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受原料藥部分產品價格下降、集采、美元匯率變動等多重因素影響,華海藥業(600521.SH)2023年凈利潤預減約15%~25%。
1月25日晚間,華海藥業發布2023年業績預告稱,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 2023年,公司實現歸母凈利潤預計在8.76億元至9.93億元之間,與2022年同期相比,將減少約1747.6萬元到2917.6萬元,同比減少15%到25%;扣非凈利潤預計為8.65億元至9.8億元,與2022年同期相比,將減少1730.7萬元到2880.7萬元,同比減少約15%到25%。
對于凈利潤下滑的原因,華海藥業在公告里解釋稱,原料藥業務主要是受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各國本土化政策推進及復雜多變的地緣政治環境等因素影響,原料藥行業競爭加劇,部分產品價格下降影響公司利潤減少;制劑業務則是受國內集采政策持續深化影響更深,集采產品價格進一步下降導致華海藥業利潤進一步縮減;由于美元匯率升值幅度相比較上一年同期較小,影響公司匯兌收益較上一年同期減少約1.48億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華海藥業的利潤。
就業績變動、后續業務發展等相關問題,時代財經聯系華海藥業方面,截至發稿,暫無正面回應。
1月26日,華海藥業報收12.91元/股,跌1.30%,總市值191.39億元。
原料藥價格動蕩
華海藥業成立于1989年,主營業務包括多劑型的仿制藥、生物藥、創新藥及特色原料藥的研產銷,是全球心血管、精神類藥物的主要制造商之一。
華海藥業是最早布局海外市場的中國藥企之一。早在2004年,華海藥業便在美國設立子公司,開始籌劃制劑出口業務。華海藥業也是中國首家通過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制劑質量認證并自主擁有ANDA文號的制藥公司,首家在美國實現規模化制劑銷售的中國制藥公司。
根據營收結構,海外市場對于華海藥業來說舉足輕重,尤其是原料藥業務。華海藥業2023年9月發布的公告顯示,公司原料藥及中間體主要銷往國外市場,其中境外銷售收入占原料藥及中間體總收入比例達86%以上。
財報數據顯示,2017年,華海藥業的海外市場營收達到30.3億元,占總營收的60%左右。華海藥業的沙坦類產品營業收入超過9億元,占主營業務的營收比例達到23%左右。
2018年6月,華海藥業在對纈沙坦原料藥生產工藝進行優化評估的過程中發現并檢定出雜質。此后,華海藥業暫停了所有纈沙坦原料藥國內外市場放行和發貨,并啟動了召回的措施。同年10月,美國FDA對華海藥業川南原料藥生產基地檢查發出進口禁令。
這一年,華海藥業的凈利潤為1.08億元,同比大跌83.18%,主要是纈沙坦事項影響所產生的虧損所致。
直到2021年11月,華海藥業川南原料藥生產基地才再次通過美國FDA的CGMP檢查,美國FDA進口禁令解除,美國和歐盟市場全面解禁,形勢才得以開始扭轉。2023年上半年,國外市場的營業收入依然占華海藥業整體營收的一半左右。
隨著禁令解除,華海藥業的出口業務也在復蘇。截至2023年6月,華海藥業獲得美國ANDA文號的制劑產品共79個(不包括暫時性批準)。時代財經據公告信息統計,2023年下半年,華海藥業有6個產品獲得美國FDA的批準文號,包括帕羅西汀緩釋片、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鈉、鹽酸雙環胺膠囊等。
不過,隨著地緣政治的變化,醫藥出海的形勢再次變得撲朔迷離。
2022年9月,美國拜登政府簽署了一份行政法令,提出數則關于促進生物產業發展的倡議,號召生物制造回流美國本土,保護美國生物產業生態及加強本土產業基礎。為了推進該行政命令,美國計劃投入超過20億美元的資金。這則消息一度引發CRO等概念股閃崩。
華海藥業在公告中坦言,近年來,受地緣政治、俄烏沖突等影響,原料藥市場價格競爭愈發激烈,公司主要產品價格也因此存在一定的波動,將有可能會對公司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以纈沙坦為例,西南證券研報指出,2023年9月,纈沙坦原料藥報價為640元/千克,與2023年年初相比下降11.7%。
集采的持久挑戰
“原料藥-制劑”垂直一體化是目前原料藥企轉型的重點方向,華海藥業也同樣在這方面做出了重點布局。在“以價換量、帶量采購”的行業背景下,藥品價格持續下降已經是不可避免的趨勢。一體化的布局有利于企業的成本把控,同時根據“報價相同時原料藥自產、優先通過仿制藥一致性評價的企業享有優先權”,具備原料藥生產能力的制劑企業也會更有優勢。
集采帶來的快速放量,曾經為華海藥業的制劑業務增添了一把助燃劑。財報數據顯示,2019-2021年,華海藥業的氯沙坦鉀片、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片、厄貝沙坦片三個品種的銷量在集采后均實現了翻倍,甚至數倍的增長。伴隨集采放量,國內制劑業務已經成為支撐華海藥業快速發展的三大業務之一。
但隨著帶量采購政策的持續深化,集采的“玩法”又在悄然變化,各路玩家需要適應新的形勢。
財報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華海藥業制劑業務的毛利率70.13%,與2022年相比下降約5個百分點。華海藥業表示,2023年上半年,公司制劑產品毛利率下降的一大原因是,國家集采到期品種在絕大部分聯盟地區/省級接續中,由原國家集采獨家中選變為多家中選,多家競爭導致接續中選價格有所下降所致。
華海藥業方面回復時代財經表示,2023年,華海藥業公司產品氯沙坦鉀氫氯噻嗪片、非洛地平緩釋片和注射用伏立康唑、賽洛多辛膠囊、奧美沙坦酯氫氯噻嗪片5個產品中選全國藥品集中采購。
在上述5個中選產品中,只有奧美沙坦酯氫氯噻嗪片是在集采之前就已經產生銷售的既有產品。據華海藥業公告,2020年收到奧美沙坦酯氫氯噻嗪片的注冊證書,2022年該產品國內市場的銷售金額約為2992萬元,約占總營收0.36%;2023年前三季度,該產品在國內市場的銷售金額為2036萬元,約占營收的0.33%。
整體來說,短期內,醫藥行業普遍面臨的成本和價格壓力不會減緩。為了應對挑戰,華海藥業正加碼布局生產的智能化。
2023年12月,華海藥業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申請獲得上交所批準,擬募集資金不超過12.1億元,其中大部分將投向制劑數字化智能制造建設項目。這個項目主要服務于華海藥業現有制劑產品的生產,涉及的氯沙坦鉀片、厄貝沙坦片、纈沙坦片等均已納入國家集采范圍。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16-69368-0.html原料藥產品價格下探沖擊業績,華海藥業2023年凈利潤預減約15%~25%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