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洞見新趨勢,藥事新可能”欄目是由阿里健康和賽柏藍聯合出品的阿里健康大藥房七周年特別節目《藥事相商》。旨在通過制藥公司第一現場的視角,挖掘新時期醫藥健康行業新趨勢,并共同探討行業變化之下,圍繞用戶不斷更迭的需求,制藥公司、互聯網醫療平臺如何共建生態,為用戶提供更全面、專業、便捷的健康服務新方式。
今天,我們將通過解析阿里健康“檢+醫+藥”的布局,來觀察如何在數字化模式加持下,尋找到健康管理創新破局的路徑與方法。
過去3年,數字化平臺在行業的大潮中快速成長,成為了醫藥行業數字化“新基建”的重要一環。從問診咨詢,到購買藥品健康品,再到慢病復診,互聯網醫療從最初的一個“概念”,變成了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以阿里健康為例,截至2023年3月,在阿里健康平臺簽約提供在線健康咨詢服務的執業醫師、執業藥師和營養師合計近20萬人,日均在線問診服務量超過40萬次,服務用戶近3億。
在行業高速發展、用戶需求急劇增長的今天,阿里健康董事長兼CEO朱順炎更傾向于理性看待,行業現狀并不容樂觀,現在的互聯網醫療大多為“健康咨詢”+“醫藥電商”,順應用戶的新需求,傳統的互聯網醫療需要重構發展的新邏輯。而以“檢+醫+藥”為核心三角的數字化健康管理,是阿里健康給出的解法,也是正在實踐的方向。
數字化健康管理核心三角:“檢+醫+藥”
健康管理的內涵和手段,需要不斷去創新和實現。尤其是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健康管理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朱順炎對醫療健康行業有兩個預判:
其一,未來5年,五成以上的健康消費將發生在家庭場景。從嚴肅醫療健康向以家庭為中心的健康管理發生轉變,這背后是由于,大眾對于自我健康管理的要求越來越高,以往的“被動治療”觀念正在逐步轉變為“主動健康”,形成了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健康管理理念。無論是輕癥的診治還是慢病的管理,家庭場景已成為許多用戶享受健康服務的主要場景。
其二,隨著AI等新技術的爆發,數字化對于傳統模式產生巨大影響,醫療健康行業將突破“線性發展”。以醫療大模型為例,它把健康知識用非常低的理解成本傳遞到消費者面前,使消費者對于健康的自主決策成為可能。而隨著健康知識在人群中發散,帶來的健康消費也將隨之增長。
要實現億級人群的健康管理,數字化是有效的手段。在用戶規模和數字化技術上,擁有阿里基因的阿里健康,都有著獨特的資源稟賦。阿里健康也提出愿景,希望5年內成為服務5億人的數字化健康管理公司。
朱順炎把阿里健康數字化健康管理的核心三角概括為“檢+醫+藥”,即通過健康信息采集與分析、健康風險與評估、健康干預等手段,預防和控制疾病的發生與發展,降低醫療費用,提高生命質量。
“檢,從技術視角來看是通過人體數字化來實現。隨著醫療科技的發展,可以在家庭場景使用的用于健康信息采集與分析的技術和設備越來越普及,比如,CGM動態血糖儀成為了糖尿病患者管理血糖的利器。”朱順炎談到。
在健康風險與評估中,醫生群體發揮著巨大作用,未來,醫療大模型也有望給醫生提供強有力的輔助。
健康干預環節的核心是用藥。藥企對癥的藥推陳出新,醫藥電商大大提升藥物的可及性,互聯網醫療消除用藥誤區、提升依從性,實現健康管理的提質升級。
“業界在談到健康管理時,常常會說全周期、全生命流程,好像有點無所不能的感覺,但實際上我們覺得還是要抓住核心要素,在有優勢的地方踏實做好眼前的事情,再順應趨勢兼顧其它。目前我認為數字化健康的核心三角就是‘檢+醫+藥’。”朱順炎說。
數字化給慢病管理帶來新可能
從人群的視角來看,大多數健康人群、亞健康人群,以及生病的人都需要進行健康管理,那么,而慢病人群需要數字化的健康管理。
但實際上,醫療健康服務已經成為阿里健康的新引擎。
早在2014年成立之時,阿里健康便嘗試用互聯網的思維去切入健康管理中的慢病管理。
朱順炎談到,“中國有近3億慢病患者,慢病患者病情延續時間長、病因復雜、治療累積費用高,且需要頻繁的醫患交流。相較于有限服務供給的線下體系,互聯網支撐的線上數字化健康管理能夠極大提高慢病管理效率,滿足醫患高頻、跨區域的交流,是解決慢病管理的高效手段。”
在朱順炎看來,阿里健康的數字化健康管理對于慢病有兩大實際意義:第一,提升藥品可及性,通過布局在全國各地的藥品倉,讓用戶無論身在縣城還是農村,都能安全便捷地獲得用藥服務。第二,提高用藥依從性。
“很多用戶在用藥上存在誤區,擔心副作用而不足量服藥,覺得病情緩解了就擅自停藥,用戶教育在這當中可以發揮重要作用。”朱順炎介紹,阿里健康通過自研的慢病智能隨訪系統,能夠實時跟蹤患者的疾病管理情況,并按需定制個性化的患教內容和患教頻率,督促患者學習、復診、用藥,并最終提升醫學指標。這不僅使得患者管理能更好地落地,也讓整個模式能夠更加具有普適性。
截至2023年3月,阿里健康已經具備呼吸科、神內、乙肝、腸內營養等17個核心疾病領域的患者管理能力,且取得了初步有效的醫學結果。在數字化患者管理模式下,患者自我管理疾病的主動性更容易激發,用藥依從度和生活質量明顯改善。
以哮喘康復為例,患者參與管理后75天,人均用藥天數提升58%。另外,初次建檔時哮喘控制良好的患者87%維持穩定;初次建檔時哮喘控制不佳的患者,超過75%哮喘控制轉好。
時間積淀的成果正在彰顯它的價值。阿里健康及早在慢病管理領域布局,和健康需求爆發的時點交匯,收獲了豐碩的成果。
“我們和阿斯利康、歐加隆、利奧等數十家國內外知名藥企展開合作,患者依從性提升,是藥企非常愿意看到的,同時患者在遵醫囑合理用藥后,健康狀況也得到提升。對于海量用戶的服務,是互聯網健康企業更擅長的。”朱順炎說。
數字化健康管理,醫療大模型是未來
行業高速發展、用戶需求爆發,并不意味著真正能沉淀用戶價值。健康管理往何處去?
“坦率講,現在互聯網的數字化技術在處理醫療問題上,其實還是不夠用的。就拿手機來說,對醫療服務,尤其是老年人獲取醫療服務是很不友好的。”朱順炎坦言,數字化技術改造醫療健康服務目前仍然處于初級階段,暢想未來,仍然需要踏實求索,完成“新基建”。
朱順炎認為,醫療健康服務最終會轉向以更好服務用戶為目標的前沿科技驅動。
2020年,阿里健康就開始投入醫療AI的“芯片”——醫學知識圖譜的建設,包含中文臨床術語集、藥物術語集和合理用藥知識圖譜,是與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合作的重要科研項目。
近日,阿里健康透露,正在與浙江省衛健委就醫療大模型建設進行合作。“阿里健康將在浙江省衛健委的指導下,專門開展醫療垂直領域AI大模型的研究,未來應用于普通用戶的醫療健康服務。”朱順炎說。
可以展望,技術的發展能夠給健康管理帶來新的可能。阿里健康的健康管理生態將與其數字化能力深度融合,前者不斷提升健康管理的服務能力及服務范式,后者為前者提供技術支撐,讓每一個用戶都能得到精準的、針對性的健康服務。
那時,“千人千面”的數字化健康管理便成為可能。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16-12840-0.html藥事相商|阿里健康朱順炎:數字化健康管理的“檢+醫+藥”閉環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