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23,這些大事讓西安參保群眾更有“醫”靠
2023年是西安市醫療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年。過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陜西省醫保局的精心指導下,群眾醫保獲得感幸福感有效提升。
站在2024年初
西安市醫療保障局
帶您回顧2023年
西安醫保發生了哪些大事
大事1:
醫保碼全市用戶超1000萬
截至2023年12月底,西安市醫保碼用戶超過1000萬,激活率達到90%,全市10000余家定點醫療機構和零售藥店開通上線醫保刷碼服務。
醫保碼自上線以來,持續推動醫保碼實現“全場景通”“全流程通”“全國通”,實現群眾看病買藥三個“轉變”:
一是服務方式從“持卡”向“脫卡”轉變,群眾通過手機展示二維碼就可就醫購藥,徹底解決了卡丟失或未帶卡情況下無法使用醫保直接結算的問題;
二是服務場景從“單點”向“全程”轉變,醫保碼上線初期僅在結算環節可用,使用場景單一,為更好地服務群眾,醫保碼將逐步擴展個人應用場景,實現在預約掛號、簽到就診、診療檢查、報告查詢、藥房取藥等全流程使用;
三是服務范圍從“本地”向“全國”轉變,“醫保碼”憑借全國跨區域通用的優勢,讓外地患者線上自助辦理異地就醫備案,就可以在西安線下脫卡直接結算,做到“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大事2:
解決了6000余名困難職工
待遇享受問題
西安市醫保局常態化開展局長(處長)“坐窗口、走流程、優服務”,切實做好送上門來的群眾工作,及時解決了160多戶企業3671名退休人員醫保待遇享受、中國進出口銀行陜西分行補繳3456.87萬元醫保、西安泰富西瑪電機有限公司800余名在職職工醫保欠繳期間醫療費用報銷、延長石油集團橡膠有限公司1500余名職工因醫保轉移接續當月醫療、生育費用無法報銷等30余個企業醫保難題,受到參保企業的廣泛肯定和點贊。
大事3:
我市醫保支持生育政策
領先全國、領跑西部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建立生育支持政策體系,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對原生育保險政策進行了全面優化調整,進一步增加了生育保險政策的普惠性供給,滿足多元化生育需求。經市政府研究通過,2023年7月24日,西安市醫療保障局、西安市財政局印發《關于優化調整生育醫療保障待遇有關政策的通知》,明確自2023年8月1日起,我市從產檢補貼、起付線、生育報銷、輔助生殖四個方面大幅提升保障待遇:
一是將參保女職工門診產檢費用一次性補貼標準由1000元提升至2500元;
二是對參保職工取消住院分娩報銷起付線,對在二級(含)以下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分娩的,醫保基金全額報銷政策范圍內的生育醫療費用;
三是對參保居民取消二級(含)以下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分娩報銷起付線,三級定點醫療機構住院分娩報銷起付線在原有起付線基礎上降低50%;
四是將使用輔助生殖技術成功受孕后的生育醫療費用納入我市醫保基金支付范圍。每年可為群眾減輕生育費用約3.1億元。
大事4:
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1900余萬人次
2023年,西安市全力推進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政策的落地、落實和落細,取得了一些新的進展:
一是備案服務的便捷性得到極大提升。2月15日,西安市醫療保障局、西安市財政局印發《西安市基本醫療保險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實施細則》,在全省率先實現省內異地就醫無需備案,省外異地就醫線上、線下多渠道自助備案。
二是聯網定點醫藥機構的數量進一步擴大。截至2023年12月,西安市范圍內2150家定點醫療機構和6197家定點零售藥店已接入國家異地就醫結算平臺,實現異地就醫住院、門診醫療費用、藥店購藥的直接結算,105家定點醫療機構和10家定點零售藥店開通了高血壓、糖尿病、惡性腫瘤門診放化療、尿毒癥透析、器官移植術后抗排異治療五種門診慢特病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三是結算人次和結算金額取得了新突破。1至12月,外地來西安異地就醫999萬人次,直接結算醫療費用226億元,醫保基金支付152億元,結算量位居全國前列;其中,省外異地就醫399萬人次,直接結算醫療費用82億元,醫保基金支付55億元。同期西安參保群眾赴外地異地就醫970萬人次,直接結算醫療費用28億元,醫保基金支付23億元。
大事5:
穩妥有序落地
國家醫保門診統籌制度
職工醫保門診統籌機制改革是國家安排的重大制度改革,西安市嚴格落實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核、公開征求意見、集體討論和向社會公布等程序,科學設計了我市門診共濟制度。2022年12月,經市政府研究審議,市醫保局、市財政局聯合印發了《西安市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實施細則》,明確西安市于2023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西安市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門診共濟保障機制。市醫保局積極廣泛宣傳解讀政策,通過黨日活動等形式深入軍休系統、鐵路系統爭取重點人群理解支持。2023年2月18日,國家醫保局黃華波副局長來陜調研,肯定我市“預見早、程序嚴、工作實”。
為更好提升門診統籌服務水平,2023年2月20日,西安市醫保局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定點零售藥店納入門診統籌管理的通知》,在全國率先將符合條件的定點零售藥店開通門診統籌服務,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市共有2892家定點零售藥店承擔職工門診統籌結算業務,最大限度方便職工門診待遇享受。全年共統籌報銷21億元,讓西安參保群眾實實在在享受到了改革紅利。
大事6:
78萬慢病患者
從有“醫靠”到無“憂愁”
2023年4月3日,西安市醫保局發布《關于新增我市基本醫療保險門診慢性病病種的通知》,明確8月1日起,西安市基本醫療保險門診慢性病新增心臟瓣膜病、慢性心力衰竭、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銀屑病、股骨頭壞死、重癥肌無力、支氣管哮喘、慢性骨髓炎、特發性肺間質纖維化、運動神經元病、慢性腎功能不全失代償期等11種病種,西安市門診慢病病種增至55種,群眾用藥負擔進一步減輕。
為保障參保人員享受方便快捷服務,西安市門診慢性病資格可在二級及以上定點醫療機構認定,就醫購藥費用實行在定點醫療機構(西安市一級及以上定點醫療機構)和慢性病定點零售藥店直接結算。2023年西安新增975家慢性病定點零售藥店,總數增至2892家,全市78萬慢病患者可享受到“家門口”購藥服務。
大事7:
集中帶量采購
持續釋放惠民紅利
2023年3月20日,國家組織骨科脊柱類耗材集采在西安地區落地執行,覆蓋關節、創傷、脊柱三大類,中選產品價格平均降幅84%。同日,省際聯盟組織口腔正畸托槽集中帶量采購也在西安地區落地實施,中選產品價格平均降幅43.23%。
2023年4月20日,省際聯盟口腔種植體系統集采中選結果在西安地區落地執行,同步開展口腔種植醫療服務收費、種植體集中帶量采購、牙冠競價掛網“三位一體”綜合治理,將單顆種植牙總費用調控在7000元以內。
2023年5月19日,5月30日,9月29日,省際聯盟組織的心臟介入電生理集采、用于治療顱內動脈瘤的常用醫用耗材彈簧圈集采、關節骨水泥集采先后在西安地區落地執行,中選產品價格平均降幅分別為49.35%、64.1%、83.13%,
2023年7月31日,第八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采購結果在西安地區落地執行。本次集采共有39種中選藥品,價格平均降幅56%,涵蓋抗感染、心腦血管疾病、抗過敏、精神疾病等常見病、慢性病用藥。
2023年10月31日,第二批全國中成藥集采中選結果在西安地區落地執行。本次集采的15種藥品用于臨床治療腫瘤、心腦血管、骨傷等疾病中常見的血瘀證型。中選藥品價格平均降幅46.34%。
集采工作開展以來,西安已實現國家集采8批次333種和省級(聯盟)集采7批次179種中選藥品、18類醫用耗材落地實施,可累計節省群眾醫藥費用負擔達34.23億元。集采的藥品和耗材涵蓋了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精神、抗感染、抗腫瘤、抗病毒、消化、神經病變、骨關節、泌尿等臨床大部分病種,以及骨科、眼科、牙科、心內、消化等大部分臨床科室,做到了應采盡采。
大事8:
守護人民群眾“救命錢”
更加規范精準有力
2023年,醫保基金監管在法制化、規范化建設方面穩步推進,西安市醫保局聯合多部門,持續強化基金監管,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文件及措施:
1月,西安市醫保局印發《西安市醫療保障基金案件集體研究審議制度》,進一步健全民主決策機制,規范醫保基金案件審核程序,促進案件查處工作合法合規合理。
3月,西安市醫保局印發《西安市醫療保障局關于做好2023年醫療保障基金監管工作的通知》,對年度基金監管工作作出總體安排部署,組織開展醫保基金監管安全規范年行動。
4月,西安市醫保局印發《西安市醫療保障局關于印發2023年度“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統籌全市醫療保障部門做好年度醫保基金監管工作,系統推進“雙隨機、一公開”檢查、專項整治和日常監管全覆蓋。
6月,西安市醫保局、市人民檢察院、市公安局、市財政局、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等5部門印發《關于開展醫保領域打擊欺詐騙保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明確要聚焦骨科、血透、心內、檢查、檢驗、康復理療等重點領域,針對重點藥品耗材、虛假就醫、藥品倒賣等重點騙保行為,加強大數據監管應用,強化部門協同,深入推進2023年專項整治工作。
7月,西安市醫保局、市財政局印發《西安市違法違規使用醫療保障基金舉報獎勵實施細則》,動員社會力量參與醫療保障基金監督,維護醫療保障基金安全和公民醫療保障合法權益。
11月,西安市醫保局印發《關于西安市醫保反欺詐大數據應用監管實施工作方案》,要求聚焦住院、門診醫保基金使用的諸多場景,對定點醫藥機構、從業人員、參保人員進行數據挖掘和智能分析,構建多種類型反欺詐智能監管數據模型,實現綜合風險評估及風險預警。
12月,西安市醫保局印發《西安市醫療保障基金使用行政檢查及線索處理重點流程工作規范(試行)》《西安市醫療保障稽核工作規范(試行)》,進一步明確醫療保障行政執法職責、標準和程序,強化執法人員管理,規范行政執法。
嚴厲打擊欺詐騙保也取得了優異成績:全年依法處理違規違約機構2910家,其中暫停醫藥機構協議112家,解除協議6家,拒付/追回資金2268家,行政處罰84家、行政罰款1831.93萬元,公開曝光案例290家次,追回醫保基金1.14億元。2019年以來累計追回醫保基金4.83億元。
大事9:
“九個辦”讓醫保服務
更加貼心暖心
2023年8月14日,西安市醫療保障局發布《關于實施醫療保障服務九項便民舉措的通知》,在全市醫保系統推行打通服務“全城辦”、拓展服務“自助辦”、提高效率“預約辦”、承諾事項“容缺辦”、足不出戶“視頻辦”、潮汐窗口“延時辦”、“辦不成”事“跟蹤辦”、延伸服務“上門辦”、溫情服務“溫馨辦”等9項醫保便民服務舉措,從方便群眾角度簡化手續、壓縮時限、創新服務模式,有效解決了醫保經辦服務中的堵點難點問題,切實提升了參保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大事10:
城鄉居民參保繳費工作
全省排名第一
參保工作事關群眾切身利益,也是惠及千家萬戶的民生工程。西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把2023年度城鄉居民參保繳費納入八個方面重點工作考核內容,各區縣黨委政府高位推動落實,各部門協同發力、同頻共振,全市醫保系統用最堅決的態度、最嚴實的作風、最有力的舉措,全力做好居民醫保參保繳費工作。截至2023年12月21日,西安市城鄉居民參保人數607.43萬人,達到去年同期參保繳費人數的100.79%,排名全省第一,陜西省醫保局專門向市政府發來了感謝信,表揚西安市工作作風求真務實,工作方式精準高效,服務舉措暖心熱情。
大事11:
西安市醫保工作
再次被省政府激勵表彰
10月7日,陜西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對2022年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方予以激勵的通報》,西安市被省人民政府表彰為全省優化醫保領域便民服務、推進醫保經辦管理服務體系建設、提升醫保規范化管理水平等方面成效明顯的地方,這是西安市醫保工作第二次被表彰激勵。
大事12:
首次榮獲“國字號”表彰
2023年9月27日,國家醫療保障局召開全國醫療保障系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大會,這是國家醫保局成立五年來,首次進行全國醫保系統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的評選和表彰,49個單位被授予“全國醫療保障系統先進集體”稱號,50名個人被授予“全國醫療保障系統先進個人稱號”。西安市醫療保障經辦服務中心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醫療保障局聯合表彰為“全國醫療保障系統先進集體”。
編輯:齊少恒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62-3687-0.html2023這些大事讓西安參保群眾更有“醫”靠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肚子上的贅肉怎么減?需4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