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些兒童出現發熱、持續多日咳嗽、喘息、鼻塞、流涕等癥狀,家長帶孩子到醫院檢查后,發現元兇是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很多人對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了解還比較少。6月17日,奔流新聞記者采訪了甘肅省中心醫院小兒心臟腎病風濕免疫科主任、主任醫師安彩霞,就感染后出現哪些癥狀、如何預防感染等進行科普。
問:什么是呼吸道合胞病毒?
答: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種常見的呼吸道病毒,是1956年從黑猩猩呼吸道中分離出來的,因類似合胞體的結構而被稱為呼吸道合胞病毒,屬于肺炎病毒科,冬春季好發,傳染性強,主要侵犯人體的呼吸系統。
問:易感人群有哪些?
答:人群普遍易感,各年齡段人群均可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但是高危人群主要集中早產兒、6月齡以下的嬰兒、存在基礎肺病和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嬰兒和兒童,以及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者。
問:通過什么途徑傳播?
答:一般有癥狀的感染者和無癥狀的感染者均可傳播病毒,而且該病毒感染后不能產生永久性、特異性抗體,會反復感染。
RSV的傳播途徑主要有兩大類,其一是飛沫和氣溶膠傳播:主要通過感染者說話、咳嗽、打噴嚏時噴出的呼吸道分泌物和飛沫傳播。
其二是接觸傳播:接觸被病毒污染的手和物體也可能導致感染。
問:感染后會出現什么癥狀?
答:通常感染RSV后潛伏期大概有2-8天,然后會出現臨床癥狀,臨床表現會因年齡、基礎病史、個體差異等有所不同,主要以上呼吸道癥狀為主,有鼻塞、咳嗽、發熱、喉嚨疼痛、乏力等,大多數患兒可在1-2周內自行消失,少部分患兒尤其是早產兒、6個月以下嬰兒、2歲以下患有慢性肺病或先天性心臟病等的患兒,由于呼吸系統不夠成熟,可能會引起更為嚴重的癥狀,如喘息、呼吸急促、氧飽和度下降、紫紺等,家長們應及時帶孩子就醫。
問:感染了應該怎么辦?
答:對于輕癥患兒,家長可針對患兒的具體情況對癥治療,以緩解患兒的癥狀,比如發熱患兒,家長可采用退燒藥結合物理降溫處理,對于咳嗽患兒,家長可給孩子服用化痰止咳藥物,同時注意補充水分。如果患兒出現呼吸急促、3月齡以下患兒發燒、3月齡以上患兒發熱超過3天、患兒呼吸時肋骨間隙或胸廓下方的皮膚出現內凹、精神狀態差等情況時,應及時就診。
問:如何預防感染?
答:做好日常預防可降低RSV感染,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觸感染源后,務必進行徹底的手部清潔,以減少感染機會。特別注意避免與感染RSV病毒的兒童接觸,尤其不要親密接觸,如握手、共用杯子、近距離交談等,避免前往人多的公共場所。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清潔衛生。(歐陽海杰)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136-4136-0.html呼吸道合胞病毒來襲 高危人群是嬰兒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上一篇: 砧板混用,五歲娃娃染上寄生蟲
下一篇: 孩子不是真的內向 很多時候是真的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