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對勇士說:“你無法抵御風暴。” 勇士回應:“我就是風暴!”
這段對話是對中國創新藥行業最好的詮釋。
回顧中國創新藥近十年高速發展期,上千家創新藥公司先后誕生,行業被資本推動一路“狂飆”。根據醫藥魔方數據,創新藥一級市場報道的融資額從2013年的36億元增長到了2021年的620億元。
2022年,隨著全球經濟周期下行,新冠疫情反復,創新藥行業步入冷靜期。一方面,一級市場投資萎縮,報道的總融資額降至393億元;另一方面,二級市場IPO數量大幅減少。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中國生物制藥公司IPO發行總數23家,同比減少36家。
然而,真正經營健康、技術硬核的創新藥企卻在這一年繼續兌現自己的成長潛力,成為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3月27日,百奧賽圖發布了上市以來第一份全年業績報告。財報顯示,百奧賽圖2022年營收5.34億元,同比增長50.58%。其中,海外收入占比46.10%,同比提升81.58%。業績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在70%以上。
作為一家以新藥研發為目標的全鏈條國際性生物技術公司,百奧賽圖向市場展示了創新藥行業的發展韌性。
隨著2023年1月新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公布,國家加速新藥準入、鼓勵行業創新的導向清晰,百奧賽圖也即將在創新藥賽道的壯闊藍圖中譜寫自己的新篇章。
一、沉潛內生:CRO服務造血能力持續增強,“千鼠萬抗”創新畫卷徐徐鋪開
2022年,一、二級市場對于創新藥的投融資熱情降溫,真實反映出了創新藥研發的艱難。
高投入、高風險、高回報、長周期,這是創新藥行業的客觀規律。一款創新藥的誕生,往往需要投入10億美金以上,平均周期超過10年。
盡管從長期來看,中國醫藥產業創新動力充足,但對于藥企來說,新藥研發的資金壓力卻長期存在。
因此,為了推動創新藥產業發展,百奧賽圖正在通過一種全新的方式,借助制藥產業界的力量,共同推進創新藥的開發。
而這一切的前提是,百奧賽圖橫跨了CRO與Biotech兩個領域,業務結構多元化,有充足的戰略縱深,可以從容地追求長期的價值發展。
相比眾多藥企通過已上市藥物的利潤或者一二級市場融資來獲取創新藥研發所需資金,百奧賽圖憑借CRO服務業務擁有了更穩定且不斷增長的造血能力。
2022年,百奧賽圖CRO業務的兩大板塊齊頭并進,構筑公司穩固基本盤。臨床前藥理藥效評估收入1.76億元,同比增長66.72%;創新模式動物銷售收入維持高增速,同比增長57.43%,營業收入1.69億元。
最重要的是,藥理藥效和模式動物兩大業務板塊毛利率持續穩定在近70%的較高水平。過去一年,百奧賽圖擴建了美國波士頓設施,持續拓展毛利率較高的海外市場。
收入高增長,毛利率高水平,百奧賽圖CRO服務業務繼續分享全球臨床前研究服務市場的增長紅利。根據國金證券預計,全球臨床前研究服務市場于2025年前將以13.0%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并于2025年至2030年前以10.2%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2030年將達到約706億美元。
二、聚力共生:全產業鏈合作加強,創新藥賽道“熱泉涌動”
在《基業長青》一書中,作者柯林斯說,掌控連貫性和變化性的能力,是公司實現基業長青的秘密。這既需要公司有清晰的長期規劃,也需要公司可以結合內外部環境做出正確的業務決策。
長期來看,從“轉基因小鼠”到“抗體新藥”,百奧賽圖骨子里的創新基因推動它向著全球新藥發源地的目標堅定前進。
而在這個過程中,百奧賽圖又展示了自己對創新藥市場的深度認知以及快速變換發展“節拍”的能力。
中國藥科大學校長來茂德曾經總結出新藥研發的三“十”定律,即“十萬個化合物,十億美金,十年時間”,這意味著藥企單打獨斗投入大、效率低。
所以,對于臨床開發階段的管線,百奧賽圖戰略調整為不會自主開展全球III期臨床試驗,轉向借助制藥產業界的力量共同推進。截至目前,百奧賽圖臨床試驗中資產已有4項已達成了與外部合作,加速了相關管線的開發進度。
戰略調整意味著百奧賽圖更加專注于管線從0到1的創新研究,并通過抗體分子轉讓或合作開發的方式,攜手全球制藥巨頭從科學源頭共同探索創新靶點研究,實現更高效更聚焦的業務模式。
上文提到,百奧賽圖特有的RenMice平臺技術及硬實力已經獲得業內深度認可,包括德國Merck、美國Xencor、強生旗下楊森、百濟神州、信達生物等在內的17家知名藥企都與其達成技術平臺授權協議。
平臺授權、早期抗體開發和臨床階段管線合作優質全球藥企,百奧賽圖拓寬了自身商業模式,有望實現加速成長。
在創新藥產業里,大藥企往往扮演著使創新價值放大的助推器角色。無論是從渠道力、品牌力還是科研實力來說,大藥企都能更充分更快速地釋放新藥商業價值。
值得一提的是,百奧賽圖提供的不只是新藥“原材料”,還有“光刻機”。
百奧賽圖的基因編輯團隊在轉向加強海外客戶拓展的同時,也服務于公司內部新技術研發,助力全人抗體小鼠RenMice系列平臺技術實力不斷提升。RenMice系列平臺就像ASML的光刻機一樣,正在成為創新藥研發領域的必備“硬件”。對于知名制藥公司來說可以顯著提高開發效率。
大藥企在新藥研發方面的投入力度遠超中小藥企,承擔的風險成本同樣不低,每年都有大量失敗的臨床試驗導致大量資金、時間投入付諸東流:
結語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創新藥行業伴隨資本市場升溫而延續增長之路。
“CRO+Biotech”雙輪驅動下,百奧賽圖各業務板塊齊頭并進,造血能力不斷增強,“千鼠萬抗”潛力凸顯,已經度過了創新藥企最艱難的時期。
從0到1很難,從1到100的飛輪卻會越轉越快,百奧賽圖攜手全球頂尖醫藥企業加快新藥開發,推開醫藥行業規模化生產創新藥的大門,前路必定是坦途。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62-1142-0.html百奧賽圖財報:CRO業務枝繁葉茂,“千鼠萬抗”遍地生花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
上一篇: 安利,未來30年“安利”健康
下一篇: 互聯網醫療的“利他主義”經營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