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宇
盡管2022年疫情反復,但愛博醫療仍交出了亮眼的“答卷”。
2023年2月14日晚間,愛博醫療披露了2022年度業績快報,營收5.79億元,同比增長33.81%;歸母凈利潤2.32億元,同比增長35.27%;歸母扣非凈利潤2.06億元,同比增長37.96%。
公告中,愛博醫療表示,2022年全國區域性疫情頻發,尤其是Q4,很多城市相繼嚴格封控,12月居民又普遍感染居家,“很大程度上延緩了公司業務增速”。換言之,如果沒有疫情的阻礙,愛博醫療2022年的業績還會更好。
而業績增長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愛博醫療探索到了以人工晶狀體與視光產品為核心的“雙輪驅動”業務模式,新舊業務高效運作,共同推動公司快速發展。
不同于上市之初的“一條腿”走路,時至今日,愛博醫療已經構建了覆蓋手術和視光兩大領域的“雙輪驅動”業務模式。其中手術類目下的人工晶狀體業務主要治療白內障,視光類目下的角膜塑形鏡主要治療近視。隨著老齡化加劇以及青少年近視率高居不下,相關市場需求持續釋放,掌握核心技術的愛博醫療也吃到了可觀的市場紅利。
2022年愛博醫療營收、凈利潤雙增,主要源于公司人工晶狀體和角膜塑形鏡銷量的增長。其中,“普諾明”等系列人工晶狀體同比增長15.77%,“普諾瞳”角膜塑形鏡同比增長62.09%。
雖然此次業績快報并未詳細披露各業務板塊的營收數據,但結合2022年上半年業績來看,人工晶狀體業務一直是愛博醫療的基本盤,而角膜塑形鏡則算得上是愛博醫療的“第二條曲線”。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愛博醫療手術產品類目下的人工晶狀體業務營收1.78億元,同比增長15.1%,營收占比65.05%;視光產品類目下的角膜塑形鏡營收0.76億元,同比增長71.7%,營收占比27.82%。此二者都是精密高值耗材、三類醫療器械,合計貢獻了92.87%的營收。
而將時間拉長來看,愛博醫療人工晶狀體業務的增速其實有所放緩。數據顯示,2020-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愛博醫療人工晶狀體營業收入的增速分別為24.7%、36.37%以及15.1%。這主要受到疫情沖擊、需求下降等因素影響。不過從整個行業來看,愛博醫療的人工晶狀體業務仍然表現穩健。對比之下,愛博醫療的競爭對手昊海生科已經開始“失速”。報告顯示,2022年上半年,昊海生科的白內障產品線以及人工晶狀體營收分別同比下跌31.74%、32.83%。
除人工晶狀體業務之外,愛博醫療也一直致力于推動角膜塑形鏡業務成長。數據顯示,2017-2019年,愛博醫療手術類產品營收占比分別為100%、100%、96.34%。2019年,以角膜塑形鏡為代表的視光類產品終于在愛博醫療的業績中嶄露頭角,營收占比達到了3.67%。這背后離不開愛博醫療在該領域的持續深耕。據了解,當年3月,愛博醫療取得了角膜塑形鏡產品注冊證,成為中國境內第二家取得該產品注冊證的企業。
可以說,經過多年的運營,愛博醫療已經構建出了以人工晶狀體為基礎、以視光產品為增量業務的“雙輪驅動”模式。這不僅預示著愛博醫療的業績還有進一步增長的空間,也意味著愛博醫療具備了極強的抗風險能力。
由于歷史原因,中國人工晶狀體市場長期被海外品牌把持,實現國產化替代后,愛博醫療并沒有偏安于中國市場一隅,而是積極謀求海外市場。
2023年2月,愛博醫療發布公告稱,公司發行GDR并在瑞士證券交易所上市獲批。對此,在2022年末披露的提示性公告中,愛博醫療表示:“發行GDR擬募集資金在扣除相關發行費用后,將用于公司主營業務發展,提升公司全球研發、生產和商業化能力,進一步深化公司國際化布局。”
事實上,愛博醫療的境外渠道已經取得十分亮眼的業績。報告顯示,2019-2021年,愛博醫療境外渠道營收增速分別為204.31%、43.07%、56.26%,均保持高位增長態勢。
對比來看,歐普康視、昊海生科的海外市場探索不盡如人意。2022年半年報,歐普康視、昊海生科均未披露境外渠道營收信息。其中昊海生科表示:“國際化是公司發展的重點戰略之一,公司已于境外收購了多家企業以推動先進技術、產品向國內轉移。”由此來看,此二者依然聚焦國內市場。
當然,戰略只能決定宏觀的業務導向,愛博醫療的境外渠道業績之所以可以高速增長,主要是因為其產品具備核心競爭力,并且積極針對海外市場,進行技術性布局。例如,依托公司的技術平臺,愛博醫療旗下天眼醫藥的彩瞳產品已獲得多個型號的NMPA注冊,成為中國市場為數不多的在單體材料、光學設計、模具加工和制鏡工藝方面擁有獨立自主技術能力的OEM制造商。
目前,愛博醫療也在持續推進多焦點人工晶狀體、有晶體眼人工晶狀體、非球面三焦散光矯正人工晶狀體等項目研究,這些項目的技術水平均為“國際領先”。顯然,在國際市場上,愛博醫療已具備一定的競爭力。
另一方面,為了深度扎根海外市場,愛博醫療還積極推動相關產品的技術化落地。比如,2022年6月,愛博醫療先是在泰國取得一次性人工晶狀體植入系統注冊證書,后又在秘魯取得了預裝式人工晶狀體注冊證書。
可以說,愛博醫療的全球化戰略十分周密,技術和渠道兩方面同時下手,將不斷加快其全球化步伐,并為業績增長提供較大支持。
3、市場廣闊潛力大,人工晶狀體引弓待發
2022年亮眼的業績,或許還只是愛博醫療邁上更高一層臺階的踏板。因為隨著相關市場紅利釋放,掌握“核心科技”的愛博醫療還有進一步成長的可能。
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白內障患者人數達13483萬人,同比增長3.14%,而隨著中國老年人口的增加以及發病率的小幅提升,中國白內障患者人數將持續增長,預計2025年達到15114萬人。另外,據報告統計,2022年我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2.7%,居世界第一。
與這些數據同步,白內障手術和角膜塑形鏡的市場需求將不斷提升,而這也會引得一眾企業爭相入局。由于較早切入了相關賽道,并且一直緊抓研發,愛博醫療在人工晶狀體以及角膜塑形鏡領域已經建造了絕對意義上的技術護城河。
從制造工藝的角度來看,人工晶狀體和角膜塑形鏡同屬精密光學醫療器械,重量約為0.02g,厚度約0.2~0.8mm,光學部直徑約6mm,對加工工藝的要求極高。而愛博醫療的產品普遍采用超精密機床加工技術,表面加工精度達到10納米以下,以實現非球面表達式的第10階高階項。
也正因此,目前還鮮少有中國企業獲得角膜塑形鏡認證,而愛博醫療作為中國第二家獲證的企業,彰顯了深厚的技術優勢。事實上,愛博醫療技術優勢已經獲得了專業機構的認證。202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就給以愛博醫療“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稱號。
這一切也離不開愛博醫療大手筆的研發投入。報告顯示,2019-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愛博醫療研發費用分別為2168萬元、2999萬元、5191萬元、2688萬元,研發費用率均在10%以上。而過去幾年,昊海生科的研發費用率一直在10%以下。
大手筆研發,幫助愛博醫療積累了眾多核心技術。截至2022年上半年,愛博醫療累計擁有166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44項,占比26.5%。
值得注意的是,愛博醫療的技術并不是空中樓閣,而是緊貼消費者的需求進行針對性研發。
比如,此前白內障手術的一大頑疾就是術后老視,這主要是因為術后植入的人工晶體通常并不具備調節功能。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愛博醫療正在加緊研發多焦點人工晶狀體,累計投入金額達1558.23萬元。
此外,早期的角膜塑形鏡大多由PMMA材料制作,不透氣,生理特性很差,只限于日戴。為了提升角膜塑形鏡的舒適性,愛博醫療基于角膜塑形鏡的低溫大氣等離子體處理技術,在不改變材料高透氧系數的前提下,賦予角膜接觸鏡表面較高的親水性,提高鏡片配戴舒適性和安全性。
雖然目前已具備一定知名度和收獲了廣泛的用戶群體,但愛博醫療的研發之路與業務擴張之路遠沒有達到終點。2022年9月,愛博醫療舉行醫療器械研發中心及生產基地項目主體封頂儀式,該項目建成后將拓展公司在研發實驗、產品檢測等方面的發展空間,進一步推動公司眼科技術創新、擴大產能。隨后,愛博醫療又攜手朗邁醫療,基于公司過去幾年在生物材料和組織工程領域持續研發的成果開展合作,邁入骨科組織工程和再生醫學新領域。
也正是得益于積極進取的表現,愛博醫療已經在資本市場贏得了追捧。2022年3月以來,愛博醫療的股價節節攀升,從140元/股上漲至224.89 元/股,漲幅達60.64%。
縱觀愛博醫療近幾年的動作,可以發現,其并沒有被上市以及利潤增長的短期目標蒙住雙眼,而是一直在追求“雙輪驅動”的業務模式以及海外市場帶來的增量紅利。
這帶來的結果,就是即使有疫情的干擾,愛博醫療的營收、凈利潤依然可以保持雙位數增長態勢。
考慮到2023年后,疫情逐步消散,愛博醫療的業績或許還將更上一層樓。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62-1189-0.html坐擁兩條黃金賽道:愛博醫療未來必是星辰大海!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中國甾體藥物的產業技術現狀及進入壁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