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是肝吸蟲!”看到顯微鏡下的蟲卵畫面,南京市兒童醫院消化科副主任醫師張志華不禁驚呼。如今家庭衛生條件大幅改善,已經很少在孩子身上發現寄生蟲了,肝吸蟲更是多年未見,沒想到這個患兒反復腹痛的元兇居然是寄生蟲。
△顯微鏡下的蟲卵通訊員供圖
這份糞便標本的主人是個五歲的小男娃,名叫昊昊(化名)。前陣子昊昊總是不好好吃飯,還說肚子疼,家長以為是積食消化不良,就給他吃了點益生菌。然而昊昊腹痛的情況并未改善。于是家長就帶著昊昊到南京市兒童醫院消化科就診,接診的張志華副主任醫師了解孩子的情況后,考慮患兒的癥狀不像單純的飲食不當引起,倒是像寄生蟲感染,于是建議對昊昊進行糞便寄生蟲檢測。
檢查的結果正如上文所示,印證了醫生的判斷。張志華介紹,肝吸蟲又稱華支睪吸蟲,其成蟲寄生于人的肝、膽管內,可致肝吸蟲病。輕度感染常無明顯癥狀,僅在病人糞便中發現蟲卵,少數有輕度上腹部不適、腹瀉、腹痛等。嚴重的話會對膽道、肝臟都造成損害。嚴重感染的兒童,可能出現營養不良和生長發育障礙。昊昊的情況屬于輕度感染,經過驅蟲等治療,目前癥狀已經基本消失。
肝吸蟲的感染途徑主要是生食一些淡水魚蝦。經過仔細詢問,昊昊的家長表示,孩子并沒有吃過生魚片、醉蝦醉蟹等食物,不過孩子平時挺愛吃魚,所以家里經常會處理活魚,但是家里只用一塊砧板,殺魚、切菜、切水果熟食都是混用的,一般就是自來水洗一下就用了,也沒有專用的水果刀。張志華副主任醫師判斷,孩子感染肝吸蟲極有可能是吃了被污染的水果所致。
專家提醒,兒童的消化系統發育尚未完全,胃酸處理能力較弱,同樣的食物,大人吃了沒事,孩子可能就會感染寄生蟲。建議家庭處理食物時,生食、熟食和水果等都采用不同的砧板和刀具,并在使用后用殺菌的洗滌劑仔細清洗干凈,同時加強手衛生,飯前便后用洗手液規范洗手。尤其是即將進入夏季,各類病菌也進入了活躍期,如消化科常見的沙門氏菌感染等,家長一定要注意培養孩子的衛生習慣,并且注意食物的處理和保存。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136-4135-0.html砧板混用,五歲娃娃染上寄生蟲
聲明:本網頁內容旨在傳播知識,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郵件:2376512515@qq.com
下一篇: 呼吸道合胞病毒來襲 高危人群是嬰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