟,發出了一起努力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代表世界先進水平的數字身份生態服務體系的倡議。
以“破鏡重圓”和“竊符救趙”兩個成語典故解釋公鑰和私鑰作為開場,BSN發展聯盟常務理事何亦凡在主題演講中介紹了BSN實名DID服務在各種領域的具體應用案例。何亦凡指出,BSN實名DID服務的推出是互聯網發展過程中的一座里程碑,其技術架構將在三個層面影響未來的互聯網發展,一是注冊和登錄方式的變革,二是數據權利的完善,包括數據確權以及所有權和使用權的分離等,三是賦予個人更多加密手段來保護隱私數據。未來五至十年內,實名DID有望成為互聯網的標配服務。
國家衛健委科學技術研究所副所長果吉爾銻發表了題為“實名DID賦能數字醫學與家庭醫生服務生態前沿創新體系建設”的主題演講,闡述了如何利用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構建醫療服務動態評價體系,提高醫務服務質量,以及進一步深化醫療體制改革,解決醫生收入和醫療資源分配等問題。果吉爾銻認為,BSN實名DID服務將會為推動醫療服務模式創新,構建統一的大健康市場,建立高質量的數字化醫療服務體系提供有力支撐。
太平洋保險公司區塊鏈首席專家連理發表了題為“保險中的實名DID創新應用”的主題演講,介紹了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對分布式數字身份技術與保險業務相結合的探索。連理表示,這種結合有助于提高機構間的信任和協作,突破個人信息壁壘,向客戶提供更加定制化的保險服務。例如在健康保險領域,分布式數字身份可以實現醫療數據的授權共享,提升理賠效率;在財產保險領域,則有助于責任認定和快速理賠。下一步,太平洋保險還將推動分布式數字身份在更多保險業務場景中的商業化應用。
圍繞“實名DID服務:助力企業業務協作、支撐個人隱私保護”這一主題,在BSN發展聯盟秘書長譚敏的主持下,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副研究員郝久月、海南省大數據管理局項目建設處處長沈軍、中國移動研究院業務研究所所長喻煒、民生銀行總行信息科技部安全運營中心副處長虞剛、上海浦江數鏈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虎共同在圓桌討論環節展開了探討和交流。幾位嘉賓一致認為,實名DID將在保護個人隱私、實現身份互認、支撐業務協同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為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提供高質量助力。
數字化時代,人們的大量個人隱私數據,包括身份信息、位置信息和通訊信息等,都存儲在互聯網上的各種應用中,建立完善的個人隱私數據保護機制是互聯網下一步發展的根本要求和必然趨勢。
作為一項底層技術,BSN實名DID服務由CTID數字身份鏈提供,生成具有實名屬性可追溯的分布式數字身份。基于該服務可以打造出覆蓋各個領域的場景解決方案。此次就有多個應用場景與BSN實名DID服務一同正式發布,其中包括:BSN個人數據實名確權服務、BSN個人數據加密流轉服務、BSN個人隱私保護登錄服務、BSN自定義業務實名DID服務、BSN官方個人身份證明憑證服務、BSN官方個人身份信息憑證服務、BSN自定義業務個人身份憑證服務,這些應用場景涵蓋了數據確權、加密傳輸、用戶隱私保護、相互認證、身份驗證等多個領域,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能夠有效保障個人隱私數據安全,助力業務接入機構構建多元化的數字身份服務體系。
除了這些應用場景以外,BSN實名DID服務還可以與延安鏈上已經發布的其它權威官方應用相結合,例如與全網分布式域名的結合,以實現更加方便的尋址、登錄和調用等操作。
目前,已經有民生銀行、太平洋保險、中移動互聯網公司、河南廣電、國家衛健委等多家大型企業和政府機構參與了BSN實名DID服務的前期測試,針對上述應用場景進行了試點應用。相信未來隨著更多業務平臺的加入,還會創造出更多的應用場景,充分發揮BSN實名DID服務的潛力,創造出更大的價值。
BSN實名DID服務以其獨特的技術創新,必將對整個互聯網和數字經濟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我們也歡迎所有對BSN實名DID服務感興趣的業務平臺加入應用測試,一起開拓創新更多、更廣泛的業務應用場景,為下一代互聯網和數字經濟發展貢獻中國智慧。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20-44338-0.htmlBSN實名DID服務發布 多家政企機構參與前期測試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