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是身體健康的有利保障。不良的飲食習慣往往是各種疾病的導火索,而健康飲食習慣可以大大降低染病幾率,可見,飲食習慣與我們的健康是何等的息息相關。
早餐以低糖低脂肪高蛋白為佳。午餐同樣,因為午餐食用雞或魚等高蛋白可使血液中充滿氨基酸,包括酪氨酸,酪氨酸可通過血腦屏障,在大腦中轉化為使頭腦清醒的化學物質;另一個能通過血腦屏障的關鍵營養物質是膽堿,它存在于魚、肉、蛋黃、大豆制品、燕麥片、米、花生和山桃核中,膽堿是腦神經遞質乙酰膽堿的化學前體,在記憶中起主要作用。晚餐以高碳水化合物為佳。
而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應把食鹽控制在每日5克以下。吃得過咸會明顯增加高血壓、胃癌等病的發病率。同時,老年人的味覺功能有所減退,總喜歡吃口味重的食物來增強食欲,這樣無意中就增加了鹽的攝入量。相比年輕人來說,中老年人更應清淡,建議少放味精、醬油等調料,善用其他調味方法??梢远嗬靡恍┚哂袧饬椅兜赖氖卟耍缬孟悴恕⑾愎絹沓吹盎蚴侵鬁⒅笾?。利用白醋、水果醋、檸檬汁等各種果酸味,也可以變化食物的味道。
西方人的用餐習慣是先喝點湯,再吃飯(面包等)。這兩種不同的用餐習慣,究竟哪一種科學、合理?從科學衛生的觀點看,先喝點湯再吃飯比較好。因為人在感覺饑餓時馬上吃飯對胃的刺激比較大,日久,容易發生胃病或消化不良。如果吃飯前先喝點湯,就好象運動前做預備活動一樣,可使整個消化器官活動起來,使消化腺分泌足量消化液、為進食作好準備。這樣,就會減輕對空胃的刺激,對胃的保護有一定好處。
燕麥中豐富的β葡聚糖能改善免疫系統,有效抗擊病毒、細菌和寄生蟲,從而提高人體免疫力。每天食用燕麥有助于降低收縮壓和舒張壓。燕麥富含可溶性膳食纖維,能大量吸收人體的膽固醇并排出體外,降低“壞膽固醇”水平。燕麥對血糖的影響較小,并且能減少胰島素依賴,提高胰島素敏感性。常吃燕麥片可以降低患腸癌和乳腺癌的幾率。小麥和大麥都是不可溶纖維素的極佳食物來源,可防止稀便,有助于大便成形。
避免吃得過飽不僅能減輕胃腸負擔,而且由于機體處于半饑餓狀態,植物神經、內分泌和免疫系統受到一種良性刺激,從而調動人體本身的調節功能,內循環均衡穩定,使免疫力增強,神經系統興奮與抑制趨向于平衡,有利于提高人的抗病能力。
健康飲食好習慣五、細嚼慢咽用餐:細嚼可使食物磨碎成小塊,并與唾液充分混合,以便吞咽。同時,嚼還能反射性地引起唾液、胃液和胰液等消化液的分泌,為食物的進一步消化提供了有利條件。
老年人由于咀嚼及吞咽能力都較差,往往一餐吃不了多少東西,而且進食時間又拖得很長。為了讓老年人每天都能攝取足夠的熱量及營養,不妨采用“少食多餐”法,一天分5~6餐進食,在3次正餐之間準備一些簡便的甜點,如將切成小塊的水果拌酸奶食用,加餐低脂牛奶、燕麥片、餅干、糕點等。不過,糖尿病患者加餐時,切不可將甜品當作零食。
“飯后一根煙,賽過活神仙”對那些抽煙的男士來說這是再好不過的事了,吸煙有害健康,飯后吸煙更容易使煙中的有害物質進入人體。孰不知,飯后吸一支煙,中毒量大于平時吸十支煙的總和。因為人在吃飯以后,胃腸蠕動加強,血液循環加快,這時人體吸收煙霧的能力進入“最佳狀態”,煙中的有毒物質比平時更容易進入人體,從而更加重了對人體健康的損害程度。
水是生命之源,對50歲以上人群尤為重要。老年人化學感受能力也在下降,會出現身體缺水卻不“口渴”的現象。一旦不能及時補水,可能造成老年人皮膚干燥以及排泄不暢、便秘等現象,對于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因為缺水造成的血液濃稠有可能間接導致心梗、腦梗的發生。所以老人不要等口渴再喝水,要定時定量。清晨空腹先飲水,上午可安排兩次飲水,如9點、11點左右各一次,下午也可視情況安排兩次飲水,晚上別怕夜尿多而一口不喝,可以喝200毫升左右。運動前、泡澡前、喝酒前都要少量補水,出汗多時,除喝水外還要注意補充點鈉鉀。
早晨起床后喝一杯涼開水,有利于肝、腎代謝和降低血壓,防止心肌梗塞,有的人稱之為“復活水”。學者認為,人經過幾個小時睡眠后,消化道已排空,晨起飲一杯涼開水,能很快被吸收進入血液循環,稀釋血液,從而對體內各器官進行一次“內洗滌”。
脫脂奶適合老年人、血壓偏高的人群,高鈣奶適合中等及嚴重缺鈣的人、少兒、老年人、易怒、失眠者以及工作壓力大的女性。每晚睡前一杯熱牛奶,可有助安神和睡眠。高考生、加班人群,可睡前一杯。胃不好的人群,也可作為用餐時的輔助,與粥類同煮,既健康又營養。專家提醒,患有腹瀉、脾虛癥、濕癥等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適合過量的飲用牛奶。
研究人員通過對4萬余名日本男性和女性的調查發現,每天喝5杯或更多綠茶的人,死于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最低。不過,無論選哪種茶都最好直接飲用,或只加入蜂蜜、檸檬。飲茶最好不要過量,50歲之后,每天最好別超過兩杯,尤其是晚上。
多吃蔬菜對保護心血管很有好處。美國芝加哥拉什大學研究人員在長達6年的飲食調查后發現,每天食用兩份以上蔬菜的老年人,頭腦靈敏度的減退要比那些蔬菜吃得少或幾乎不吃蔬菜的人慢40%,相當于年輕5歲。咀嚼、消化功能相對較差的老人,平時在主食中可加入蔬菜一起烹調,并盡量挑選質地較軟的蔬菜,如西紅柿、絲瓜、冬瓜、南瓜、茄子及深綠葉菜的嫩葉等,切成小丁塊或是刨成細絲后再烹調。咀嚼功能正常的老人則沒必要。如果老人平常以稀飯或湯面為主食,每次可加入一兩種蔬菜一起煮,以確保每天至少吃到500克的蔬菜。
苦味食物不僅含有無機化合物、生物堿、萜烴類,而且含有一定的糖、氨基酸等??辔妒澄镏械陌被幔侨梭w生長發育、健康長壽的必需物質??辔哆€能調節神經系統功能,幫助人們從緊張的心理狀態下松弛下來,緩解由疲勞和煩悶帶來的惡劣情緒??喙?、咖啡、苦菜、慈姑、茶葉、巧克力、啤酒等苦味食品含維生素B,有強大的殺傷癌細胞的能力。
海魚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對大腦發育和保護非常重要,有助于一定程度上預防認知障礙癥,還對心血管有一定益處。海魚的含鋅量高,且屬動物性食物,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其含有的維生素A和D、鈣、錳、碘、硒等微量元素也比肉類豐富,更利于老人的營養平衡。建議每周吃一到兩次海魚,每次100克左右。鱸魚、黃花魚、鲅魚都很好,建議清蒸或清燉,金槍魚屬肉食魚類,盡量少吃。
吃蘋果削皮,炒土豆剝皮,那你可能會丟掉很多營養。土豆皮中富含多種有益健康的營養素,最好帶皮吃。因為大多數果蔬皮和糧食皮中都富含膳食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有助預防便秘,比如蘋果皮、葡萄皮和紅豆皮等。還有很多果皮含有較強的抗氧化作用,能夠抵抗自由基對人體的損傷,如綠豆皮、黑豆皮、花生紅衣和茄子皮等。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62-1668-0.html有哪些好的健康飲食習慣?(分享15個健康飲食好習慣)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