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豆病患者需禁用氧化性藥物,主要有磺胺類、抗瘧藥、解熱鎮痛藥、維生素K衍生物、呋喃妥因等藥物。蠶豆病是一種因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導致的遺傳性溶血性疾病,接觸氧化性物質可能誘發急性溶血。
磺胺甲噁唑片、復方磺胺甲噁唑片等磺胺類藥物可能誘發蠶豆病患者紅細胞破裂。這類藥物通過干擾細菌葉酸代謝發揮抗菌作用,但會加重G6PD缺乏者的氧化應激反應。患者用藥前應主動告知醫生病史,避免使用含磺胺成分的感冒藥或腸道消炎藥。
伯氨喹片、奎寧注射液等抗瘧藥物可能引發蠶豆病患者血紅蛋白尿。這類藥物在體內代謝時產生大量過氧化物,導致紅細胞膜穩定性下降。瘧疾流行區患者需采用氯喹等替代治療方案,就醫時應攜帶G6PD缺乏癥篩查報告。
對乙酰氨基酚片、阿司匹林腸溶片等藥物在高劑量使用時可能加重溶血。這些藥物代謝過程中消耗谷胱甘肽,使紅細胞更易受氧化損傷。蠶豆病患者發熱時可選擇物理降溫,必須用藥時需嚴格遵醫囑控制劑量。
甲萘氫醌片、維生素K1注射液等維生素K類制劑可能誘發新生兒溶血。早產兒或黃疸嬰兒補充維生素K前需進行G6PD檢測,產科醫生應根據篩查結果調整新生兒用藥方案。
呋喃妥因腸溶片等硝基呋喃類抗菌藥可能引起慢性溶血性貧血。這類藥物在尿路感染治療中會產生超氧化物自由基,蠶豆病患者應改用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替代藥物,泌尿系統感染期間需加強尿液顏色監測。
蠶豆病患者日常需避免接觸樟腦丸、紫藥水等含萘或苯胺的日用品,慎食蠶豆及其制品。建議隨身攜帶疾病警示卡,就醫時主動向醫生說明G6PD缺乏情況。家長應定期帶孩子復查血常規,觀察有無面色蒼白、醬油色尿等溶血征兆,出現乏力、發熱等癥狀需立即就醫。保持均衡飲食,適量補充維生素E和硒等抗氧化營養素有助于維持紅細胞穩定性。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69-12281-0.html蠶豆病用藥禁忌有哪些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下一篇: 淋巴細胞百分比增高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