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想來,新股民小楊覺得自己在9月21日賣出邁瑞醫療(SZ.300760),實在有點草率。
作為一個剛學會技術分析的新手,小楊看到邁瑞股價跌出280元的箱體時,果斷動手斬倉,絲毫沒有猶豫。直到第二天,她還在慶幸自己的英明,但隨即便被資深股民老蔡問住了:
“半年報業績變差了嗎?”“沒有,更好了。”
“集采有影響嗎?”“投資者交流會上說,集采后市場份額提升會加速。”
“出口變差了嗎?”“也沒有……二季度海外市場增長30%。”
對于一個股民來說,概念、技術、業績,是投資的入門級參考。小楊沒想到的是,自己的英明果斷,其實連門朝哪開都沒摸著。
這時候,她才開始明白,老蔡那句“企業的價值最終由基本面決定,而不是短期的波動”,究竟是什么意思,以及逆市加倉,才是對理念“知行合一”的最好體現。
一周后,邁瑞的股價開始反彈,失地盡收。
龍江行
在邁瑞的高管們看來,比起股價漲跌,還有更值得他們關心的事情。
在股價大跌后的周末,邁瑞并沒有像很多公司一樣,選擇放出利好消息做對沖。直到新一周股價開始反彈,最大的事件,也只不過是一則捐贈新聞:
在9月25日的周末,邁瑞的創始人、董事長李西廷先生和一眾高管去了趟黑龍江,在那里,邁瑞醫療向黑龍江省衛健委捐贈了一批醫療器械設備,價值5100多萬元。
這批包含了5G遠程超聲診斷系統、自動體外除顫儀(AED)、初次全髖關節置換系統在內的醫療器械,將出現在黑龍江省230多家醫療機構及其他公共場所,幫助黑龍江省診療水平及應急搶救能力再上層樓。
黑龍江地域廣闊,473000平方公里的面積,相當于2.63個廣東,3個山東,4.4個浙江或江蘇。地理上,它又是一個很特殊的省份,從最北端的漠河,到省會哈爾濱有1180公里,相當于從北京到蘇州的距離。
這種地理上的稟賦,既造就了黑龍江產糧第一大省,占全國比重21.2%的“糧食安全壓艙石”地位,也為它帶來了一個現實問題:
如何讓醫療資源更平均,如何讓中國醫療事業進步的福祉,惠及更多邊境鄉縣與偏遠農場的群眾?
在建設“六個龍江”的目標指引下,黑龍江省正在努力讓全省的診療水平邁上新臺階。但一省的醫療建設是項大工程,在政策扶持與政府公共服務之外,還需要更多力量參與其中,特別是許多特定難題,格外需要引入科技資源的“活水”。
作為國內醫療器械行業的領軍企業,邁瑞醫療不僅扮演著優質醫療設備供應商的角色,也始終努力成為國內醫療體系高質量發展進程中的合作伙伴。
這促成了邁瑞醫療高管團隊的龍江之行,邁瑞制造的醫療器械設備,也將隨著捐贈,進一步服務黑龍江群眾。
比如面對哈爾濱高于全國、全省人口的老齡化水平,以及高緯度地區的高寒狀況,邁瑞醫療向哈醫大附屬四院、哈爾濱市立第一醫院捐贈了100臺髖關節置換系統,定向為邊境18縣(區)和經濟困難的有髖關節置換需求的患者使用。
比起設備,更重要的是邁瑞在背后輸出的能力。
邊遠地區缺少的不只是高端醫療設備,更缺少會使用這些設備的醫療人才。圍繞黑龍江省內邊境18縣區及下轄157家鄉鎮衛生院,由“瑞智聯”、“瑞影云++”、“邁瑞智檢”實驗室IT解決方案組成的“三瑞”生態,將為其提供遠程診療的支持。
在過往的案例中,通過瑞影云++平臺,深圳寶安人民醫院的醫生,可以看到3000公里外邊遠地區醫院超聲檢查的實時動態,并指導當地醫生實施會診,實打實地解決了“看病難”的問題。
我們因此可以想到,在漠河、蘿北那些邊境鄉縣的醫院里,超聲檢查的手法、圖像與音視頻,從此也都可以傳輸到哈爾濱的5G遠程B超中心,獲得來自三甲醫院的在線指導。
借助這種方式,一位身處中俄邊境小鎮的患者,無需再經歷上千公里綠皮火車的跋涉與排隊等候,就可以獲得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有了“三瑞”生態這樣的智慧醫療解決方案做支撐,無論是醫療幫扶效率,還是黑龍江醫療新基建的質量,都借此躍上了一個新臺階。
這樣的躍升,能夠在更廣的范圍內復制嗎?
下基層
過去十年,在醫療體系的建設上,中國花了大力氣。
努力的程度,清楚地反映在成果上。從2010年到2022年,每千人醫院床位數從2.47張增長到6.7張。還催生出華西、鄭大一附院這樣擁有上萬張床位的超級醫院。
盡管增速飛快,但高質量的醫療資源仍很不足。
針對重癥患者的ICU床位是最緊缺的資源,在這個數字上,中國每十萬人只擁有4.6張ICU床位,即使以武漢6.6張的高水平,也遠低于德國的33.9張和美國的25.9張。
截至2021年底,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數超過103萬家,其中三級醫院只有2996家,占比僅為0.3%。靠著這0.3%的醫院,供應了全國34.2%的床位與26.3%的診療人次。
在急救領域,中國每年都有大約55萬例心臟驟停,但是院外生存率不到1%。而如果在4分鐘內進行心肺復蘇,大約有50%的搶救成功率,其間如果使用AED配合進行電擊除顫,成功率便可達到90%。
遺憾的是,長期以來,中國公眾醫療設備AED配置率非常低,美日等國的AED普及率已經達到每10萬人700臺,而國內即使是普及率最高的深圳,AED配置率每10萬人也不到100臺。
要改變這樣的現實,顯然需要一場自上而下的建設。在這個領域,中國無論態度還是策略,都不亞于一場精心謀劃、投入巨大的超級工程。在這個過程中,政策、財政與落地方案,一樣也不能少。
中國改革的原動力,從來都來自于頂層政策。
在2021年,國家發改委、衛健委等部門先后發布多個方案,既提出了“十四五期間,醫療衛生服務建設僅中央預算就將超過1300億元”的測算,也提出了“推動省市優質醫療資源向縣域下沉,逐步實現縣域內醫療資源整合共享”的行動目標。
在衛健委牽頭的“千縣工程”中,到2025年,全國將有至少1000家縣級醫院達到三級醫院醫療服務水平,以發揮縣域醫療中心作用。
但這樣一項超級工程,不僅需要政策開路,還需要財政資源作為支持。
在中央預算投入之外,2022年以來,醫療衛生專項債項目已超過3500個,金額高達1.4萬億元。
而在2022年9月,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通過專項再貸款與財政貼息配套,支持部分領域設備更新改造,以達到擴市場需求、增發展后勁的目標。
作為回應,衛健委也發布通知,擬使用財政貼息貸款更新改造醫療設備,預計將全面覆蓋公立和非公立醫療機構,每家醫院貸款金額不低于2000萬元。貸款使用方向將包括診療、臨床檢驗、重癥、康復和科研轉化等各類醫療設備購置。
但無論是政策開路,還是財政支持,都只是先決條件,醫療新基建的成功,關鍵在于“最后一公里”。
高質量醫療資源的建設,不是紙面文章。新建醫院一旦立項,除了樓宇土建,醫療設備同樣是采購費用中的大宗。
比如建設一張ICU床位,需要配備監護儀、呼吸機、體外除顫儀、輸液泵、微量注射泵、心電圖機等一套基礎設備。所以ICU的建設,不只是加幾百萬張床,而是完整的幾百萬套每床配套設備。
更重要的是,醫療新基建的真實含義,不是簡單“設備下基層,資源到邊疆”。只有讓下沉的設備發揮出它真正的效能,才意味著醫療資源的真正普及與普惠。
這個問題如何解決,我們在邁瑞醫療“三瑞”生態的實踐中,已經看到了部分答案,但還會有更多改變發生嗎?
新標簽
在新股民小楊關注的“炒股三要素”里,邁瑞醫療的概念,只有“醫療器械”、“醫療設備”、以及她不知所以的“MSCI”和“深股通”。
和許多公司相比,邁瑞醫療給市場提供的概念并不多。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公司對自己的定位,也只是“醫療器械與解決方案供應商”,從根本上講,它仍然從屬于高端制造業。
但伴隨醫療新基建的推進,邁瑞醫療設備在各省的逐步下沉、滲透率的提升,它有很大可能會得到一些新標簽:
比如借助數據力量,提升廣大醫療機構的效率與服務水平的云計算企業。
發生變化的關鍵,都取決于它在設備廣泛覆蓋、下沉、聯網的前提下,如何運營好由“瑞智聯”、“瑞影云++”、“邁瑞智檢”實驗室IT解決方案組成的“三瑞”生態網。
在傳統的醫療場景中,“醫療設備信息孤島,數據缺乏互聯互通”;“缺乏疑難重癥經驗,難以開展高水平診療”;“全院設備統籌困難,管理效率低下”,是公認的三大難題。
這成為了邁瑞醫療打造“三瑞”生態的初衷,也成為了它助力醫療體系建設的利器。
在“三瑞”生態中,“瑞智聯”在邁瑞監護儀、麻醉機、呼吸機、輸注泵等多產品之間實現設備物聯和數據互聯,提升監護和診療質量。“瑞影云++”則利用云端連接邁瑞影像設備和用戶,實現遠程會診、遠程質控、教學培訓、社區研討。“邁瑞智檢”實驗室對邁瑞體外診斷八大系列檢測設備、配套檢測試劑、質控品、校準品進行IT升級,實現實驗室精益化運營和全流程管理,助力精準診療和學科建設。
三者各具分工,卻又指向一處:借助數據的力量,提升廣大醫療機構的效率與服務水平。
以“瑞智聯”為例,圍繞“設備物聯,數據互聯”、“多環監護”、“設備全息數據庫”這三大功能,瑞智聯針對不同場景進行了細化的設計。
比如在心臟科和普護場景中,穿戴式設備借助“瑞智聯”連接,實現移動監護;而在圍術期場景,“瑞智聯”又能實現無縫轉運,從病人抵達手術室,到術后離開,最終回到病房,全程無縫監護的同時,轉運數據亦能保存并自動上傳,保持醫療記錄的完整。
在前面,我們已經看到了“瑞影云++”的作用,它最重要的功能,便是將超聲實時圖像上傳云端,實現端與端共享查看。通過這一遠程超聲平臺,可以全面滿足超聲的遠程質控、會診、培訓以及病例研討。
而在“邁瑞智檢”實驗室的統籌下,實現醫學實驗室內人機料法環測等多項管理要素,得以實現全流程的物聯網聯動,海量的醫學實驗室復雜管理要素被標準化,數據能在門診、急診、中心實驗室、血液科之間,總院區和分院區之間流通,最終提升了診療精確度。
從“瑞智聯”到“瑞影云++”,再到“邁瑞智檢”實驗室,“三瑞”生態對于醫療設備數據的善用,無疑意味著讓設備相比過去,發揮出數倍甚至幾十倍效能。而我們也可以想到:當“三瑞”生態的聯網裝機設備每躍升一個數量級,就意味著對整個中國醫療體系的效率和覆蓋程度的又一次放大。
正是在這種裝機數量的躍升中,邁瑞醫療的新成色一層層顯露出來:
三十年前的邁瑞,它是一家基于打破技術封鎖的制造業企業,三十年后,它更像是一個數字生命體,數據在“三瑞”生態里輸入、輸出、匯聚、流動,不斷創造著價值。
無論是大型醫院的擴容,還是“千縣工程”帶來的基層醫療服務水平提升,乃至公共場所急救設備的配置,這些關于中國醫療資源的普及與普惠,構成了未來十年、乃至更長時間里,一個與時代賽跑的故事。
在這場長跑中,無論是官方、企業,還是社會力量,恐怕都無法預料到,他們在其間扮演的角色。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62-1254-0.html和時代賽跑:當邁瑞醫療不再是制造業企業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湯臣倍健,賺錢難了
下一篇: 京東健康,toB的三重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