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言而喻,童婚是一種被世人所唾棄的陋習,但是,在現今的印度依然隨處可見。尤其是在印度西北部的拉賈斯坦邦馬爾瓦爾地區,這里每年的四月份都會為上萬名的兒童舉辦集體婚禮。那么,為何這種陋習依然會沿襲呢?到底是不是?以下來自結婚大全的內容可供朋友們查閱!
問:印度童婚習俗是么?
答:是的,傳統觀念
理由:印度傳統風俗認為兒童可以結婚
尚不會走路的嬰兒便放在金屬制的大托盤里,完成各種婚禮儀式。按照習俗,幼女婚后仍住在娘家。11、12歲后去夫家,此后的命運就由夫家決定。童婚習俗嚴重地阻礙了印度社會的進步,是印度嚴重的社會問題。印度政府1929年通過禁止童婚法,但未奏效。1978年印度政府把男女婚齡提高到21、18歲,但在許多地區,特別是山區部族,童婚仍很盛行。原因一是童婚是廉價的,二是童婚是印度教經典所提倡的。
還是天真無邪的年紀,本應該在玩耍、上學,享受她們無憂無慮的童年,但這些鏡頭下的女孩和大多數同齡人的命運都不一樣——她們是陋習下被“逼婚”的“娃娃新娘”,有的女童才5歲就要嫁人,在青春期還遙不可及的童年,就被迫迅速長大。
報道指出,在印度,4到5歲的女童就會被安排與男童“結合”;在也門、阿富汗、埃塞俄比亞等早婚率高的國家,大批年幼的女童早早地就嫁為人婦,而她們的丈夫除了是年輕的成年男子外,也有先強奸她們其后聲稱娶其為妻的男子,以及喪妻的鰥夫和白發老人。
這些“童婚”的性質,大多數是作為“商務往來”進行,或者是將“娃娃新娘”當作物品一樣,嫁給結仇的家族,以此消弭兩家的仇恨。這些小小新娘的命運,由此可見一斑。她們的“結婚典禮”多數是在夜間進行,新娘是否愿意嫁人也就不得而知。有時候為了促成一場強迫性的“童婚”,整個村莊都把這當作一個秘密儀式來進行,以防警方干涉。
《每日郵報》報道指出,由于遭到性侵犯和虐待,年紀小小就懷孕生育,而且面臨丈夫或夫家甚至娘家的威脅打罵,許多“娃娃新娘”身心雙重受創,壽命不長。而且,由于年幼和無人教育,“娃娃新娘”們被問起生育問題時,顯然非常缺乏這方面的知識,她們的權利就這樣遭到剝奪。
在印度拉賈斯坦邦,攝影師們拍下了一名名為拉加妮的5歲小女孩“結婚”的故事。在月光下,她被叔叔從兒童床上抱起來,在家人安排下與一名10歲的小男孩“結婚”。年幼的她對這一切懵懂無知,在結婚儀式開始前,她困意十足地睡著了。她的命運將如何發展,現在還沒有人知道。
3年前,年僅10歲的也門“娃娃新娘”努喬德·阿里用自身勇敢的抗爭吸引了世界的關注。8歲那年,在父母的安排下,她嫁給了一個30多歲的摩托車快遞員,她失業的父親因此拿到了250美元的禮金。
在父母和15個兄弟姐妹的見證下,努喬德被新婚丈夫帶回家。而婚后等待她的是每晚的毆打和性侵犯。努喬德苦苦哀求父母結束這段婚姻,卻遭到嚴詞拒絕。終于,努喬德機智地逃離了丈夫家,并前往法院要求法官判
離婚。
這個勇敢的10歲小姑娘的故事令人震驚和感動,一本關于她的故事的書《我是努喬德,我十歲,而且離婚了》已經出版,被譯成30多種語言在全球傳播?,F在,她已經回到父母家中,并重新上學。
不過,像努喬德那樣幸運的女童不多。許多嫁出去的女童都受到虐待,害怕得不敢逃跑,因為她們還受到死亡恐嚇。雖然有些女孩結婚后仍可與家人住在一起,直到她們長大些再隨丈夫居住,但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如此幸運。
在也門的另一個案例中,10歲的艾莎被逼嫁給一個50歲的男人,她的姐姐法蒂瑪說,“小艾莎看到她要嫁的男子就尖叫”,有人報警,但艾莎的父親要她穿上高跟鞋,讓她看起來高一點,又要她披上面紗。他又警告說,如果他因此入獄,出獄后他就會艾莎。警方最后不了了之,艾莎現在與她的丈夫住在兩小時路程外的村子里。法蒂瑪說:“她有手機,每天她都會哭著打電話給我?!?span style="display:none">F2Y28資訊網——每日最新資訊28at.com
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支持的非政府組織托斯坦一名成員指出,希望通過嘲笑“娃娃新娘”們或將她們與社會隔絕開來,以此來消除“童婚”這種陋習的想法是絕對不可行的。整個社會風氣的迅速改觀才是消除“童婚”陋習的終極解決方案。
結束語:印度的這種童婚陋習之所以依然還存留的原因,歸根結底是印度國情所導致的,當然,這僅是小編的揣測,更多相關內容,可翻閱星座360文章。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142-5298-0.html印度童婚習俗是迷信么?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最新印度童婚圖片大全,印度童婚圖片精選
下一篇: 解讀印度童婚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