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增三峽人壽之后,重慶國資再出手。
近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重慶監管局(下稱“重慶監管局”)公告稱,同意重慶迪馬工業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迪馬工業”)將所持三峽人壽1.5億股股份轉讓給重慶高速公路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下稱“重慶高速投資”)。轉讓完成后,迪馬工業不再持有三峽人壽股份。
今年1月24日,三峽人壽曾對該筆股權轉讓交易進行事先披露。之后,三峽人壽在官網公告了股東大會同意迪馬工業將股份轉讓給重慶高速的決議。時代周報記者就股權變更事項致電三峽人壽,截至發稿前未取得聯系。
迪馬工業是迪馬股份(現“ST迪馬”,600565.SH)子公司,實控人是重慶知名富豪羅韶宇;而重慶高速投資的實控人是重慶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稱“重慶國資委”)。去年年底,重慶國資曾參與三峽人壽的定增,合計持有該公司股份超六成。
三峽人壽自成立以來,一直處于虧損狀態。2017年至2023年,該公司凈利潤連續七年為負,今年一季度仍為虧損狀態。另外,目前三峽人壽的董事長和總經理雙雙空缺,其中董事長空缺近三年,總經理空缺長達近六年。
一位曾在券商研究所擔任非銀分析師的人士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地方國資加強對中小金融機構的控制力,可以實現互利共贏。對于地方國資來說,有利于整合地方金融資源,規范中小金融機構的運營;對于中小金融機構來說,有可能會獲得地方國資更大的支持力度。
來源:圖蟲創意
重慶富豪“清倉”退出
股權出讓方迪馬工業始建于1997年,是重慶第一家民營上市企業迪馬股份下屬子公司,專業從事特種車輛和設備研發、生產及銷售。
在上述股權轉讓前,迪馬工業持有三峽人壽9.76%股權。股權轉讓完成后,重慶高速投資將正式成為三峽人壽的第五大股東,迪馬工業將徹底退出。
時代周報記者注意到,迪馬股份因連續20個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盤價低于1元/股,已觸及交易類退市指標。上海證券交易所于6月21日下發擬終止迪馬股份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書。6月24日,迪馬股份正式停牌,停牌前市值為21.18億元。
迪馬股份主營業務分為以專用車和機器人制造為核心的智能制造板塊、以地產開發和城市更新為核心的城市運營板塊、以物業服務和醫療康養為核心的智慧民生板塊。其中,城市運營板塊業務收入主要由重慶本地房企東原地產貢獻,2023年城市運營板塊占迪馬股份主營業務收入比例為87.87%。
受城市運營板塊業務影響,迪馬股份過去三年連續虧損。2021年至2023年,迪馬股份凈虧額分別為20.93億元、31.35億元和29.80億元。根據相關規定,由于連續三個會計年度虧損,迪馬股份股票于5月6日起實施其他風險警示,更名為“ST迪馬”。
進一步穿透股權可以看到,迪馬股份的控股股東為重慶東銀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東銀控股”),東銀控股董事長羅韶宇是重慶知名富豪。羅韶宇2003年開始涉足房地產業,2006年以16.7億元個人資產入圍福布斯富豪榜,排在全國第165位。2015年,羅韶宇排在福布斯華人富豪榜第350名。
目前,東銀控股及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迪馬股份股份比例為43.12%,均處于質押及凍結狀態。根據迪馬股份6月19日的公告,東銀控股已收到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送達的《民事裁定書》,其重整申請被受理。目前,東銀控股能否重整成功尚存在不確定性,若重整失敗,該公司將存在被宣告破產清算的風險。
重慶國資持續加碼
新入局三峽人壽的股東重慶高速投資,為重慶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重慶高速集團”)的全資子公司,而后者是重慶國資委全資子公司。值得注意的是,三峽人壽現有股東中,重慶渝富資本運營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渝富資本”)和重慶高科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重慶高科”)同樣具有重慶國資屬性。
其中,渝富資本為重慶國資委旗下重慶渝富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重慶高科為重慶兩江新區管理委員會旗下重慶兩江新區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在本次股權轉讓之前,重慶國資一直在加大對三峽人壽的控制權。
2011年,三峽人壽由重慶市萬州區人民政府牽頭,擬由重慶市萬州區資產經營有限公司、萬州天然氣公司、萬州自來水公司作為發起人共同籌建。但2012年7月,萬州區上述三家企業退出發起設立工作,三峽人壽的發起人發生變更。
2017年,三峽人壽成立,渝富資本、重慶高科、新華聯控股有限公司、江蘇華西同誠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江蘇華西控股”)分別持有三峽人壽20%的股份,并列為第一大股東。迪馬工業和重慶中科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重慶中科建設”)分別持有三峽人壽15%和5%的股份。
2023年12月12日,三峽人壽增資簽約儀式在重慶市國資委舉行。12月29日,重慶監管局同意三峽人壽注冊資本從10億元增加至約15.37億元,參與增資的兩家股東正是渝富資本和重慶高科。
增資完成后,渝富資本和重慶高科持有三峽人壽的股權分別為30.49%,并列為第一大股東。同時,其他股東的股權被稀釋,其中迪馬工業的持股比例由15%降至9.76%。
如今,迪馬工業擬出清轉讓三峽人壽股權,重慶高速投資有望成為三峽人壽第五大股東。屆時,三家重慶國資股東將合計持有該公司70.74%股份。天眼查顯示,渝富資本、重慶高科增資以及重慶高速投資的股權轉讓均未完成工商登記。
根據三峽人壽披露的2024年第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該公司第四大股東江蘇華西控股持有的2億股權被凍結,而第六大重慶中科建設持有的5000萬股權也被質押或凍結。江蘇華西控股和重慶中科建設被限制流通的三峽人壽股權合計為16.25%。
“將帥”長期空缺
自成立以來,三峽人壽的凈利潤一直為負。2017年至2023年,三峽人壽凈利潤分別為-0.84億元、-0.58億元、-1.19億元、-1.05億元、-0.65億元、-1.1億元和-1.97億元。2024年一季度,三峽人壽凈利潤為-0.51億元,虧損額度同比擴大31.99%。
根據三峽人壽發布的今年一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該公司一季度保險業務收入為2.1億元,同比下滑18.1%;投資收益率為0.99%、綜合投資收益率為1.78%;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24.91%、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70.81%。
最近三年三峽人壽的風險綜合評級持續下行。2021年,三峽人壽風險綜合評級為B級,2022年第一季度風險綜合評級結果降為C級,2023年第一季度三峽人壽的綜合評價等級被進一步下調至D級。
除了業績持續虧損,三峽人壽公司經營治理層面的問題也不容忽視。作為企業戰略制定和實施的關鍵人物,三峽人壽的董事長、總經理職務長期空缺。
2021年8月30日,三峽人壽曾公告,黎已銘不再擔任公司董事長、董事職務,擬任張潞閩為董事長,待任職資格核準后正式發文任命。4個月后,張潞閩也因個人原因辭職,此后三峽人壽董事長職務一直空缺至今。
2011年1月,黎已銘被引進萬州區掛職區政府副秘書長和三峽人壽籌備組辦公室副主任,負責協助區領導聯系金融工作并牽頭組建三峽人壽。2016年3月,經原保監會批準,黎已銘被擬任為三峽人壽董事長,繼續負責籌辦工作。2017年12月20日,三峽人壽經批準成立,黎已銘就任董事長和法定代表人。
去年7月,黎已銘因公司長期拖欠其應得的勞動報酬,向三峽人壽提起訴訟。裁判文書顯示,黎已銘訴稱,三峽人壽在沒有經過合法程序前提下,違法解除與自己的勞動合同,侵犯了自己的權益。黎已銘訴訟請求,判令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恢復工作崗位,“討薪”訴求合計4220.58萬元。
年報顯示,三峽人壽目前的法定代表人為王凱。根據2023年6月中國裁判文書網發布的裁定書,在黎已銘勞動爭議糾紛案件中,黎已銘仍顯示為被告方三峽人壽的董事長。在三峽人壽的年報和官網中,均無有關公司董事長的表述。
除了董事長空缺,自2018年12月首任總經理安逸民離任以來,三峽人壽的總經理職務也一直空缺。雖然三峽人壽曾先后指定黎已銘和徐永偉代行三峽人壽總經理職權,但一直未能確定合適的人選。
根據《保險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管理規定》規定,保險公司總公司總經理、總精算師、合規負責人不能履行職務或缺位時,可以指定臨時負責人,但臨時負責時間累計不得超過6個月,保險公司應當在6個月內選聘具有任職資格的人員正式任職。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16-97795-0.html三峽人壽再獲國資加碼,重慶富豪清倉式退出!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長期空缺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