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海關部門正式揭曉了2024年度中國芯片領域的進出口數據,揭示了國內芯片市場的現狀與挑戰。
據統計,去年中國共進口芯片數量高達5492億塊,與前一年相比,增幅達到了14.51%。而在進口金額方面,更是達到了3856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2.8萬億元),同比增長10.36%。這一數據無疑凸顯了中國在芯片需求上的龐大體量。
在出口端,盡管中國芯片出口量達到了2981億塊,出口金額也實現了顯著增長,達到1595億美元,但貿易逆差仍然高達2000多億美元,顯示出中國芯片市場在供需平衡上的巨大挑戰。
深入分析進口芯片的結構,不難發現,處理器及控制器占據了半壁江山,占比約50%,而存儲芯片也占據了四分之一的市場份額。這些核心部件,如CPU、GPU、AI芯片以及DRAM內存、NAND閃存芯片等,正是中國芯片進口最為依賴的領域。
近年來,國產芯片替代的呼聲日益高漲,同時中國芯片產能也在大幅提升,自給率有所提高,部分產品甚至開始進軍海外市場。然而,從最新的進出口數據來看,中國芯片市場仍面臨嚴峻形勢。進口芯片的數量和金額持續攀升,貿易逆差未見縮小,反而有所擴大。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在進口芯片中占比最高的處理器、控制器和存儲芯片領域,與國際頂尖水平仍存在明顯差距。以CPU為例,intel和AMD的產品在國內市場占據主導地位,國產CPU在性能和生態上仍有待提升。AI芯片方面,英偉達同樣難以撼動,其在性能和CUDA生態上的優勢讓國產芯片望塵莫及。存儲芯片領域,無論是DRAM、NAND還是HBM芯片,中國企業在突破先進制程和技術方面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盡管中國芯片出口呈現出增長態勢,但相較于進口的增長速度,形勢依然嚴峻。中國芯片產業要想擺脫對國外芯片的依賴,還需在核心技術研發、產業鏈完善以及生態建設等方面付出長期而艱巨的努力。這是一場持久戰,需要整個行業的共同努力和持續創新。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16-128455-0.html2024年中國芯片進口額近2.8萬億,存儲芯片占比高,國產替代路漫漫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