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值即正義”的浮躁之風,催生了“顏值經濟”,頭“禿”的顏值焦慮更是帶火了植發經濟。
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脫發人群調查顯示,我國脫發的人群已經超過2.5億,這人群背后是一個千億規模的市場。雍禾醫療在2021年底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成為“植發第一股”。大麥植發在去2022年底第二次赴港IPO,植發具備醫美消費屬性,植發賽道的公司還能否持續獲得資本市場青睞呢?
接下來,異觀財經結合雍禾醫療和大麥植發對外公布財務數據,做一個簡單分析,希望能與更多朋友交流和探討。
具體分析之前,先說結論:植發屬于低頻消費,因此植發業務收入的關鍵在于不斷拉新,目前植發尚處于市場教育階段,因此營銷的費用會持續壓縮相關企業的利潤。企業想要獲得持續的營收增長和提升利潤,需要提升技術壁壘、提升運營效率、通過服務多元化,完善“頭頂”毛發服務生態的閉環。
植發生意有前景。
1、 用戶群龐大,男性、女性均存在植發需求,且年齡年輕化。
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脫發人群調查顯示,我國脫發的人群已經超過2.5億。今年2月發布的《2022中國不剃發植發白皮書》顯示,在目前的植發群體中,20~30歲的年輕人占比57.4%。
根據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數據顯示,從脫發人群年齡段來看,26-30歲人群占比較大,高達41.9%;其次為31-40歲人群,占比達25.4%。18-30歲的脫發人群占比更是高達66.6%,在此區間,從90后到00后,已然成為養發植發消費的主力軍。
2、 市場體量大,千億元的市場規模。
《2022中國植發行業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植發行業市場規模為58億元,至2021年,中國植發行業市場規模達到169億元,比2020年增長了26.1%。截至2022年上半年市場規模達到883億元。
據《全球植發市場報告》預計,2023年全球植發市場規模將達到238.8億美元(約合1709億人民幣),未來5年的年復合增速將達到24%。而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判斷,我國植發醫療服務市場將從2020年的134億元人民幣增長到2025年的378億元人民幣,復合年增長率為23%,然而,國內植發的滲透率還非常低,因此被認為處于藍海。
植發的錢難賺。
1、植發屬于低頻、復購率低的消費,因此新用戶增長是最關鍵的衡量指標,新用戶減少直接影響營收。
從目前植發的3萬元左右的客單價來看,外界會認為這是一個暴力行業,相關企業應該是賺的盆滿缽滿,然而事實似乎并非如此。
3月30日晚間,雍禾醫療發布了2022年度業績公告,從公告披露的數據看,2022年該公司出現了營收和凈利潤雙降的情況,尤其是凈利潤方面,由盈轉虧。
營收方面,2022年雍禾醫療營收同比下滑34.9%至14.13億元,如果說這與公共衛生事件有關,那么在回頭看過去三年的營收情況,2020年和2021年,營收均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但總體來看,營收增速放緩。
凈利潤方面,從最近五年的數據看,雍禾醫療在2022年由盈轉虧,2022年度凈利率同比下滑171.4%,虧損8585.8萬元,凈利率為-6.1%。
招股書顯示,2022年前七個月,大麥植發營收同比減少19.5%至4.69億元,雖然保持了盈利,但凈利潤同比下滑57.7%,僅實現1171.4萬元的凈利潤。
從二者的收入構成看,植發是二者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二者植發貢獻的營收都在七成以上。而植發屬于低頻、復購率低的消費,因此新用戶增長是最關鍵的衡量指標。
2022年,雍禾醫療植發收入同比減少34.2%至10.3億元。該項業務收入減少與患者人數減少密不可分。數據顯示,2022年該公司植發患者人數為39254人,與2021年的58464人相比,減少19210人。患者人數的減少,直接造成總營收的減少。
2、植發尚處于市場教育階段,高額的營銷費用壓縮利潤空間。
目前植發公司主要還是通過線上、線下的廣告來獲客,高額的營銷開支在不斷壓縮企業的利潤空間。
數據顯示,2022年雍禾醫療的銷售及營銷開支為7.67億元,與2021年的10.73億元先相比減少了28.5%,但營銷費用率卻創五年來新高。銷售及營銷開支費用中,六成以上的費用用于營銷及推廣,2022年營銷及推廣開支為4.92億元,占比64.2%。
大麥植發2021年營銷及分銷開支為5.21億元,費用率為51%,2022年前七個月的營銷及分銷開支為2.12億元,費用率為45.1%。二者在營銷方面的開支都不在少數。
3、 行業競爭激烈,同時還面臨監管壓力。
在中國提供植發醫療服務的醫療結構非常廣泛,包含公立醫院和民營醫療結構、美容服務機構等。此前,由于行業準入門檻比較低,從業者魚龍混雜,亂象叢生,影響整個行業口碑。
同時,中國植發醫療服務市場受到嚴格監管,所有植發醫療服務提供商須取得有效的醫療執照。未來,行業會向著健康方向發展,企業更多提要提升專業的服務水平和技術實力。
從目前雍禾醫療在二級市場的表現來看,并不樂觀。今年以來其股價下行。2022年度的業績,也確實拉胯,由盈轉虧,確實很難讓二級市場投資者為其買單。
那么,雍禾醫療是否還具備投資價值呢?到底該如何看待雍禾醫療呢?
異觀財經認為,被脫發困擾的人群規模不小,但植發很像一次性交易,且真正具備植發需求的人數有限,因此單純的植發生意上限較低,雍禾醫療作為植發頭部機構,也很容易看到其營收天花板。
不過,從目標雍禾醫療的戰略和業務布局來看,雍禾醫療未來更多想做的是毛發生態的生意,有植發需求的消費者,同樣會非常在意自己頭頂的毛發,有改善的意愿,植發為醫療養固業務精準引流,幫助雍禾醫療覆蓋更廣泛的受眾用戶,從而推動公司整體業績增長。這樣看,雍禾醫療是具備一定投資價值的,但想實現營收和利潤的持續增長,則需要相當長的時間,那么投資者就是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學會做時間的朋友才行。
為什么這么說?
1、 短期內,植發網點下沉,通過門店擴張尋找營收增量。
目前看,雍禾醫療的植發網點采用“一線加密+二三線下沉”的策略,通過門店擴張來提升市占率,帶動營收增長。
年報顯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63家植發醫療機構。預計2023年底,雍禾醫療的植發機構接近85家,規劃到2024年接近100家。
2022年公司新開了6家雍禾植發醫療機構和3家發之初女性植發機構,重點是在二三線城市進行植發門店的下沉拓展。
值得注意的是,一線城市與二三線城市,消費群體對于價格的接受程度不同,該公司認為,未來的手術價格將呈現U形結構,一二線城市手術價格上升,下沉市場手術價格略有下降。通俗講,一線城市高端手術上漲,三四線等下沉市場則通過低端手術來降低手術單價,進而進入下沉市場。
下沉市場植發業務收入與消費群植發接受度和消費力有直接關系。此前,異觀財經就下沉市場用戶接受度如何,公司有怎樣的規劃向雍禾醫療發出采訪邀約,至今尚未得到回復。在異觀財經看來,廣大的三四線城市及縣城,因收入相對較低,下沉市場用戶接受度相比一二線城市可能要更低,況且房貸、車貸等壓力比一二線城市要小得多,毛發焦慮可能也相應要低得多,如此看來,下沉市場雍禾醫療能否成功,可能要看女性市場。
從盈利角度來說,毛利率越高,就說明該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強,利潤就越大。需要的注意的是,雍禾醫療的毛利率有明顯的下降跡象,這說明該公司的盈利能力在下降。
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2年,雍禾醫療的毛利率分別為75.2%、72.6%、74.6%、72.9%和61.8%,下降趨勢明顯。
門店擴展可以提升雍禾醫療的規模優勢。成熟期門店的營收凈利表現要比發展期門要好,未來一到三年,隨著發展期門店轉為成熟門店,公司的盈利能力會進一步提升。雍禾醫療可以通過提升門店利用率來攤薄固定成本,進而提升利潤率。
2、 長期看,雍禾可以通過構建完善的毛發生態,通過多元化服務提高營收規模和估值空間。
從目前的雍禾醫療和大麥植發的營收來源看,二者都有醫療養固的相關服務,均被視為公司的第二增長曲線。
大麥植發招股書披露,2022年前七個月,其非手術養固業務收入1.1億元,同比增長8.2%,在總收入中的占比從上年同期的17.4%上升至23.4%,同比增長六個百分點。
2022年雍禾醫療養固業務患者人數從2021年的105275人,減少42018人至63257人,患者人數同比下滑了39.9%。患者人數減少,雍禾醫療養固業務收入有所減少,該公司醫療養固服務收入同比下降37.7%至3.63億元。
4月18日,雍禾醫療召開品牌煥新·戰略升級發布會,其強調公司不僅僅是一家植發機構,而是全場景的醫學毛發健康中心、未來醫學實驗室、科技公司。
如今想做毛發生意的不只雍禾醫療,大麥植發和碧蓮盛等也看準了這門生意,當下的毛發行業,進入門檻并不高,且尚處于跑馬圈地的初級階段,未來要拼的是產品力,雍禾醫療作為頭部機構,除了規模擴張優勢之外,更應該深挖護城河,形成更強的技術和服務壁壘,方能確保自己的行業領頭地位。
植發的專業能力,關鍵還是看醫生。目前植發機構資質,以及手術相關醫護人員的資質問題十分突出,新華社曾援引數據報道稱,全國會做植發手術的醫生,不到真正執業者的1/10。
年報顯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雍禾醫療擁有一支1341人的醫護團隊,其中包括294名醫生。
雍禾醫療在戰略升級發布會中強調公司是一家“科技公司”,那么雍禾醫療的科技成色幾何?公司在研發上的投入可以作為一個考量標準。
2022年,雍禾醫療研發開支為1850萬元,與2021年的1416萬元相比,增長30.6%,研發費用率創新高至1.3%。從最近五年的數據看,雍禾醫療在研發上的開支持續增加。但是,總體研發費用率并不高,不足2%,占比過低,這與營銷費用支出及營銷費用率來看,相差甚遠。
大麥植發的研發開支同樣保持了增長,但是整體研發費用率卻在下降,整體研發費用率更是不足1%。
不難看出,當前植發機構整體的研發支出占比過低,該行業目前還是在通過營銷獲客來提高公司的市占率的階段。隨著行業強監管,合規化發展才是可持續發展之路,植發技術是產品力的關鍵,就目前而言,植發機構均未形成絕對的領先壁壘,未來持續的研發投入必不可少,短期內,研發開支的加大,也將一定程度上讓植發機構的盈利承壓。
長期來看,通過加大研發開支持續提升產品力,有利于公司幫助公司構建領先壁壘。
本文鏈接:http://www.tebozhan.com/showinfo-62-1120-0.html頭“頂”的毛發生意值錢嗎?
聲明:本網頁內容由互聯網博主自發貢獻,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天上不會到餡餅,請大家謹防詐騙!若有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處理。