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點半后,西安市第五醫院(陜西省中西醫結合醫院)花園青風藤下,自愿者組成的八段錦帶練隊伍已成醫院一景。這支由最初單人晨練發展而來的團隊,如今正以舒展從容的八段錦招式,演繹著中醫“動靜相宜”的古老智慧。
作為中醫導引術的瑰寶,八段錦講究“站如松,動如風”。基礎站姿需十趾抓地、雙膝微曲,保持涌泉穴與百會穴垂直相對,形成“頂天立地”的能量通道。看似簡單的“兩手托天”“左右開弓”等動作,實則暗合中醫經絡運行規律,通過牽拉十二經筋、刺激任督二脈,使氣血如春水般潤澤全身。醫務工作者們發現,晨練后交接班時的肩頸僵硬明顯緩解,久站手術后的腰腿酸沉也有所改善。
八段錦分為國體版、少林武八段(北派代表)、道家養生八段(南派代表)以及醫家導引八段(中醫學院派)等,目前我們練習最多,傳播最廣泛的為國體版(國家體育總局推廣版),其特點為以傳統八段錦為基礎,融合現代運動醫學理念,動作標準化、節奏統一,適合全民健身。
朱院長在晨練教學中始終強調:“不必拘泥派別之分,關鍵在于讓身體形成規律性喚醒。”無論是剛勁有力的北派馬步,還是柔緩連綿的南派云手,只要每日堅持15分鐘舒展筋骨,都能收獲“骨正筋柔,氣血自流”的養生效果。并根據傳統理論中的方位觀念強調八段錦站位有所要求,面朝南:傳統認為南方屬火,對應心臟,有助于調節心氣(尤其在夏季或心神不寧時)。面朝東:東方屬木,對應肝膽,適合清晨練習以順應陽氣升發。
在自愿者的不斷堅持下,這支晨練隊伍如同滾雪球般不斷壯大。從最初院領導層的嘗試,到各科室醫護的自發加入,再到患者家屬的駐足跟練,八段錦特有的“低門檻、高收益”特性正在顯現。病房醫生在查房間隙比劃“背后七顛”,病房護士在為患者健康宣教中也加入了相關內容,護理部更將標準招式制成圖解張貼在花園中。
八段錦不是表演藝術,而是人人都能掌握的生命科學。如今,這套穿越千年的養生術已悄然成為醫院文化新名片,既強健著醫者之軀,更傳遞著“治未病”的中醫哲學。當白衣天使們以更飽滿的狀態投入工作,或許正是對“大醫精誠”最生動的詮釋。
編輯:齊少恒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62-8043-0.html八段錦是流動的中醫智慧 凝聚的團隊力量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西安市第五醫院(陜西省中西醫結合醫院)開展“五色花·健康連心結”志愿服務進社區義診活動
下一篇: 爭當主人翁 共建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