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張宏(左)正在實施手術
通訊員 張博洋 文/圖
在市中心醫(yī)院骨科一病區(qū),副主任、副主任醫(yī)師郭張宏始終步履匆匆,從醫(yī)二十余載,他始終不忘年少時的誓言:“當醫(yī)生,就要對得起患者的信任。”
談起從醫(yī)初心,不得不提起郭張宏12歲那年。那一年,他因長期咳嗽,在基層醫(yī)療機構被診斷為肺結核,連續(xù)半年服用各種抗結核藥物。后來,家長帶他到唐都醫(yī)院檢查,專家認定是由于營養(yǎng)不良、抵抗力差導致的慢性咳嗽,不是肺結核。這段經歷讓他深刻體會到,醫(yī)生診療水平過硬的重要性。他暗下決心,長大以后一定要學醫(yī),當個“明白醫(yī)生”,讓病人少走些彎路。
如今,每天7時20分左右,郭張宏就雷打不動地出現(xiàn)在病房。查房、做手術、與患者及家屬談話……他的日程表排得滿滿當當。“昨晚上夜班,今天還有3臺大手術。”他笑著說,他和搭檔曾經一個月完成了49臺手術,午休時間還“見縫插針”做了一臺微創(chuàng)手術。踏入手術室,無影燈下的他就像上了發(fā)條一樣,不知疲倦。
“對患者要把道理‘揉碎’了講。”這是郭張宏堅持的溝通之道。遇到焦躁的家屬,他總是耐著性子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用自己的方法和患者及家屬建立信任。“你看,骨折手術就跟搭房子一樣,上鋼板、打釘子,取不取也要看房子的結構,你們要相信我,我肯定會盡全力。”郭張宏向患者及家屬說道。
“事情干不好,我過不了自己心里這道關,這是這么多年只要沒特殊情況,我一般不請假的原因。”多年來,郭張宏很少請假,一心撲在工作上。
一家醫(yī)院了解外科醫(yī)生水平的,屬麻醉手術室的同仁。談起郭張宏,麻醉手術室醫(yī)生說得最多的就是:“郭大夫手術做得多,也做得好。”
“積極干、大膽干”是郭張宏的工作風格。在科室主任程福宏帶領下,在團隊的支持下,他完成了工作中的許多第一:第一臺大段同種異體骨+自體髂骨聯(lián)合外固定架固定術治療創(chuàng)傷后脛骨骨缺損,第一臺肩胛骨粉碎性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手術,第一臺股骨頭病灶刮除、同種異體腓骨+自體髂骨植入術治療股骨頭無菌性壞死……
2017年,省級醫(yī)院先后實施椎間孔鏡下腰椎間盤突出手術微創(chuàng)治療。郭張宏利用周末,多次參加相關培訓班。隨后,在市中心醫(yī)院先后實施椎間孔鏡下腰椎間盤突出摘除術,腰椎椎管狹窄內鏡下減壓、神經松解術,腰椎間盤突出術后復發(fā)椎間孔鏡下翻修手術,椎間盤突出從椎板間corner區(qū)域入路椎間孔鏡手術……
“保持對生命的敬畏,盡最大能力為患者減輕痛苦。”在臨床一線,郭張宏始終堅守這一點,這是他不斷進步的源泉和動力所在。
編輯:齊少恒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62-7897-0.html郭張宏:用手術刀雕刻人生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lián)網博主自發(fā)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忽冷忽熱,寶寶感冒怎么辦?
下一篇: 春天沙塵天氣多發(fā),做好個人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