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印度,首先會讓人想到的便是強奸事件,有傳言連刨腹產的女子也未曾幸免。到底是什么原因,讓該國的此種風氣如此不堪?今天,小編就奉上結婚大全中的主題:印度童婚,相信朋友們可以從中得到領悟!
一、印度童婚介紹
印度童婚(child marriage of India)是印度的一種婚姻習俗。有人認為始于吠陀時期。印度不少古代法典中都有大量記載,并肯定童婚,提到女子在月經來之前可以結婚。印度農村現仍盛行童婚。童婚習俗嚴重地阻礙了印度社會的進步,是印度嚴重的社會問題。印度政府1929年通過禁止童婚法,但未奏效 。1978年印度政府把男女婚齡提高到21、18歲,但在許多地區,特別是山區部族,童婚仍很盛行。
二、印度童婚習俗起源于何時?
印度婚姻習俗始于何時,眾說紛紜。有人認為吠陀時期就存在。如《摩奴法典》 明確寫道:“30歲的男人應同12歲的幼女結婚 ,24歲的男子應同8歲的幼女結婚。”史詩《摩訶婆羅多》中多處記載了童婚習俗 。《梵天往世書》中甚至提到幼女4歲以后可以結婚 。
三、印度童婚的歷史原因
按照習俗,幼女婚后仍住在娘家。11、12歲后去夫家,此后的命運就由夫家決定。她們干著與年齡不相符的家務,失去了受教育的機會。經常遭夫家指責和打罵。有的十幾歲就做母親。守寡的少婦不許改嫁,要穿最粗劣的衣服,不準參加任何娛樂活動。童婚習俗嚴重地阻礙了印度社會的進步,是印度嚴重的社會問題 。印度政府1929年 通過禁止童婚法 ,但未奏效 。1978年印度政府把男女婚齡提高到21、18歲 ,但童婚仍很盛行。原因一是童婚是廉價的;二是童婚是印度教經典所提倡的。政府制定的法律常變來變去,但宗教經典卻是永恒的。
童婚是印度教長年沿襲的一項舊規。古代《摩奴法典》中規定,24歲的男子應同8歲的女孩結婚。其他宗教經典也提到,讓女孩子在發育之前結婚,父母死后可以升天。因而,童婚在印度早就成為宗教教義的一部分。到了中世紀,印度戰火硝煙四起,印度教徒不愿意同異族通婚,因此父母們便趕緊把未成年的女兒嫁出去。如此一來,印度的童婚現象就更為嚴重和普遍了。
四、童婚年齡
2014年6月23日,印度西部拉賈斯坦邦攝影師尚卡爾·普里(Shankar Puri)5月份在吉申格爾 (Kishangarh)鄉村地區秘密拍攝到一場兒童集體婚禮。其中,年僅7歲的女孩嫁給16歲男孩當新娘。
在這場集體童婚婚禮中,最小的新娘僅7歲。參加婚禮的孩子有20多人,她們穿著印度傳統紅色結婚禮服莎麗,在一座寺廟中舉行婚禮儀式。普里只能旁觀儀式,無法向孩子們伸出援手,因為這可能危及他的安全。
結束語:印度比較重男輕女,導致女性的地位不受尊重,即使被強奸,很多女性也很難得到公平的對待。如果你對印度的文化感興趣的話,可隨時翻閱星座360的后續文章。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142-5299-0.html解讀印度童婚是怎么回事?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印度童婚習俗是迷信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