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臺經濟再迎政策利好。近期,國家稅務總局會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研究起草了《互聯網平臺企業涉稅信息報送規定(征求意見稿)》,將進一步規范互聯網平臺企業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平臺內經營者和從業人員的涉稅信息,營造法治公平稅收秩序,推動平臺經濟健康發展。
平臺經濟是以互聯網為平臺提供各類生產生活服務的經濟活動總稱。如今,從衣食住行到商旅辦公,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幾乎沒有事情能與平臺“絕緣”。所謂鍵盤一響,黃金萬兩。
而平臺經濟成長中也伴隨著煩惱。且不說強行提高服務費率、對消費者“大數據殺熟”等問題,就是最近網友吐槽的智慧停車泄露個人隱私、未成年人繞開“防沉迷”只需4元等話題,樁樁件件都離不開平臺。更不能忽視的還有強者愈強的馬太效應——平臺之間的競爭,也會影響不少弱勢從業者的發展。
當平臺經濟發展出現諸多亂象,校正其發展方向就成了必然。近年來,我國相繼修訂反壟斷法,發布《經營者集中反壟斷合規指引》,出臺《關于促進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關于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重要制度和政策舉措,平臺經濟監管取得積極進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提出,加強監管,促進平臺經濟健康發展。
無規矩不成方圓。平臺經濟發展初期,制定相關政策大多只能摸著石頭過河。如今,發揮平臺經濟在擴內需、穩就業、惠民生等方面的作用,適時出臺針對性的措施,將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考驗著管理部門的治理能力與水平。平臺經濟發展的實踐證明,不僅“運動員”在奮力向前、勇于探索,“裁判員”也在不斷學習和把握平臺經濟特征規律,兩者互動離不開良法善治。
比如,治理“內卷式”競爭。有些平臺以全網最低價且消費者僅退款等承諾,將流量引向低價商品,業內其他各方只能忍痛跟隨,這極易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為此,應強化對企業間過度低價競爭的合規引導和監管規范,促進行業加強自律,同時重點糾治以資本、技術、規模等優勢地位擠壓中小經營者生存空間的問題。又如,完善法律法規。不久前,杭州出臺了全國首個《平臺經濟新業態市場監管領域合規指引(試行)》,這樣的創新實踐值得各地借鑒。
監管發揮作用,也需要平臺企業的配合。今天的大平臺也是從小公司起家的。自己努力也好,時代饋贈也罷,不少平臺企業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因此,期待今天的大平臺也可以為后來者留有良性競爭的機會。如此,平臺經濟方能有利于提高全社會的資源配置效率,賦能實體經濟,發展新質生產力。
(年 巍 中國經濟網供稿)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16-123018-0.html平臺經濟離不開良法善治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給科技創新留出容錯空間
下一篇: 新加坡創新發展醫療健康AI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