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支原體肺炎的話題一直在各社交平臺上熱議,許多家長們也提高“十二分”警惕,給孩子做好各種預防措施;家有患兒的家長們也淡定不起來,兒科門診、急診也排起長長的隊……那么當孩子出現支原體感染的癥狀,應如何正確應對呢?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兒科專家們,給各位家長支了五個招,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一、一個焦點:持續高熱的處理
今年支原體感染的孩子最突出的癥狀是持續高熱,家長反復多次輾轉于各大醫院,如何解決孩子“高熱”成了兒科急診的焦點!發熱是呼吸道感染最常見癥狀,寶寶的體溫和家長的焦慮正相關,國外稱之為發熱恐懼癥(Feverphobia),不僅對家長造成困擾,也影響到醫生的用藥選擇。事實上,體溫的高低和病情的嚴重程度并沒有直接相關。退熱處理的目標是改善發熱孩子舒適度,而非單純恢復正常體溫。此處傳授家長退熱三大招:
?、傥锢斫禍兀河煤梦锢碇R,退熱效果事半功倍!
●對流散熱法:孩子衣服少穿一些,或者被子要少蓋一些,適當地下降孩子的環境溫度,幫助孩子散熱。
●傳導降溫法:退熱貼或者給孩子適當的溫水擦拭身體或者直接洗個溫水澡,可以快速地讓孩子的體溫得到緩解。
●補充液體:給孩子多喝一些溫水、米湯等各種湯飲料來補充液體,不僅幫助孩子糾正脫水,而且通過出汗和排尿帶出身體內的過多熱量。
?、诤侠硎褂猛藷崴帲焊邿岵坏韧匕Y,不要被高熱帶節奏!
發熱只是癥狀,對因下藥治療才是重點。家長應當仔細觀察病情變化,早期識別危重征象。需要強調的是,使用退熱藥的目的是緩解孩子發熱帶來的不適,不能以退熱為目標而給予孩子多種退熱藥混合服用,或者過量使用退熱藥。
?、鄹邿狍@厥:冷靜應對不要慌,呼吸通暢最重要
對于6個月-6歲的孩子,體溫過高可能會導致孩子發生抽搐,醫學上稱為熱性驚厥,因此,對高熱患兒積極采取退熱措施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對既往有熱性驚厥的孩子,更應及時發現發熱并退熱。
首先鼓勵兒童多飲水、甚至可口的飲料來確保足夠的水分,其次使用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來緩解發熱引起的不適,但通常情況下不主張兩種混用,已有研究證實退熱劑并不能有效預防熱性驚厥的復發。
再者,對于發生高熱驚厥的孩子,解開衣領,側臥位防止嘔吐物誤吸,同時避免孩子從高處摔傷造成二次傷害,并盡早送醫或撥打120急救電話等待救援。不宜用掐人中、塞手指等方法處理“搶救”的孩子,此時請記住:LESSIS MORE!
二、兩大難點:病因檢查和判斷
臨床上,抗原核酸檢查和抗體檢測是診斷肺炎支原體感染最基本的方法,目前能檢測的支原體抗體主要包括IgM和IgG兩種,IgM抗體代表近期感染,一般在感染后4~5天出現,3~4周后達高峰,持續 1~3個月甚至更長。太早抽血檢查陰性不能排除是支原體感染,因為產生抗體需要時間,一般在病程7天左右才會出現;相反,太早查出陽性,也不一定是現癥感染,支原體IgG抗體代表既往感染,一旦產生,會持續幾個月到一年不等,本次查出來的可能就是之前感染支原體后產生的抗體。因此,抗體陽性不一定就是支原體,陰性也可能有感染,需要科學分析。
核酸檢查是確認是否支原體現癥感染的另一種重要方法。當然,不管哪一種方法,都有可能出現假陽性或陰性,因此判定抗體檢測結果務必結合臨床和影像學特征作綜合分析。
三、三點特征:癥狀的不對稱性
(1)癥狀與體征不平行(癥狀重,肺部體征不明顯);
(2)肺部體征與 X 線不平行(肺部體征不明顯,X 線改變明顯);
(3)病理改變與臨床及 X 線改變不平行(氣管鏡下病變重);
四、四大預警:早期識別危重癥的預警信號
支原體感染輕癥者不需住院治療,居家治療即可。根據2023年的治療指南簡化觀察指標,便于家長們從癥狀上早期發現孩子轉為重癥,有下列之一者可能為重癥:
(1)持續高熱(39℃以上)≥5天或發熱≥7天,體溫高峰無下降趨勢;
(2)出現肺內癥狀加重如喘息、氣促、呼吸困難、胸痛、咯血等之一。這些表現與病變重、合并塑形性支氣管炎、哮喘發作、胸腔積液和肺栓塞等有關;
(3)出現肺外并發癥,以腦炎最為常見,患兒可出現抽搐、意識改變等;
(4)靜息狀態下,吸空氣時指脈氧飽和度93%。
五、五大療法:合理使用,該出手時就出手!
(1)對癥治療:
充分休息和能量攝入,結合病情給以適當氧療。正確服用退熱藥,補充水和電解質。干咳明顯影響休息者,可酌情應用鎮咳藥物。祛痰藥物包括口服和霧化藥物,也可輔助機械排痰、叩擊排痰等物理療法。
(2)抗支原體感染治療
最近存在不少對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耐藥的肺炎支原體感染,新型四環素類抗生素如XX環素、氟喹諾酮類藥物如XX沙星,對這類耐藥的肺炎支原體感染療效顯著。但是,四環素類抗生素有潛在影響牙釉質發育的風險,需要8歲以上才可使用,氟喹諾酮類藥物需要18歲以上患者使用,結果導致8歲以下發生大環內酯類耐藥的肺炎支原體感染的兒童“無藥可用”!家長帶著孩子反復多次輾轉于各大醫院,大量的高熱孩子滯留在門診、急診!“無藥可用”和“有藥不敢用”成為家長們糾結的焦點,既擔心病情惡化,又擔心藥物副作用,醫患雙方均承受著難以言狀的壓力。
當然,8歲以下兒童使用新型四環素類抗生素屬超說明書用藥,使用前需充分評估利弊,并取得家長知情同意。已有的資料表明,米諾環素的作用相對較強,多西環素的安全性較高,在推薦劑量和療程內(10天),尚無持久牙齒黃染的報道。研究表明,由于存在幼年動物軟骨損傷和人類肌腱斷裂的風險,18歲以下兒童使用氟喹諾酮類藥物也屬于超說明書用藥,醫師和家屬雙方需充分評估利弊,有潛在重癥傾向和對常規藥物耐藥者可酌情使用,并取得家長知情同意。
(3)感染誘發的炎癥:
少數患兒病情嚴重,存在過強免疫炎癥反應甚至細胞因子風暴,需要甲潑尼龍、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G(IVIG)等調節免疫治療。
(4)重癥監護治療:
呼吸衰竭是重癥患者最常見的器官功能障礙,輕度呼吸衰竭患者可采用無創吸氧。不能緩解的應予氣管插管、有創通氣;懷疑有黏液栓堵塞等重癥患兒應盡早進行支氣管鏡介入治療,以減少并發癥和后遺癥的發生。
(5)中醫中藥治療:
根據辨證施治原則,可以聯合使用清熱宣肺等中藥治療。
最后簡單總結:支原體感染不要慌,退熱治標不治本,治療優選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口服吸收好,組織濃度高,大多數患者無需輸液。重癥識別最關鍵,持續發熱考慮耐藥,在家長和醫師共同討論后,取得家長知情同意,根據病情及時更換多西環素或左氧氟沙星等藥物,做好用藥監護。
編輯:齊少恒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62-2467-0.html支原體肺炎高發 家長不要慌,5招能搞定!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寒潮+大風+霜凍 斷崖式降溫來了
下一篇: 怎么才可以讓皮膚更緊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