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CT可以查出肝血管瘤,但檢出率受病灶大小、掃描技術等因素影響。肝血管瘤的影像學診斷方法主要有增強CT、超聲檢查、核磁共振成像、血管造影及病理活檢。
直徑超過2厘米的肝血管瘤在普通CT平掃中多表現為邊界清晰的低密度影,典型病例可見特征性"早出晚歸"強化模式。微小血管瘤因密度差異不明顯易漏診,需結合增強掃描明確。
常規CT平掃層厚通常為5毫米,薄層掃描可提升小病灶檢出率。多排螺旋CT的空間分辨率優于普通CT,能更清晰顯示血管瘤的蜂窩狀結構特征。
動態增強掃描是確診金標準,動脈期可見邊緣結節狀強化,門靜脈期對比劑向心性填充,延遲期呈均勻強化。此特征可與肝癌的"快進快出"強化方式鑒別。
超聲檢查對肝血管瘤篩查具有經濟便捷優勢,典型表現為高回聲團塊伴后方回聲增強。但受操作者經驗影響較大,微小病灶易與肝癌混淆。
T2加權像呈明顯高信號是特征性表現,動態增強掃描顯示與CT相似的強化模式。對于CT難以確診的病例,核磁共振具有更高軟組織分辨力。
確診肝血管瘤后建議每6-12個月復查超聲監測變化,避免劇烈運動防止瘤體破裂。飲食宜選擇高蛋白、低脂食物,限制動物內臟攝入。保持規律作息有助于肝臟代謝功能維護,出現右上腹持續疼痛或包塊增大需及時就診。無癥狀的小血管瘤通常無需特殊治療,定期隨訪觀察即可。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69-14574-0.html普通CT可以查出肝血管瘤嗎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丙氨酸氨基轉移酶78說明什么
下一篇: 尿膽原+133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