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職業陪診師:我在醫院“跑腿” 讓患者有依靠
中新網臺州1月8日電(傅飛揚 彭潔)社交平臺上,有網友把孤獨分為12個等級,其中最高的一級是“一個人看醫生”。
“我的工作是減少這份孤獨,享受幫助別人的幸福。”家住浙江臺州椒江的陳麗莉是一名陪診師,她為就診者提供掛號、取號、排隊、繳費、預約檢查、現場陪護、送取報告、記錄醫囑等服務,有時還提供心理慰藉、情緒價值等,按小時計費。
陳麗莉是獨生子女,選擇成為陪診師,是因為一次陪父親看病的經歷。
臺州市立醫院內,就診者在門診自助服務機器前操作。彭潔 攝
“有一次我陪父親復診,在科室門口等待叫號時,一位阿姨問醫生,自己等了快3個小時還沒輪到。結果一查,原來是她掛完號沒在對應科室的機器上簽到,白白等了一上午。我父親小聲告訴我,這樣的事情他也經歷過?!标惱蚶蚴茉L時表示,因此,此前從事教培行業的她決定試試當陪診師。
隨著社會老齡化程度加深,陪診師陪伴最多的還是老年人。
來自臺州臨海的陪診師項中華說,有的老人不想麻煩子女,就自己到醫院就診,又無法熟練使用智能系統;還有的老人身體出現不適要去醫院,但子女沒辦法及時趕回來。
項中華還觀察到,如今,獨居青年群體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他們同樣是陪診師服務的對象。
“有一位年輕的外地小伙患上急性腸胃炎,要輸液幾天。他能應對醫院的路線和復雜的診療程序,基本不需要我當向導。為什么還要花這個錢?面對我的疑問,他說自己在異鄉打工,生病的時候除了身體難受,心里更難受,就想有個人陪著?!表椫腥A說。
陪診對象多元化已成為許多陪診師的共識。自2022年入行以來,陳麗莉陪診過扭傷腰的外地姑娘、做胃鏡檢查的阿姨、燙傷換藥的80歲老人、做產前檢查的孕婦……
然而,作為熱門新職業,陪診師也存在“發展的困惑”。
陳麗莉表示,陪診師不需要任何國家層面認可的上崗證或資格證書,較低的從業門檻導致行業魚龍混雜,“此外,就診過程中出現突發情況時,責任該如何認定,陪診師還要有應對處理突發狀況和風險評估的能力。”
臺州一家三甲醫院的相關負責人認為,政府部門可以出臺相應的指導性文件,規范陪診師的準入門檻、服務內容、收費標準等,再予以嚴厲監管;就目前而言,陪診雙方應該在服務開始前簽訂明確各自權利義務、保護患者隱私等內容的合同,以免產生糾紛。(完)
編輯:齊少恒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62-3688-0.html職業陪診師:我在醫院“跑腿” 讓患者有依靠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下一篇: 骨質疏松吃什么好?不妨試試這6種營養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